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常见的26个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常见的26个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翻”字的草书怎么写?有什么方法技巧推荐?
翻字草书的写法。
翻字左右结构,由于笔画较繁,这个字在草化的过程中省减的较多,特别是左部。右部的“羽”字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字形。主要变化大的在于左部。
翻字左部的草书符号也有多种写法,有的保留着“番”字的原形,有的几乎胜减到了如孙过庭的草书写法 。
要想写好翻字,最好不要一步到位写如孙过庭的草书,不妨先从王羲之这个翻字来入门。
我们看王羲之的“翻”字,还比较好的保留着楷书的字形。只是省减了上撇和下部的田部这样更容易理解有楷至草的变化过程,在功夫娴熟之后,自然容易徘徊。王羲之的翻字,左竖上右下左略斜,上两点,左短右长似短撇。角度与空间处理各有不同。几个横向笔画一笔写就,用笔有方有圆,有刚有柔,有粗有细。左高右低左部轮廓近圆弧势,“羽”部如圆。整体点画线条以圆笔为主。
孙过庭的翻字,在取势上左斜右正。在疏密变化处理上非常巧妙。如下图中1、2、3部位***取了虚的处理。从横向看略可分为三段,点画主要分布与中段。
孙过庭的“翻”字点画造型较丰富特别是点画的粗细变化上非常丰富,可以说没有粗细一律的线条。而王羲之的“翻”字的线条变化幅度略小。
“翻”字的草书写法有三种,分别出自毛体草书、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
这三种草书写法差异较大,为什么呢?因为后两种的写法来源于异体字。
所以我们有时在学习和欣赏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点文字学方面的功夫,不然看不出名堂。
这种写法出自毛体草书,比较接近于行书,也是比较好认的。
这种写法出自《唐 · 怀素 · 自叙帖》,这种写法比较怪,实际上是一种异体写法,右边是一个“飞”字繁体草书。
这个异体写法的行书写法如下图《明 · 唐寅 · 落花诗册》:
这一种草书写法出自《唐 · 张旭 · 古诗四首》,变化更大,更难认识,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是“翻”的一半。
关于"翻"字的几种写法,我不想重复已经回答了的写法。我只想说"翻、飜、繙"这三个字,在汉字简化之前(或更早时期),它们的字义根本不一样,简述如下:
翻:指反转、倒下、越过等。如翻身、翻转、翻越、推翻⋯⋯如杜甫诗《白帝》"白帝城下雨翻盆"等。只能在这些义项上使用。
飜:指飞、腾。如飜飞、飜腾等。王维《辋川闲居》诗"白鸟向山飜";李白《姑熟十咏.其一》"波飜晓霞影"是也。鸟儿在空中飜翔⋯⋯
繙:专指翻译。
汉字简化之后,"翻"代替了"飜和繙"。
"翻"字的草书的几种写法,在字的义项上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随便替代。
关于书法“翻”字草书怎么写,我的意见是,还是要认真临写古人的法帖,从古人的法帖中学笔法,从古人的法帖中学草法,从古人的法帖中学技法,从古人的法帖中求神韵,从古人的法帖中寻动感。只有这样,才能把“翻”字的草书写好写出风彩。
上图为孙过庭草书“翻”字。从左至右三笔而成。
书法“翻”字草书不好写,在写之前,建议把隶书“翻”字多临写几遍,之后再临习草书“翻”字。
上图为米芾草书“翻”字。十分有“意”味。
上图为怀素草书“翻”字。用笔老辣,线条流畅且有力度。
上图为董其昌草书“翻”字,别具一格啊!
“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
“明”字是一个会意字。
这个字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日月都很亮,古人用二者和起开表示明亮的意思。但是古代的写法里面大多数使用“目”和“月”来表示明亮,这个也能够说的通,因为眼睛也可以用明亮来形容,有了眼睛才能够看到光明。
这个我们可以在甲骨文里能够看到:
甲骨文和金文“明”字
但是在篆书里面,尤其是小篆和金文里面,明字是由一个“囧”加一个“月”字来组成,这主要是古代半坡时期,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人类会把房子一半建于地下,一半建于地上,白天房间里会非常的阴暗,他们就把窗户建在了房顶上面,光线从外面穿透过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囧”字,这个很形象,看窗户也很明亮,也能说的过去。
我们看颜真卿的楷书的“明”字就是一个“囧”加一个“月”。如下图:
颜真卿楷书“明”字
在草书里面,“明”字简化了很多,简化成了完全无意味的一种符号,没有经过专门的草书训练是识别不出来的。
王羲之草书“明”字
关于“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
明:明亮;明净;光明在前。
明:姓也!
关于明字草书的写法,我搜集到了几十个,虽都是草书,却写法不同,风格不同。
请题主和各位网友看上图中的草书“明”字的九种写法,有古人写的,有今人写的,都很有特点。
上图中的草书“明”字,有一个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写的,其它八个均为徐伯清所书。
上图中的九个草书“明”字,有索靖 书《出师颂》中的章草“明”,有孙过庭书的今草“明”,有张旭写的大草“明”,还有归庄等书法家写的“明”。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明”,其本义是明亮,清晰,后延伸至懂得,了解。“明”通常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常见的是“明”(如《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第二种是“眀”(如《书·太甲》视远惟明。),第三种是“朙”。
在甲骨文中,“明”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后来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
虽然现在规范的简化字是“明”,但书法当中以上这三种写法都存在,在行草书当中也有很多书法家是分别依据这三种写法来写,因此草法上略有不同。请看以下例子:
1、晋 · 王羲之 · 平安帖
2、晋 · 王羲之 · 前从洛帖
草书的“龙”字如何书写?这里面都包括了哪些运笔技法?
龙字,是练书法者书写频率比较高的字,也是社会上欣赏者比较多的字。用草书书写龙字,似乎更能彰显龙字的气韵。
在书写草书龙字时,首先在结字结构上,要符合草书笔画规矩,不要随意臆想笔画结构。其次在书写时,要用到入笔、运笔、提按转折、收笔等书写技巧笔法。
再者,书写草书龙字,结字笔画运笔上力求简要,体现出老道、高古韵味,不要夸张任意的随意变形,避免流于油滑低俗。
草书的“龙”字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历代书法大写虽然写得都龙飞凤舞、姿态万千,都脱离不了这三种写法。
一、第一种写法,源自王羲之
在《晋 · 王羲之 · 十七帖》、《晋 · 王羲之 · 得足下书帖》、《晋 · 王羲之 · 龙保帖》中都是这种写法,后世的孙过庭、怀素将这种写法推向极致;
二、第二种写法以赵孟頫为代表
如《元 · 赵孟頫 · 天冠山诗帖》中的写法,按这种写法的人也很多:
哪种字体最具艺术感,个人觉得隶书与草书,你呢?
哪种书体最具艺术感?你认为隶书与草书。嗯,不错。这两种书体确实充满了艺术感。但艺术的形式是多样性的。不在于形态上的构成形式。楷书的艺术美,如深谷幽兰。行书的艺术美,如翠竹绕庭。篆书的艺术美,若温润脂玉。隶书的艺术美,如雍容牡丹。草书的艺术美,如奇峰异石。各竞其姿,各显其态。
汝窑瓷器以其朴素的造型与色彩天下闻名。现代的工艺瓷器做工比汝窑瓷器在造型上复杂无数倍。以艺术来讲,那种更富于艺术性?
艺术反应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无论做出那一种选择,都是正确的。可以多选,也可以单选,也可以不选。感性的东西是没有严格的标准来划分清楚的。再说,草书有人写的很美,也有人写的不怎么美。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对联书法,你喜欢哪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魏碑、行书、草书)?哪种书体更好看?
对联书法适合除魏以外所有字体的展示,篆 、隶、楷、魏、行,草这点种字体中,魏碑是专用字体,用它写对联贴于门上,不适合,其它五种字体写对联,都合适,都喜欢。
中国字,不仅意思深邃,也有美感,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写的好否,实际上是画好不好看,美不美。篆书,每一个字,形意融为一体,布白勻称,笔画均匀,多弧线,表现出中国人做事圆滑的风格。很美!隶书,笔画平展少有折角,如箭似刀,潇洒大方,美哉美哉!楷书,中规中矩,布白合理,便于识别,横平竖直,撇如刀,捺如招,亭亭玉立,正统极了。草书,行如流水,活灵活现,龙飞凤舞,跃然纸上,自由奔放,使人酣畅淋漓。
我写对联多彩用行书。正而不呆,活而不乱,笔画之间,形断意相连,连绵不断,生生不息。很适合年文化的寓意。所以,我常用行书书写对联。
对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结婚的时候对联是一种喜庆,过年的时候对联是一种趋吉避凶,平时对联是一种言志的表现,无论对联以什么书体的形式都是一种喜庆祥和!但是我觉得还是楷书和行书更加的端庄大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见的26个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常见的26个草书字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