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硬笔字体楷书卢中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硬笔字体楷书卢中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卢中南硬笔楷书字帖适合学生吗?
适合,
容易入手
卢中南先生写了很多自己用钢笔临写的古帖,如卢中南的钢笔《九成宫》。看样子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虽然纸张显得不是很华美,很朴素,但是书法绝对惊艳。
卢中南先生的书法很好地发挥了硬笔的长处。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至于水平过高而学不会,也不至于水平太低而学不到东西。
卢中南硬笔楷书字帖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硬笔楷书字帖,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字帖可以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从基础笔画开始逐步练习到整体书写。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硬笔楷书水平,卢中南硬笔楷书字帖也是非常适合的。通过认真练习和模仿,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字迹质量和速度,并且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审美观念。
1. 要有耐心:学好任何技能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积极性并且不断地坚持下去。
2. 重视基本功:基本功扎实是成为一名优秀写手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在练习时要注重每个笔画、每个结构以及整体布局等方面。
钢笔字楷书字帖谁的好?
这个问题如果按照回答者的审美而定,那么1000个人就有1000种回答,因此,个人觉得罗列一些名家的钢笔楷书字帖给提问者参考,这个应该会比回答者个人的看法来的有价值。
说实在话,我还是喜欢庞中华的钢笔字,记得那年我上4年级,一个***期过来,一个同学写的字让我们惊为天人,实在是太漂亮了,经过打听才知道她练习了一个暑***的庞中华字贴,这让我们班的同学们一时间都迷上了练字,希望自己也可以有一笔好字。于是乎我也买了本庞中华字帖,当时印象非常深的是这本字帖前面是庞中华老师写给大家的练字方法,其中告诉我们每天选择3-5个字去写,多写几遍直到字形印到脑子里面,而不要每天抄一篇。我就按照老师的这个方法,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字就成形了,这是我坚持做的第一件事情,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受益一生,不仅可以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气质。如何选择一本好的硬笔楷书字帖临摹学习至关重要,本人从事书法教育培训近10年,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大家几本好的硬笔书法字帖。
一、田英章欧楷
田英章的硬笔和毛笔书法的特点可以用“秀、俗、板”三个字概括,他的硬笔书法沿续了“欧阳询”毛笔特点,俗称“田欧”,楷书字体端庄舒展、结构严谨、刚劲有力、优雅隽美、笔画遒劲、用笔老到、功力深厚。
但也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和网友认为田英章的字“过去呆板”,如果一开始学习“田楷”,终身很难摆脱这种习气,缺乏创新,书法艺术也会大大折扣,我也临摹田英章字帖多年,学习了很多“田欧”中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方法,受益匪浅,其实很多事情需要用正反两面的辩证法去看,如何吸取别人的长处,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只要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即可,不要去理会其他人如何评价。建议初学书法爱好者先从楷书练起,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以后,再学习行楷和行书,楷书我强烈推荐田英章硬笔书法字帖。
田英章硬笔作品:
二、吴玉生行楷
吴玉生是中国硬笔书坛著名的书法名家之一,甚至被很多网友称硬笔行楷“第一人”,他的硬笔书法有规范、美观、流利、雅俗共赏、功底深厚且容易上手的特点,当我第一眼看到吴玉生的《硬笔行书红楼梦诗词》字帖时,非常震撼,犹如一个“绝世佳人”映入眼帘,简直美到极致,无法用语言形容。
吴玉生还潜心钻研书法教育十几年,成绩显著。被遴选为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写人,国家行楷手写体规范汉字样本字书写人,特别是《写字》课本大家都耳熟能详,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广大学生、书法爱好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如果想练习硬笔行楷,强烈推荐吴玉生硬笔行书字帖。
吴玉生行书字帖:
三、庞中华楷书
看你想怎么搞啦
如果是想单纯的写字好看和实用的话推荐的是田英章的楷书,他的楷书比较符合大众审美。如果想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的话建议临习古帖。
推荐钟繇、魏夫人、王羲之、钟绍京、还有敦煌写经以及文征明、赵孟頫的小楷都是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
望***纳谢谢
大家有好看的硬笔书法吗?敢不敢秀一个?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即有相通之处,同时也有本质的不同,这点一定要注意。由于毛笔的表现力更强,于是就有了硬笔书法一律向毛笔书法看齐的风气,甚至各种硬笔书法大赛的作品必须按毛笔竖写等范式来做的才容易获奖,这显然是一种误导。事实上,往往越是毛笔书法没有达到境界的人,越容易把毛笔书法神圣化,越容易忽视了硬笔书法作为实用艺术的本质。
把古人精妙的毛笔书法完全照搬到硬笔书法里来,是极其错误的,是会误入岐途的。看了前面的回答,硬笔书法的范本,言必称颜柳欧赵,是艺术思维僵化和惰性的体现。于是我更感觉这种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在此想强调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不同,了解这种不同才能更好、更快的书写硬笔书法。
硬笔字是横写的,不是坚写的。这造成两个与毛笔字不同的艺术规律:
第一,硬笔字是左右呼应而非上下呼应,其横画多直而竖画多弯,这与毛笔字的横画多弯而竖画多直是不同的。例如,竖画的起笔要微弯以形成与前字的顾盼之势。而横画却要平直,以强化横向平顺的气势。切不可照搬毛笔书法横画的一波三折。
第二。硬笔每个字的收笔应该以右上收笔为主,我称之为"尾笔右上”,这与毛笔字的以“尾笔左下”为主是不同的。
另外,硬笔字粗度受限,想要增加表现力只能从细处着眼,所以尤其要注重“牵丝”的训练。而毛笔“牵丝”极其容易,反而写的浑厚才需要功力,所以用力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硬笔书法学古人要从本质的艺术规律上来学,切不可生搬硬套,食古不化。
硬笔书法,我也一直在探索过程中,发几张作品图片,称不上好看,谨供参考而已,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朋友们对硬笔书法规律的更多思考。
硬笔书法练习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文字书写的美感,提高文字交流的愉悦程度,但不代表硬笔不能创作书法,我本人在用硬笔创作草书作品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分享给大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
中国毛笔书法,有欧颜柳赵四大家,当然也有其他书体,硬笔也可以学习欧颜柳赵,当然也还有其他书体可以,但是首先要知道,汉字的8个基本笔画,以及32个复合笔画。其次知道基本的笔顺,这些头条上都有,可以去搜索,打印学习。
学习硬笔楷书最重要的是选对字帖,如果是入门则选择硬笔楷书,卢中南老师的楷书,田英章老师的楷书,荆霄鹏老师的楷书,赵贺新老师的楷书等。学会了再入古字帖,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以下是我手写的,我也刚刚学习,大家共同进步!
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中,特等奖获得者有哪几位,能否分享一下他们的作品?
1985年第一屆全国硬笔书法比赛是我国硬笔书法发展进程中一件大事,参赛者达百万之众,后来的赛事再没有这么大规模。在介绍十位特等獎得主前,先简单回顾一下纲笔书法历史。钢笔传到中国不过百年,正逢***,鲁迅.胡適.郁达夫等开始以钢笔写作,1935年,陈公哲出了"一笔行书钢笔[_a***_]",是蘸水笔连笔竖写,这是我国第一本钢笔字帖,1939年黄若舟写的"通书"影响也很大,1949年白蕉.散木两书法家合写的"钢笔字范"出版,将钢笔字从实用升华到艺术境界,1954年沈六峰(沈子善)的"纲笔字的练习和写法"出版,1958年黄若舟"汉字快写法"出版,前后印量达1300万册,是一本影响巨大的字帖,70年代末以后,硬笔书法呈成熟壮大期,但此前一直称钢笔字,并无钢笔书法的概念,1980年,美协主席江丰为庞中华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写序言中肯定了"钢笔书法"这一提法,此后各种钢笔书法字帖大量出版,也有不少赛事开展,在这一背景下,1585年的全国大赛对后来的钢笔书法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大赛中十位特等奖获得者的名字也被对硬笔书法爱好者所熟知。
这十位特奖获得者是:曹宝麟,赵彦良,張秀(女),刘惠浦,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
家,安徽省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工作,教授,博士师导师。
1985年,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涌现出一批硬笔书法家。这些获奖硬笔书法作品,让人一看,就给人一种古香古韵的感觉,能够将毛笔书法的用笔及结构之法,灵活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上,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尤其是很多书家融汇了小楷经典作品的笔意,虽然使用的是硬笔,但是依然写出了毛笔书法的质感,就凭这一点,就让我们现在的很多书法家们惭愧,这一点,也得到了广大网友朋友的认可和肯定,从这些获奖作品上看,各种书体的种类几乎都有,行书写得自有流畅,楷书端庄秀丽,工整有法,尤其能够看出有晋唐小楷之法,而草书也写得跌宕起伏,笔意连通,大气磅礴。
但我认为客观讲,首届硬笔书法大赛,水平普遍不是很高,今天看来,即便有些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也可以得特等奖,应该那时练硬笔书法的人少的原因吧。在这些特等奖获奖者中,任平的水平是比较高的。硬笔书法,应该着重于楷行,因为硬笔体现不了太多的书法技巧,笔画也无法有太多的变化多端,而且主要适用于日常书写,用硬笔写草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来欣赏一下当年作品的风***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笔字体楷书卢中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硬笔字体楷书卢中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