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颜真卿新的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颜真卿新的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真卿的作品是什么字体?
颜真卿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与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他的楷书作品有:传世名作《多宝塔碑》、《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颜家庙碑》等。
他的行书作品有:《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与柳公权都是楷书大家,但感觉颜体和柳体差不多,如何区分?
颜真卿与柳公权都是楷书大家,但感觉颜体和柳体差不多,如何区分?柳公权书法学自颜真卿,故二者从某种角度来说相似度的确很高,但是,后世诸家对两者的书法特点已经有了共识,那就是“颜筋柳骨”。因此,对两人的书法区分就是从这点上下功夫即可。
图片:唐-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
“颜体”的点画特征为:
易方为圆,富有篆籀之气。点、竖、捺、折、钩诸笔,尤显露了弹性大、刚劲、雄强、饱满、筋力十足等特点。
“颜体”能巧妙地运用中锋和藏锋的方法,使点画意态筋骨内敛,笔力雄健,达到了虚而不弱、实而不僵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立体之感。
柳公权的楷书是学颜出来的,所以表面看有些差不多,其实结构上是有区别的。简单的说,柳字上提,颜字下挫。一个字的下部空间留的多的是柳字,一个字中的下部空余地不多的是颜字,所以颜字看的更稳些。
柳公权是唐代继欧阳询、颜真卿之后的又一位楷书大家,因而他的书法吸收了二人的长处,结体上具有欧体的特点,笔画上具有颜体的特点,同时他又以“骨力强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颜体与柳体虽然都很粗壮、肥美,但二者又有明显区别。
所谓“横画宽结”就是如隶书那样,横平竖直;而“斜画紧结”,就是以字的中间为中心,笔画向四周发散,整体左低右高。如下图的“身”字。
颜体的字形较大,字写得很撑,字与字之间挨得很紧,似乎拥挤不堪,但字的内部却很宽松;而柳体正好相反,内部笔画很紧,四周却很松,这与其“斜画紧结”的特点有关。如下图的“国”字。
横轻竖重是颜体的典型特征,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可以让颜体更加从容,不至于因为笔画粗壮而臃肿;柳体则缩小了这种差别,横竖笔画更加和谐。比如下图的“王”字。
颜真卿擅用中锋,因而他的字无论是楷书还是行笔,笔画都显得圆润、饱满;而柳体中方笔较多,点画、笔画转折处和起收笔处,往往呈三角形、方形或棱形,如人的骨胳一样突起,所以称为“骨力强健”。如下图的“清”字。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是什么字体?
楷书呀。颜真卿的字体就叫颜体。因为我是做设计的,又爱好书法,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汉鼎繁颜体”近似。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书,是颜书碑刻中较小之字,为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品。此碑字体整密匀稳、法度严谨,笔法方折丰劲,秀丽多姿。 而“汉鼎繁颜体”是从港台传入的,并非颜真卿所书,只是接近其晚年风格特点。
楼上的,汉鼎繁颜体和经典繁颜体都是一个字库抄来的,只不过改了编码而已,这字是今人所书不错,但你说他没精神也不对的,这字写的不错了,有强烈的颜味,字库没办法,外形要考虑统一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颜真卿新的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颜真卿新的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