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岁的草书书法字体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岁的草书书法字体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湖北武汉11岁小朋友把草书写成这样,还获得书法大奖,你觉得是天赋还是歧途?
你说的这个小朋友名字叫做吴果然,实际上他6岁就开始学习硬笔书法,7岁开始练习毛笔书法,从颜真卿的楷书《颜勤礼碑》入门,一直练习了三年的楷书。
所以他不仅草书写的好,楷书写的也很不错呢。
吴果然小朋友10岁的时候才开始开始学习行草书,从赵孟頫的手札再到孙过庭的小草,再到王羲之行草书,也是用了很大的功夫。
经过这几年的书法学习,吴果然小朋友也是成绩斐然,获得了很多奖项,在书法报全国少儿书画现场大赛行草书总决赛中获评“全国十佳少儿行草书之星”,在省级比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吴果然能获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我觉得有四点:
不能贯以一个孩子“歧途”的字眼。小小年纪能写出大家之范,父母下了心血,孩子也下了苦功。孩子本身有这个天赋,能把“十年磨一剑”做到事半功倍,我们成人自己做不到,凭什么以“歧途”二字去评价一个仅有11岁的孩子,只能说是成人们心虚,或者有可能有那么点嫉妒?
对于这位孩子,我更希望他是能读懂自己作品里的每一个字,更甚是自己作品内容的文字内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是能写还不够,还要能体会字里行间里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同时字体要学多样的,书法字体不单单是草书,篆书、隶书、楷书亦应书写传神。
作为成人的我们,心要放大一点,孩子的成长路还长,正确引导,不会有“歧途”之事。
本人也是书画爱好者,以本人拙见,这就是天才,希望他的父母继续鼓励他加油,坚持不懈,所谓五百年出一个绝世大家,为什么就不能是他呢?!纵观历史,一世成名的都是出自少年,从小他们都天赋异禀,高人一筹。再加上名师指导,后天勤奋,领悟力高,都有机会能成为一代宗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辅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切莫成为今世之仲永![祈祷][祈祷][祈祷]
这道题虽然没带教育标签,但是我觉得其实就是教育问题,所以还是说几点意见,跟朋友们商榷。
11岁的小朋友把草书写到这样的火候,还获得了书法大奖,先不说天赋,直接告诉你,跟歧途一丝一毫都联系不上。书法是一门艺术,11岁的孩子在这门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造诣,这就是成才,怎么会想到“歧途”这个词语呢?这是成才之途,是正途,不是歧途!
可能在题主及一些人的心目中,只有会考试,考上大学才是正途,其他的路都是歧途。这是一种错误的成才观,也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
以这种教育观去教育孩子,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天赋,以这种成才观去要求孩子,则是要求孩子用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的强项比拼,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强项,放弃自己最优的发展方向,让一个有天赋的人变得平庸不堪。
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找到孩子的最优发展区和发展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助力孩子成长,让孩子的天赋在后天的助力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最大的发展,成为这方面的专才。一个书法家,哪怕数学考个0分,又有什么关系呢?
11岁的孩子,草书写成这样,确实已经很有功力了。这孩子有书法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天赋只是人的擅长,并非是天所赋予的。只有对这个擅长加以强化和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天赋。
我们有些人可能只看到孩子的草书,以为11岁的孩子写这样的草书是贸然前进是好大喜功。其实,不会爬的孩子是不会走路的。这个孩子草书写到这样的火候,是经过楷书、行书阶段的过渡而来的,孩子的楷书行书的功力达到一定的程度,草书才会有根底。一个楷书行书都写不好的人,是不可能写好草书的。
这名叫做吴果然的孩子,书法方面的天赋已经展露无遗,但是,从来没有缺席努力的天赋。让我们祝果然小朋友,在书法的路上越走越好,成为一名书法家,为传承祖国书法文化作出贡献!
不理解问题中的“歧途”是什么意思,这是正规的书法,何谈“歧途”二字?
可以看得出来,孩子下过苦功夫。但不是每个下过苦功的孩子都能写到这个水平,11岁能把草书写到这个境界,没点天赋也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
草书自有严格的章法,孩子的每一笔都有来处,相当不容易,有些地方还能看出来写得紧,但能写到这个程度,实属难能可贵了。
草书很难平空飞来,楷书仍然绕不过去,从图片上看不清第二幅上面的小楷是不是他所写,如果是,则其楷书已斐然成章,如此草书其来有自。
很震撼,也很为孩子高兴。珍惜自己的天赋,再加上水磨功夫,日后成就不可***。
加油!
七十多岁写草书成名的人是谁?
是林散之。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岁的草书书法字体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岁的草书书法字体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