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草书临摹入门字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草书临摹入门字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者学习书法,练楷书,选哪种字帖好?怎么练好?
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短浅经历,总结了一点学习书法的流程。
描红的过程刚好是忽略结字(字体结构)的过程。描红的过程其实很快。两周就有效果。
二、然后是拓写。放开来拓,更强化起笔落笔的细节。有一周左右的拓写过程,熟练程度就出来了。
三,下面是自由临帖。此时,因为起落笔基本功已过关,就完全可以把注意力专注在结字上了。
临一段时间后再描一两次,把丢失的细节再找回来。反复临摹几次就能背写了。
这三步走,目的是让初学者将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部分巧妙规避掉,按顺序关注部分学习内容。这个学习方法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初学者始终都保持在小有成就带来的兴奋和学习新鲜感中。
前面写了我自己关于入门者如何学习书法的经验总结。但还没有提及选择什么样的书体来入门。下面说说书体的选择和碑帖的选择。
通常我们写钢笔字都是以楷书体为首选,当年学校里安排的毛笔字入门也都是楷书体。但实际上楷书是非常难掌握的,有统计发现掌握楷书要用接近三年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初学楷书的朋友半途而废的原因。
我觉得不应该上来就给自己这么大挑战,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中,最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
初学者学习书法从实用和建立基础的角度出发,建议先从规范字开始学习。学习的顺序为:笔画的学习,偏旁部首的学习,间架结构的学习,最后是章法的学习。这样一步一步的学习下来就可以达到入门的程度。到那个时候,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去选择一本喜欢的字帖进行书体方面的学习。
一、笔画方面的学习
中国汉字的笔画基本上是以永字八法为纲,笔画分为:点、横、竖、撇、捺、折、提、钩八种。然后按照每一种常用的形态,再次进行扩展。
比如:横笔画在常用中,它就有三种形态,一种为长横笔画,一种为短横笔画,一种为斜横笔画。
其他的七种笔画也是如此,有的扩展会多一些,比如钩的笔画,他常用的就有13种之多,有的会少一点,比如竖笔画他常用的只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
二、偏旁部首的学习
我们常用的偏旁部首有100多个,但是这100多个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照其规律的分类,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几种情况。
具体情况可以到我的头条号”书法有云”中去查看,我在其中有写过一些书法入门方面的文章,里头有非常详细的介绍了,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介绍以及他们的分类及规律。
三、章法的学习
软笔楷书的话,唐楷颜、柳、欧、赵四大家都较适合入门,但是不要临习现代人的,取法乎上,方得其中,魏楷有些也适合入门。如果有条件还是找个正统的书法老师,也免少走弯路,误入歧路。
练习楷书的字帖以盛唐的《等慈寺碑》最为第一。
《等慈寺碑》字体端正大气而无僵硬之感,字形罡正而又富含游龙涉险丶飞凤凌绝之感,笔势流畅又庄严大方丶广取各种笔法之萃而又自成一家丶即极富有君王气概而又无有凌架百姓项肩之感丶气象不可撼动而又活泼灵动的恰如其份丶笔法有度而又方便下笔丶结构紧密而又宽和得恰到好处丶刚柔并济得恰到好处,
是难值难遇的楷书练习拓本,
万分可惜的是该碑没有引起书法名家及其他方面的重视,
己被毁于上个世纪,
拓摹者也是普普通通的书法爱好者,
太多地方拓摹的不够清晰,
铸成中华楷书书法不可再逆之一大憾事
。
。
学楷书应从唐楷入手。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唐朝就有三位。他们分别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还有一个是宋未元初的赵孟頫(赵体)。
四大家中
1.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综上所述,初学楷书,可从这四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学习。我学习书法已有五年,初学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后学赵孟頫的小楷,但由于功夫不深,至今拿不出手。
学书法时,练楷书用什么字帖?哪种毛笔适合?生宣、熟宣、半生半熟的区别是什么?
楷书始于隶书成熟之后,完备于钟繇与王羲之。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至于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艺术达到巅峰。
学楷书如果图一时功用,建议以欧阳询《九成宫》及颜真卿《多宝塔》为范本,好下手,见效快。
如果以书法艺术为追求,建议用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为范本。有此基础后,临行书《怀仁集王字圣教序》,不论从笔法,结字,内容均可“无缝链接”,而后上溯二王行书手扎及草书,溯流而上,帖学一脉,水到渠成。
关于[_a***_],生宣更适合大写意国画,熟宣适合小楷书法与工笔画,半生熟宣纸最适合书法。另:当你真正把字写到旭、素、王铎那种水平时,用什么纸都不重要了。
至于毛笔个人经验瘦硬俊朗风格的字用狼毫硬笔,丰厚遒美风格的多用羊兼软笔。
个人看法,不喜可喷,喷也白喷,不好争论。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都有讲究。好的工具会让你学习过程比较舒服(不会因为工具耽误心情)。
先说纸,古人都是熟宣纸或者绢帛上,或者蜡笺,色纸。也就是说基本不洇墨,水墨变化少些,像二王字笔画精细,宋元开始宣纸大兴,尤其是明朝开始水墨写意的出现生宣开始应用书画。
宣纸捞纸出来都属于生宣,因为纤维较疏松,水墨容易洇化。所以如果用细粉末填充或者用物体碾压纸张,这样纤维缝隙减少减小,那么自然就不容易吸水了。制取熟宣就是利用胶矾溶液刷生宣,干后明矾粉末就附着渗入纸张纤维里了,一般溶液比例下刷的次数越多就越熟。从半熟七八分熟,乃至全熟。就是吸水性越来越差。
矾制熟宣缺点是1明矾加胶使纸脆化,伤纸。2久存会脱矾,刷不好会漏矾,写着写着哗一下洇墨了,前功尽弃。
不用胶矾水也可以用大米稀饭的汤刷,只是熟的轻只有1.2分,还容易招虫(可加中药驱虫)。
上面说了除了刷胶矾水,还可以碾压,比如煮捶宣,就是清水打湿一张张叠放然后压上重物,重压使纤维致密。
一般写字练习半生熟即可(宣纸好坏影响很大,练习也可***用较好的手工毛边,手工元书纸等),根据需要***用生宣。小楷等笔画精细的可用熟宣。
毛笔选择根据字体和写的字大小准备,大笔可写小字,反之不可。通常小楷笔笔头出锋2cm以内,中号笔写寸楷出锋在3-5cm,再大的就是联笔(写对联楹联),提斗,抓笔(榜书题匾额)。
笔还要看笔毛成分,小楷笔一般选狼毫或狼兼毫,取其弹性,中号笔选兼毫(狼毫短做不了大笔),再就是根据个人需要选羊毫,羊毫软难掌握,蓄墨。
字帖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楷书四大书体,或者褚遂良也可,有墨迹本,比碑刻容易观察笔路笔势。且容易转行书。
楷书可以欧阳询的九成宫入,先放大临再原大临,用笔不拘,初学偏硬为好,只要弹性够好即可,狼毫或者兼毫,宣纸从生到熟只是从洇墨到不洇墨的区别,但都不建议使用,建议初期使用普通的毛边纸即可。
附两幅我用普通毛边纸写的作品您参考
用欧阳询的字帖,像九成宫碑。像初学者,欧体字不像柳体,颜体字那么复杂,欧体相对更简洁。
1-先可以从《雁塔圣教序》《阴府经》开始,反复临摹,写的时候要有目的,写的越想越好,打牢楷书的基本功,也可以同时把王羲之的行书结合着一起临摹,以便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2-初学者学习楷书,羊毫或者兼豪毫都是可以的。狼毫笔较贵,初学者不一定即备。羊毫性软,狼毫性刚。兼豪刚柔相参。
3-大的范围来说,生宣吸水,熟宣不吸水,半生半熟,吸水在两者之间。
生宣有很多种,虽然吸水。但对于墨色不敏感,更适合写书法。
熟宣一般分为蝉衣和云母,基本不吸水。一般作为画工笔用。但是小楷可以用熟纸书写
半生熟的宣纸也有很多,不一一说明。适合书法和画山水。应用非常广泛,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
望***纳。
楷书四家欧颜柳赵,学欧者甚多。田英章老师是写欧楷的典范。初学者可以通过培训班或通过字帖及教学视频自学。初学楷书者用笔不建议用羊毫书写。羊毫软适合行,草书,需要一定的书写功底才能熟练掌握。应该选狼毫或兼毫。初学楷书用纸熟宣为宜。生宣宜洇墨。半生不熟的偶尔用之也无厚非。宣纸价格较贵,初学练字用毛边纸代替为佳。另外质量好水写布也是不错的选择
书法初学者楷书应该用什么样的毛笔练习好?
关于初学者楷书应该还选什么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清朝戈守智《汉锡书法通解》这样说“或云,善书不择笔,或云,欧虞不择笔,余未之信也。”然后他又专门查典籍,考证出一些大家书圣所用之笔“赵孟頫精于用笔,凡所用使有婉转如意者,辄取其精毫,则贮之。如萧何用秃笔,子云胎发笔,欧阳通狸心兔盖象牙笔,王羲之鼠须笔,怀素栆心笔,蔡君谟鼠须笔,苏东坡鸡毫笔,诸贤尚好此,岂得不择耶?”
以上古人的论述说明,一是我们可以了解书圣们所用之笔,讲究至极。另一点也说明,选笔的重要性。所谓善书不择笔,并不全对。下面专门从毛笔的选择方法,还有什么字帖适合用什么笔两方面做一推荐。
一 根据笔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大、中、小等型号。大笔写大字,要选择稍微大一号的毛笔,大笔可写小字,小笔不可写大字。大笔写小字可以游刃有余,而且大笔含墨多,可以使墨韵更佳好的表现出来,但对初学者来说,小笔难以写出大字,有种强弩之末的勉强感,对毛笔有损伤,
二 选笔 重在锋的要达到笔之“四德”,不管那种笔,总要“尖、圆、齐、健”才好使用。尖,指笔头尖细。笔头入墨、笔毫聚拢时笔锋或锋颖尖锐而不秃钝,即锋颖尖锐。齐,指笔头捏扁后,其锋颖或笔锋顶端毫毛整齐呈齐头板刷状,即笔锋平整,万毫齐力。圆,指笔头入墨后饱满圆润且呈圆锥状,无扁瘦之态,即毫毛充足,身强力壮。健,指笔心有柱,毫富有弹性,笔毫开后易于收拢,弯后易于复直,即腹腰坚挺、抽拔自如。
毛笔按笔锋的长短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三种。长锋笔,锋颖长,腹柔软,贮墨多,容易写出变化的线条;短锋笔,锋颖短,贮墨少,易于表现凝重厚实的点画;中锋笔介于前两者之间。
三、各类毛笔的选用方法:
羊毫笔的笔头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它比狼毫经久耐用,但比较容易拖笔,再加上较软,初学不好掌握,正因有难度,所以比一般笔更可以练笔力,多用于写大点的字,你如果学的是颜楷,比如《勤礼碑》,魏碑里的《张猛龙碑》建议用羊毫,或羊兼毫。
刚学书法的人因为不懂笔法,很容易把毛笔弄坏,所以不要买太贵的,但是也不要贪便宜,建议挑选20-40元这个价格区间的。
狼毫硬,羊毫软。初学建议不要购买纯狼毫或者纯羊毫。建议挑选兼毫,狼羊比例最好是4:3
初学者一般练习7——10公分的中楷,所以笔锋长度4公分左右最佳,而且刚开始学写的很慢,我们要求对笔肚的含墨量要求也高,建议挑选笔肚尽量大一点的毛笔
注意事项
建议养成每次写完字清洗毛笔的习惯并悬挂晾干
一分钱一分货,莫贪小便宜
建议初学者用兼毫笔。什么是兼毫笔?比如狼毫和羊毫,免毫和羊毫等混在一起的都可以叫兼毫笔。通常的兼毫都是狼羊兼毫比较多。狼毫偏硬,羊毫偏软,两者参在一起刚好适中,一般人使用起来比较容易掌控。
建议选笔参数:出锋4CM左右 口径1CM左右 狼羊兼毫
价格方面30块左右就可以,不要太便宜的,便宜指定好不了哪里去,贵也不要,初学不懂得保养比较容易弄坏,三天两头买笔也不是个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草书临摹入门字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草书临摹入门字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