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洛神赋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洛神赋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洛神赋的主要特征?
赵孟頫《洛神赋》虽与王献之《洛神赋》有所区别,但其行楷结合非常适合练完楷书而进行书者学习。
后世曾评论赵孟頫《洛神赋》“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可见此作的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如游龙之态。
学楷书后而想学行书,很多人一步而就,就想学《兰亭序》,却适得其反,因最基本的行书笔法都未清楚,就进入高深的唐晋大家的笔法中(除少数天资聪慧者外),可能连最基础的笔顺都无法分清。因此学完楷书最好还是学赵孟頫《洛神赋》或其他偏向行楷的的书帖,如《文征明行小楷集》《唐寅落花诗册》等,而后再习《兰亭序》就会易上手。(以上是个人经验,只作参考,欢迎多谈经验,互相探讨)
学行书可以一开始就临赵孟頫《洛神赋》等行书字帖吗?还是一定要从临《圣教序》开始?
谢邀。这个没有规定。我认为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人法帖。今人用笔失误较多,刚开始莫选今人的字。尽量选择体态变化丰富,用笔提按自然,粗细变化微妙,用墨燥润处理合宜的字帖。你所提到赵孟頫《洛神赋》,集字《圣教序》,都是佳帖。先练哪一帖都可。行书临帖虽则有练结字技巧方面的要求,但主要是练习用笔,锻炼驾驭毛笔的能力。能随心所欲的写出自己所想要的笔画是临帖的主要目的。因为你最终是要写出自己独具风格的字,所以亦步亦趋的练习方法最终还是要舍弃的。要有蜜蜂***花的精神,集众妙为我所用。
我觉得学行书就要学自己最喜欢的,有自己的审美观,但也需要大家的审美观,多看看大家的评论,吸取好的,放弃不好的,我学王羲之、赵孟頫的为主,已学三,四年了感觉还好。
学行书,建议先从《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入手,这句话是当代行书大家张旭光说的,我认为他的话有道理。
学行书,须入晋。书入晋,必有神。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张旭光说的“学行书,就临《圣教序》”,就是要求学书者取法乎上。这就是经验!
至于赵孟頫的《洛神赋》,不是说不可学,而是建议先不要去学。请各位网友不要误会。
关于学习书法方面的事,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争论总是不断,我认为,有争论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实际上,学书法先学什么?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有的同志非得把它弄得神神秘秘的,这是何必呢!
我认为,学大篆,就临写《散氏盘》、《石鼓文》。学小篆,就临写《峄山刻石》。学隶书,就从汉碑入手。学草书,就临写《平复帖》、《出师颂》、《月仪章》和“二王”。学楷书,就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入手。学行书,就临《圣教序》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初学行书,既不赞成学习《洛神赋》,也不赞成学习《圣教序》。
理由是:
对初学来说,这刚好是两个大坑。
《洛神赋》是赵孟頫的名作,但不是其代表作。调子太平,几乎没有节奏,字形大小正侧变化也微乎其微。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
但凡名家的大件作品,尤其是长卷,一般来说,很少有写的特别出色的。因为要考虑通篇的前后一致,协调统一。大篇文章一次性抄写成,就不能任性放胆写,多大的家都一样。比较一下宋元明米芾,苏轼,赵孟頫等人的行书作品,大件都显得相对拘谨,而手札,短文绝大多数则写的极为精彩。
赵孟頫的字,总体上来说调子文雅平正,精微精准。看笔法不难,但字法的机巧微妙变化,极难。且只适宜写小字,一放大那种华滋温润的感觉就没有了。
现代的书法表现形式,又是以大字为主。即使专写小字,把握不好,极易写的又软又俗。观察一下当代写字的,赵体行书写的好的,几乎没有见过,就是这个原因。因此,赵孟頫行书基本上不适宜初学。
赵孟頫是一剂治疗粗糙荒率的良药,但那是写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问题时的事,是后话。
学行书,临《洛神赋》还是临《圣教序》,其实都有道理。但我更赞成圣教。
赵孟頫是书法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的书家,他简化了王羲之的笔法,让王字变得易学,从《洛神赋》从手学行书当然不错。
而《圣教序》是集的王羲之的字,虽然行气上有些问题,但《圣教序》胜在字数多,相当于一个王羲之的“字库”,学习行书,直接取法“书圣”无疑l是最好的选择。
但学习《圣教序》一定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同时临习王羲之的其他经典手札作品。圣教因是集字,连贯性稍差,而其手札正好可弥补这一缺点。
我的看法您同意否?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行书开始的时候临摹《前后赤壁赋》好不好?为什么?
刚开始学习行书是可以临摹赵孟頫的《赤壁赋》,赵孟頫书法雅俗共赏,行书外柔内刚,笔法和王羲之相比相对比较简单易学,字体也比较中正平稳,适合从楷书过度到行书的学习顺序。
学习行书和学习楷书大有不同,从笔法、结构、章法来讲就相距甚远,行书的变化较大,富有艺术性,初学行书从《赤壁赋》开始是很合适的。
行书中存在笔画相互牵连以达到一定的速度,初学时应该注意各个笔画之间的联系,在保证笔画衔接的过程中富有变化。这是还需注重行书的结构,大致来讲就是要保持字形的平衡,初学行书最难把握的应该就是行书的结构,这是可以选择带有米字格的单字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参照米字格的***线位置,一定要先观察清楚再下笔,一个字多练几遍,不要灰心,祝你进步。
作为一名毛笔书法老师,以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完全可以的。
赵孟頫的行书偏楷书,楷书偏行书,是最正宗的行楷书,一般练习毛笔字都是从楷书入手。宋代蔡襄《论书》曰: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说明了楷书的重要性,而行楷可以作为从楷到行书练习的一个过渡书体。
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就是行楷的代表作,而且里面字数较多,是很清晰的墨迹版本,非常适合行书初期的练习。
下面是我一个11岁学生对赵体行楷的临习,正巧在手机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洛神赋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洛神赋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