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常见连笔字体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常见连笔字体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统一标准吗?可以说有,从最初的《王羲之草书要领》到后面的《草诀百韵歌》以及近代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千字文》等都可以视为草书的标准;也可以说无,盖因草书乃个人性情发挥的最佳字体,其书写不像正体字那样讲究法度严谨,而偏重个人习性的发挥,且个人又因成长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不同,因此,即使有草诀的基础但每个人的书写还是各异的。
图片:王羲之草书要领图片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其最初为章草是汉隶字体的一种快写字体,此后张芝总结归纳出小草以及唐代发展出狂草,这三者均是属于草书的范畴。
草书字体是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情。但其又不似正体字那样有着严谨的法度,因此在辨识上就造成了困难。
可以说,即使是多年沉浸草书研习的书家,在欣赏一幅草书作品时,其大部分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予以确定,否则只从单个字进行观看也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肯定的。
草书的标准一般从古代的草书要领、要诀以及近代的标准草书等书籍和各种流传的碑帖等进行学习的。因此,此草字的意思为简洁、快速,而非是糊涂乱画。其书写更是讲究在规则内进行变化。
图片: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草书无标准是从个人的性情角度进行理解的,而非是草书的书写没有标准。
首先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把草书的来源、演变搞清楚,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草诀百韵歌》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草圣最为难,龙蛇競笔端,毫厘虽欲瓣,体势更须完……草书不是简单的潦草、任意简化、缠绕,随心所欲的乱画乱涂,是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总结,逐步规范来的一个个代表符号,写草书的人必须按照一个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去书写,一笔一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要看草书家牵丝萦带,上贯下连,左右开合,参差错落,大大小小……其实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符号、一定的法度去书写的。再就是草书最能表现书家的性情,这就造成了草书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这就是草书的多样性的形成。但是,在这多样性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草知识、理论基础的人,欣赏草书作品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不按草书法度去写,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去写,胡涂乱画,那不叫草书,那只能叫涂鸦,看看当今一些急功近利之徒的所谓草书,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以上是本人一己之见,还望方家斧正。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草书在书法领域,是有严谨的法度的。怀素的狂草天马行空但不失法度。具体的表现被称为草书符号,意思是这个字在草书中就用这个符号表示。草诀百韵歌说的清清楚楚。
小编提供的图片,任意拉伸撇捺,随意弯曲钩弋,看似潇洒,实则做作。而且部分笔画胡乱穿插,违背了草书的法度。实难归入书法范畴。
怀素自述帖
怀素食鱼帖
草书可分为哪三类?
草书三大种类
【导读】狂草即大草。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与《大草千字文》,不仅是字大字小之别,更主要的是大草比小草更加纵逸奔放。大草用笔流畅跌宕、笔势驰聚,字与字多连绵,即使不是笔笔连续,却也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其运动感与节奏感都极强,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
草书的种类:随着书体的演进,草书可以分为章草(隶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三类。
1、章草
关于草书的起源有种种说法,但一致认为它与隶书同时产生,工整地楷写即为隶书,急
速地草写即为章草,这一点可从《居延汉简》中得到印证。章草主要特点是字形扁方,取横势,结体简约,虽有牵引钩连,但字字独立,并且兼取。
篆隶,特别是横画、捺画、右钩仍保持隶书“雁尾”笔法,字取横势,字与字连接不多,是规矩和简约兼得。
2、今草(小草)
今草是从章草衍进而成的。它与章草的不同处是:章草还保留着隶书的“尾巴”,而今草已完全去掉隶书的“雁尾”笔法,结体也由扁方趋于长方,横势改为纵势,字与字之间也偶相连续,打破了章草每个字不相连续的规矩。汉张芝是最早的今草书家,又是狂草的创始者。今草发展到二王时已达到完全成熟的境地,特点就是 “流而畅”与“简而动”。
3、草(大草)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基本不连写。
今草亦称“小草”,始于汉末。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
狂草,出现于唐代,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草书中的“笔断意连,字断气连”是什么意思?
笔断意连,是一种形不贯而气贯的取势方法,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呼应关系,也没有游丝相连,但每一字末笔在回锋收笔时藏锋蓄势,使其与下一字的首笔呼应。
这种方法,王羲之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前人评《兰亭序》“似奇反正,若断还连”,正是指的这种取势方法。
楷书也要讲究行气,点画之间、字之间虽笔断而意连,只是表现得十分隐晦,不易被人察觉罢了。
如图,《得示帖》中第一行五字和“雾故也迟”四字,虽字字相断,但血脉贯注,十分流畅。
古人不主张草书作连绵缠绕之势,唐人摹王羲之的草书墨迹,字与字之间笔断意连,偶有两字相连,十分简练。
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论书帖》及米芾的草书都吸收了这种“笔断意连,字断气连”的方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书法技巧分享——
1、关于草书中的“笔断意连,字断气连”问题,古代书论中有较多论述,通俗地说就是草书行笔过程中的一种笔画连接方式。
(麓风轩示范字:艺无涯)
2、草书当中笔画可以“实练”,也可以“虚连”,还可以“笔断意连”,其中第三种就是题主所问的这个问题。下面我来一一演示。
(麓风轩示范字:平常心)
3、“实练”就是笔画或字之间用实线连接,笔画较粗,如附图:“平常”二字,“桃之”二字;
笔断意连更多存在于笔画中,尤其是行草书,当然楷书肯定也有笔断意连的意思在。但是表现的是没有行草书那么明显的。
行草书的书写,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每一个笔画,都不是独立的,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笔画相互呼应,互相影响,存在于互相联系的关系之中。
而所谓的笔断意连就是虽然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被切断了,没有了联系,但是他们之间的神韵还在联系着。
这里的“笔”更多的时候指的是笔画,行草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虽然会断开,但是他们的神韵是断不开的。这里面的意,就是指的神韵、意韵。
而这样笔断意连的特殊安排,在结构上就造成了笔画之间顾盼生姿的姿态。对于行草书来说,这样的笔断意连所塑造的形态是至关重要的。
字断气连更多着眼于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行草书中这一点体现的并不明显,而且行草书往往是字与字之间是互相粘连的,是有游丝引带的。
这些游丝引带,所连接的,是字与字之间的神韵、气息。或者说在章法上,叫做行气。这种行气,依靠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来酝酿。
真正断开的,在楷书中比较常见。楷书中虽然把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但是字与字之间年内在的神韵气息是断不开的。
但是行书和草书也不是完全的粘连在一起的,相互之间还是有断开的时候。一般而言,粘连也就粘连两个字,再多就不太常见了,除了王献之的书法,大概很少有连续粘连书写的。
这就是对行草书中“笔断意连,字断气连”在书法中章法、结构、笔画三个层面的考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草书中的“笔断意连,字断气连”两句话,实际是一个意思。笔断,就是一个笔画停止的地方,笔在空中划过去的痕迹,(这是无形的,但是你能感受得到),能与下一个笔画连接上去。通常是指上一个笔画的终点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点间的关系。
字断气连也是同样的意思。上一字与下一字之间的呼应,虽然没有游丝连贯,而其笔意的引带,能使上下间的气韵贯穿。
在草书中,字势的连贯决定着作品的成败。高水平的草书作品,就看他的使转造势是否应用得当。通篇缠绕的草书,来去的路径都没有,生硬的连成一片,这样的字不叫草书,应该称做潦草。
草书字势有断有连。笔断了,意相连,形断了,神相连。神意为人的感受。眼睛看不到,但心能体会到,这样就是好的草书。而要达到神意相通,字形体势就需完备。差之一毫,谬之千里。所以才会有:“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是欲辨,体势更须完”。
草书体势可以夸张,却不能省略,更不能臆造,也不能用简化字写草书。用简化字写草书的尴尬是,学习过草书的人看不懂,没学习过草书的人反而认识。(以后再说细说这一问题)草书的形成,只是字的梗概,已经简略到了极限,少一个弯,写的笔画长短一点,就是另外一个字。所以,在笔该断的地方,一定要断,而使其笔意相连。此为草书之上乘修练。
它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內在联系。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徐悲鸿先生的《八骏图》。通过对这幅画的构图分析,对理解呼应联系有一定帮助。
一幅画应有团结气氛,讲究起承转合,书法作品也是这样,要求团结一气,上承下启。要贯气。整体精神是联结在一起的,每个字和每个笔画不是毫无生命的个体,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_a***_]品。(下图为王羲之草书《远宦帖》局步)。
学习书法还要培养一种气,就是浩然正气。才有可能写出有气度的刚正博大书法艺术作品。如下图颜真卿作品《祭侄文稿》。(局步)。(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常见连笔字体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常见连笔字体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