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楷书法字体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欧楷书法字体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都说欧楷写大字不好看,你怎么看?
很多人都说欧楷写大字不好看,欧楷、柳楷不适合写大字。而颜楷才适合写大字。
理由是:欧楷中宫收紧(内擫),颜楷中宫外拓。
意思就是说,细腰的美女不能长得人高马大,只能是袖珍型。
而我看中国女排姑娘个个身材修长、健康漂亮。
写书法有个术语叫“中宫收紧”,也就是一个字的中心位置笔画要写得紧凑一些。这反映在字体上来,也就是要“腰细”。
其实这绝不是欧楷不能写大字的理由。
有些学欧者,甚至十几年学习欧字,也难以写出体态丰盈,而又不失欧味的大字,春联也写不好,索性就说,学欧体写不好大字。
其实,写大字欧楷和写中字欧楷的用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大字绝不是小字的简单放大版。这才是欧楷写不了大字的根本原因。
卢中南老师就善于写欧楷大字,他说:“大字楷书运笔讲究重、缓、稳,不可轻、快、滑,也不建议做作地颤抖顿挫。起笔、行笔、收笔力度要送到位。”
在书法上,很多字体并不能简单放大或缩小。欧楷写得太大,其优点就会转化为缺点,反而显得松散。
古人写字,受笔墨纸张的限制,大多写得较小,现代人临帖时,总喜欢将其放大了临。若放大在两三倍之内,问题还不大,但放得过大,往往发现并不好看,这是为何呢?
简单举个例子。在汽车设计上,往往先要制造一个小的车模。如果某个零件与车身的缝隙是0.1毫米,这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可当按车模等比例放大100倍时,这条缝隙就会变成1厘米了,那样就没法安装了。
书法是同样的道理。
首先,不同大小的字,所使用的笔法是不同的。这里要澄清一个错误观念,有人以为,小字的笔法简单,但事实上正好相反,字越小对笔法的要求越高,越要精细。
其次,不同大小的字,结体方法有所不同。以欧体为例,欧体的一大特点是硬瘦,这样的字显得挺拔、硬朗。但若将其放得过大,其硬瘦反而变得干瘦,字内显得空、散。
这就如姚明那样的大块头,必须要有大量的肌肉支撑他,如果太瘦,就会如一根竹杆一样,让人担心风都可以将他吹跑。
其实不只欧楷如此,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也是如此,放大之后就会显得空。
我打算练字,请问除了楷书,还有什么字体有特色还比较好练的吗?
练字通常分为硬笔字和毛笔字,不知楼主想以练那种为主。如果满足于日常书写美观实用,侧重于硬笔字即可,如果想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在书法上有追求,建议以毛笔书法练习为主。当然,硬笔字与毛笔字的练习是不矛盾的,以笔者的经验看,还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一般来讲,无论练习硬笔字还是毛笔字,很多书家都建议从楷书入手。究其原因,可能是觉得楷书的结构与审美更贴近我们现代的生活,入门较快,水平的高低更容易被大众分辨。但楷书入门容易,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却相当困难。
也有很多书家对从楷书入门练习不以为然。因为从书法的发展史来看,楷书书体基本上是最后才出现的。楷书之前,篆书、隶书、章草乃至行草书等书体都已经出现或者成熟,形成了书法的固定法则与审美。这些法则与审美直到现在还是学习书法必须遵守的“铁律”。所以,不从楷书练习,先练习篆书、隶书、行草等书体,只要遵循书法规则和审美,一样可以写好字的。
这就又回到开始的问题了,看楼主练字以什么为目的了。如果练习硬笔字为主,不从楷书入手,直接从行书或者草书入手也是比较好的,也能很快取得进步。因为硬笔字以实用为主,不建议从篆书隶书先开始练习。如果以毛笔字为主,那么从任何书体入手都可以,只要路子对,能坚持,任何书体写到一定水平都可以成为大家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楷书法字体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楷书法字体写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