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冷门又好看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冷门又好看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
“明”字是一个会意字。
这个字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日月都很亮,古人用二者和起开表示明亮的意思。但是古代的写法里面大多数使用“目”和“月”来表示明亮,这个也能够说的通,因为眼睛也可以用明亮来形容,有了眼睛才能够看到光明。
这个我们可以在甲骨文里能够看到:
甲骨文和金文“明”字
但是在篆书里面,尤其是小篆和金文里面,明字是由一个“囧”加一个“月”字来组成,这主要是古代半坡时期,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人类会把房子一半建于地下,一半建于地上,白天房间里会非常的阴暗,他们就把窗户建在了房顶上面,光线从外面穿透过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囧”字,这个很形象,看窗户也很明亮,也能说的过去。
我们看颜真卿的楷书的“明”字就是一个“囧”加一个“月”。如下图:
颜真卿楷书“明”字
在草书里面,“明”字简化了很多,简化成了完全无意味的一种符号,没有经过专门的草书训练是识别不出来的。
王羲之草书“明”字
关于“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
明:明亮;明净;光明在前。
明:姓也!
关于明字草书的写法,我搜集到了几十个,虽都是草书,却写法不同,风格不同。
请题主和各位网友看上图中的草书“明”字的九种写法,有古人写的,有今人写的,都很有特点。
上图中的草书“明”字,有一个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写的,其它八个均为徐伯清所书。
上图中的九个草书“明”字,有索靖 书《出师颂》中的章草“明”,有孙过庭书的今草“明”,有张旭写的大草“明”,还有归庄等书法家写的“明”。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明”,其本义是明亮,清晰,后延伸至懂得,了解。“明”通常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常见的是“明”(如《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第二种是“眀”(如《书·太甲》视远惟明。),第三种是“朙”。
在甲骨文中,“明”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后来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
虽然现在规范的简化字是“明”,但书法当中以上这三种写法都存在,在行草书当中也有很多书法家是分别依据这三种写法来写,因此草法上略有不同。请看以下例子:
1、晋 · 王羲之 · 平安帖
2、晋 · 王羲之 · 前从洛帖
有什么好看的书法字体,做茶叶素材可以用的?
当然,如果是古人的作品,你可以直接用。但如果是现代人的作品,你可一定要注意版权啊,不然卖茶叶的钱可能还不够罚款。
闲话少说,上作品。
有什么好看的书法字体,做茶叶素材可以用的?
书写内容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都可用于茶叶的包装。
当然,如果是古人的作品,你可以直接用。但如果是现代人的作品,你可一定要注意版权啊,不然卖茶叶的钱可能还不够罚款。
闲话少说,上作品。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在诸多书体中,草书是一种特殊的书体,兼有着其他书体的美学素质,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书体。
草书产生于篆隶,它是各体种种艺术特点的升华。可以说草书是书法笔法、墨法、构图的集大成,是书法节奏、韵律、表现的最高层次。
草书是"简而动者",正体则是"详而静者"。在线条的表现上所谓"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这句话说出了真、草两者在线条处理上的特点。
草书似乎无法,实则法则森严,草书从字法到笔法构图都有严格的要求,只不过要求的方式与正体不同罢了。从表面上看比正体随便得多,但草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字符号,在使转上稍有不慎则会写成错字。
要想识别草书,并能欣赏其艺术之美,首先必须通过学习和专业训练。你要想了解和掌握一门艺术,不下苦功夫肯定是不行的。第一步是识草,可多看一些真草对照字帖、草书口诀歌或草书字典,通过学习和积累,慢慢的能看懂一篇草书作品中大部分字就不错了。其次是多读多写,你若有篆隶或行楷书的功底,学习草书也不难,是水到渠成的事。当然,你若想把草书写好则是另一回事,在此就不多谈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冷门又好看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冷门又好看的草书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