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楷如何改成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楷如何改成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楷?
学书法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谈过多理论都没有什么用。学好了楷书以后如何过渡到行楷呢?其实掌握以下五条窍门就很容易,下面麓风轩就手把手来教你:
1、第一条技法:将相邻的笔画连写,减少起笔、收笔的频率,大部分字一笔写成,简洁流畅。如下图的“笔”字;
2、第二条技法:将一些楷书的方折笔画去掉棱角,变化成为弧线,显得更为流畅生动。如下图的“贡”字;
3、第三条技法:将一些楷书的笔画顺序进行调整,适应一笔、两笔快速书写的需要,显得更加便捷和流畅。如下图的“坠”字;
4、第四条技法:以点代横,以点代撇,或者将一些长捺画,变成长点,改变笔画的形态。如下图的“皮”字;
5、第五种技法:将一些楷书写成比较常见的、通俗的草书,增强线条的流畅,调节整幅作品的行气。如下图的“特”字。
首先,去掉练楷书时的“逆势、藏锋、顿笔、回描”等乱七八糟的动作(原本毛笔帖里就没有)。
次其,在原来楷书帖上,用描写法练习,把书写速度适当加快,必须一个字一气呵成,甚至连续写两个字,找到运动感。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是很多书友所困惑的,下面我尝试解答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很多人从一开始学的楷书都学错了!
大家回想下我们刚开始所学的楷书是不是如下图所示的行笔路线来学的?
据说这是清代就已经开始了,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一定无法向行书过度!
首先这种行笔路线写法是对的,也是不对的,对的地方是就单个笔画书写而言它是对的,但是放到整个字里面就不对了!因为手写体的楷书本身就是连贯书写的!如下图A所示
很多人都是按照蓝色路线运笔的,好像是对的,但其实这是搭积木的写法,写出来的字死气沉沉!
那么正确的应该是下图B
与上图写法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红色部分,红色部分代表的是写完一个笔画以后笔顺着这个势继续行进到下一个笔画!这就是笔势!
书法三要素,用笔,识势,裹束
识势非常重要!如果你无法读出B图这样的笔势,你是无法向行书过度的!楷行草是相通的,都需要连贯书写!
有人会说这是带有行书笔意写楷书!
呵呵,那你是印刷体看多了!
比如
以上两字同一种笔画的起笔形状有相同的吗?其他流传千古的法帖都是这个样子!顺势出来的形状是怎样就是怎样,就是这么自然!!!!
说到这里问题已经很明了了,如果你的楷书一开始就是这样学的,那么过度到行书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认为楷书是无法过度到行楷的。如果说有,也是用笔或运笔技法方面的过度。如提按粗细、转折顿挫、急速迟缓、用墨的浓淡的等技巧的过度,还有就是读帖方法和能力的过度,对书法临摹创作实践经验的过度。这些技术性的技法技巧经验完全可以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到行楷书法的临摹练习过程中。而在字形、点画、偏旁部首、结构特征和章法布局方面,虽然行楷和楷书非常相近但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书写方法与技巧。之所这样认为的认识基础就在于行楷书的偏旁部首有一部分是经过连带处理的,而且在点画线条的起笔收笔方面多有有形的牵丝连带或笔断意连的意气。虽然仍然有回锋收笔的技法,但和楷书不一样,就是蓄势方面就存在的细微差异。
我们知道楷书的点画是非常清晰的,点画之间的连带是意连形断,而行楷书则不一样。
字,非常清晰的是有明显区别的,就是在写法上。所以说,如果有楷书向行楷过度方法的话,就是技法方面的过度,在字形方面是各有各的特点的。实际上,从本质上说,书写技法可以互换,如楷书要当做行书去写,行书要当做楷书去写,是这样的。但设计到具体的写法方面他们仍然是有区别的,仍然需要我们去临摹行楷书字帖掌握行楷书的字形特点与规律。
比如行楷书中的一些偏旁部首的连代减省写法。如三点水的写法等。
所以说技法技巧和书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可以过度,涉及到具体的楷书和行楷是难以过度的,因为他们是各自有各自的自身的规律的。
学习楷书要掌握楷书的技法特点,学习行楷也要掌握行楷书的技法特点。是无法学过楷书就能直接过度到行楷书法的,需要通过临摹学习行楷书法帖,掌握其自身的一些规律和技法才行。
我们有些朋友,确实受了长时间学习一种字体后的困惑。如长时学了欧楷再想转到行书上就非常困难,首先是楷书一笔一画的写字习惯在写行书时做到笔断意连就不自然,加之欧楷之极则,更加禁锢其手,在写行书时始终感觉使转不自然。这就属于长时间单一习一体的不便之处,它已让你的手的肌肉形成一种记忆,一动笔则条件反射,自然就写的是楷书的笔画。
我们学一种书体想自然地转到另一种书体,特别是从静转到动,在写诸如楷书这样比较静的字体时,可以以楷书为主,其间最好适当夹杂着写一点行草,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楷书的灵动,而且为以后顺利转行草打下伏笔,不然只学楷书再直接转行书,中间过渡将很困难。
正楷还没有练好,就去练行楷,这样行吗?
请问正楷跟行楷你喜欢哪个?
我的理解就是,喜欢哪个写哪个,二者没有先后。但是,学习写字时,必须要有范本规范你的行为,也就是说喜欢谁的字体,就去书店买一本字帖,严格按照书写路径,从笔画、细节、字形等方面练起,***以时日,必有收获。
可以,莫说行楷,就是直接上手临习圣教序,也没啥不对。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圣教序中有较多字的结体具有楷书的形,所以作为初学者而言,由于没有工楷森严的法度束缚,学习起来上手快,有了结构和用笔的基本功之后,再临习欧、颜、柳、赵也不失为捷径。说实话,学习书法的路径不是只有一条,只要学的有兴趣,能从中受益,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再去博涉广取,有何不可?
行的!
有说:楷书行写,行书楷写。
又说:不懂行书,楷书也写不好!
再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各种书体对应的用笔会带来特点效果
隶书会解决问题纤滑、加强迟澀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学行楷又不是不再学楷书,相互是可以促进的。
谢邀,首先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方面来回答,首先,书法要分硬笔和软笔,其次学书者要分儿童和成年人。
我们先从第一个方面说起,儿童书写。
儿童学习书法,从我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不管是硬笔还是软笔,楷书是必须要优先学习的。儿童毕竟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他们对书写并没有什么认识,优秀的楷书有助于孩子们对汉字间架结构的认识和把握,当然,用笔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硬笔还是软笔,用笔都是能否写好汉字的基础,同时对以后学习行草书也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到底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适合学习行书呢?个人认为至少要在孩子十岁以后,并且要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只有有了一定的楷书用笔基础,才会在学习行书时对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有所控制。
文征明小楷
接着我们说成人学习书法
前文已经说过,用笔是书法的基础,成年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都不是孩子所能相比的。对于硬笔的学习,因为不像毛笔难以把控,个人认为还是可以从行楷开始学起的。这就需要学书者一定要有一本好的字帖,最好是用笔清晰明了的,便于观察临摹。
成年人学习软笔,就更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了。书法学习从唐楷入手是明清时期才有的,到如今倒像是成为金科玉律不可逾越了。试想唐以前的书家就不会从唐楷入手。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有一点还是有所共识的,那就是初学还是以正书入手为好,正书即楷书、隶书、篆书三类。由此我们就可以说,书法的学习应该从正书开始,体会笔法,由慢入快,逐步过渡到行草书。
写到这里,我又看了一眼问题,发现问题是“正楷还没练好,就去练行楷”,什么情况下楷书是练好了呢?这个得看怎么比。如果说楷书已经有了一定基础,那就放心大胆的去写行楷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楷如何改成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楷如何改成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