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单草书怎么写字体好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简单草书怎么写字体好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
关于“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
明:明亮;明净;光明在前。
明:姓也!
关于明字草书的写法,我搜集到了几十个,虽都是草书,却写法不同,风格不同。
请题主和各位网友看上图中的草书“明”字的九种写法,有古人写的,有今人写的,都很有特点。
上图中的草书“明”字,有一个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写的,其它八个均为徐伯清所书。
上图中的九个草书“明”字,有索靖 书《出师颂》中的章草“明”,有孙过庭书的今草“明”,有张旭写的大草“明”,还有归庄等书法家写的“明”。
“明”字是一个会意字。
这个字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日月都很亮,古人用二者和起开表示明亮的意思。但是古代的写法里面大多数使用“目”和“月”来表示明亮,这个也能够说的通,因为眼睛也可以用明亮来形容,有了眼睛才能够看到光明。
这个我们可以在甲骨文里能够看到:
甲骨文和金文“明”字
但是在篆书里面,尤其是小篆和金文里面,明字是由一个“囧”加一个“月”字来组成,这主要是古代半坡时期,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人类会把房子一半建于地下,一半建于地上,白天房间里会非常的阴暗,他们就把窗户建在了房顶上面,光线从外面穿透过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囧”字,这个很形象,看窗户也很明亮,也能说的过去。
我们看颜真卿的楷书的“明”字就是一个“囧”加一个“月”。如下图:
颜真卿楷书“明”字
在草书里面,“明”字简化了很多,简化成了完全无意味的一种符号,没有经过专门的草书训练是识别不出来的。
王羲之草书“明”字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明”,其本义是明亮,清晰,后延伸至懂得,了解。“明”通常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常见的是“明”(如《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第二种是“眀”(如《书·太甲》视远惟明。),第三种是“朙”。
在甲骨文中,“明”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后来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
虽然现在规范的简化字是“明”,但书法当中以上这三种写法都存在,在行草书当中也有很多书法家是分别依据这三种写法来写,因此草法上略有不同。请看以下例子:
1、晋 · 王羲之 · 平安帖
2、晋 · 王羲之 · 前从洛帖
写一手漂亮的连笔字,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一、要有基本的行书能力。有很多人认为,写字的时候不断笔就是连笔字,行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生拉硬拽把字连起来,那肯定是不漂亮的。基本的行书能力让你知道哪些笔画该连,哪些笔画不该连笔。
二、懂笔势。中国有句成语“顺势而为”,说的其实是书法的用笔,我们要根据字的笔画顺序,上下字之间的联系,顺势用笔,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就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写字时候保持心情愉悦。人只要一高兴,做事是很顺畅的,所以,草圣张旭在喝酒性高时才能笔落惊风雨,诗仙李白才能诗成泣鬼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单草书怎么写字体好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单草书怎么写字体好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