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优美字体偏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优美字体偏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身边一些人看不出楷书的好坏,只认为印刷体最美?
楷书书法作品的好坏,一般来说内行外行都可以看出来。从专业的角度看,不过内行看得更准确细致而已。
看着舒服或不舒服,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但从书法艺术技法与欣赏的角度来看又的确不是所有的人都看的懂的。
不懂书法看的是浅层意义上的热闹而已,也只能看个大概,说不出个所以然。书法艺术的欣赏需要较好的书法知识和书法实践功底。 印刷体字本身也很美啊!我就喜欢印刷体字包括电脑美术字。印刷体字美在规范、清晰、统一,其自身也有其自身的法度和美的规律,特别是实用美,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再说,印刷体美术字其本身也是字古代经典书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只不过为了排版或印刷的需要,印刷体字更加规范,格式统一。没有书法艺术那种较强的抒情性和灵活性而已。印刷体字并非象馆阁体那样缺少鲜活的生命力,实际上我认为恰恰相反,印刷体美术字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
毫不夸张的说,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就要达到印刷体字的水平那样精严规范,只有一点不必要求做到,就是字字相生的特点,这时印刷体和书法艺术所不能要求做到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同字不同位置的处理上的局限性问题。书法必须同则变,而印刷同则必须做到同字同形,因为他们是字模排版的需要。除了这一点的不同之外,其它的审美要求可以说完全一致的。 认为印刷体美术字好,欣赏者的审美情趣非常高尚,以规矩为美,不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之吗?也是社会道德和文明的元素之一吗?
看不出楷书的好坏,只认为印刷体最美,这个问题其实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错误。
打个最简单的比喻,一个人自小一直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里,那个时候他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就是小芳了,等到有一天他出来闯荡社会之后才发现,比他们村小芳漂亮的姑娘多了去了。
现在有一些人认为楷书只有印刷体最美,就是犯了见识短浅、和不愿进一步学习的错误。印刷体只是楷书的一种,但他绝对不是最美的楷书。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印刷体楷书,指的是笔画高度形式化,统一化的书体。因为现代人对书法艺术缺乏普及性教育,很多人对书法艺术本来就知之甚少,因此,笔画简单,看上去漂亮,缺乏内涵的印刷体楷书,在客观上存在着广大的市场,但他与书法艺术有着很大的距离。
一般来说,具有观赏性与艺术性的楷书,才能被称为好的楷书书法,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在楷书的法度之内,同时又充分体现书写者的个性,最忌讳的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认为印刷体最美的人,如果不加强对书法艺术的更高阶层的学习,那么,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就止步于印刷体了。
换句话说,他捡到的是一颗芝麻,却放弃了中国历代众多的,优秀的楷书书法艺术的瑰宝,这颗大大的西瓜。
印刷体是标准化、平均值,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是个性创造,是高于平均值的更高的高度。
艺术离不开个性,否则就是千篇一律的***。
颜柳欧赵之于二王,既有继承,又有个性化的创新。如果说唐人尚法,于书法的法这个相对简单的维度一般人尚能认识,到宋代苏黄米蔡,则更加尚意,字里体现的学识、书卷气和强烈的抒情性,更不是人人能懂的。苏东坡甚至狂妄地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果然,他的《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宋代雕版印刷的字体是明代宋体字的前身,四川的雕版印刷字体是从颜真卿的字整理而来,福建雕版印刷字体则是从柳公权的字整理而来。这就可见印刷体虽美,只是整理制作雕版字体的人眼里的美,也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一家之美。
”首先,大部分人有一个固有的观念,这个观念似乎也是我们的小学老师给我们灌输的。那就是学生的字一定要整齐,一笔一划,大小高低距离等相同。这样才是好学生的标准之一。而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古人对“状如算子”是持有批判态度的。状如算子就是老师教育我们的整齐排列标准。田氏楷书即是这类风格。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书法基础教育,并没什么大错。只是不适合高级进阶而已。所以也就造成了大部分人对印刷体所谓整齐美的崇拜。
关于楷书,我个人观点就是:楷书虽为书体楷模,除了端庄严肃的形态以外,还需要具备动静结合的状态。其实无非就是取楷八分,取行二分的问题而已。或者七分和三分。楷书作为书体的一种,不能作为僵硬不变的形式存在。而应该做为楷模书体与其他书体互动。尤其是与行书和隶书之间,这种内在联系不能全部褪去。褪去则无生机。险劲又如何?
其实古代有一些书法家对楷书做出过类似的改变,尤其是赵孟頫,他基本做到了这一点。也无愧大家称号。
所以我觉得楷书应该介于行书与楷书之间,有动有静,大小各异,这样才能体现书法的妙趣恒生。姿态万千。比如灵飞经,就是最好的例子。
基本说这些吧。仅供大家参考。
古代最美楷书是什么帖?
要论古代最美楷书,首先要从古代最牛楷书大家说起,楷书始于东汉,史上楷书经历了第一个高峰——魏碑,随后经隋至唐,又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楷。楷书自钟繇之后,二王变体,世人称之“真书”,唐张怀瓘曰:“字皆真正,曰真书。”历代皆以钟、王为正书之祖。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后世共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为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的楷书,历来被评书者公认为古今楷法第一。其特点画精确,结构谨严,达到了所谓一画不可移的境界。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交古开今的***。他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开创了雄强书风,使其书法从崇尚清瘦走向雄强。
柳公权书法挺抜劲峭,内紧外松,笔力凌利劲健,点画顿挫规整,法度谨严。
赵体最大的特点是流美便利。他的书法以圆润,清秀,优雅见長。
综上所述,他们的个人风格各异,有人以平正见长,有人则以雄奇著称,有人却以典雅得誉,有人以其秀丽邀赏……。
但从综合各种优長而论,历来评书者公认欧书为古今楷法第一。其点画精确,结构谨严、长短,位置不能增减、移动一分。毫微处见规矩,细小处見匠心。楷书最容易失去生动,最难于具有神韵,而欧书以险劲的结构在端正中写出奇丽的面貌,以润泽的笔法在瘦硬中写出生动的丰神。端正与奇险这一对矛盾,在欧体中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
秦篆的欣長,汉隶的稳健和放逸,魏碑的方整险劲,欧体均兼而有之。
我们形容人美,通常说他有美丽的外表和内在的人品;我们说欧体字美,也是因为它即有美的外在形质又有内在美的书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优美字体偏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优美字体偏楷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