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的小篆字体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的小篆字体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篆是我国什么的文字?
小篆是在秦朝以后出现的,我国早期的文字,因字形瘦长,字道粗细一致,也被叫做铁线篆。在秦朝宰相李期创造小篆以前,我国已出现了文字,最早的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后来又出现了鐘鼎文,石鼓文等,这些文字统称大篆,而秦朝以后的篆书则称为小篆。
小篆是我国秦朝统一“书同文”的文字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周朝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出现“中国”一词,是否说明“中国”一词至少有3000年历史了?
周朝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关于“中国”的语句是这样写的: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也就是说,武王伐纣之后祭天,并说到,我占据了中国之地,并统治这里的百姓。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所以,“中国”一词,距今确实至少有3000年了。
何尊
但此中国非彼中国,周朝时期的“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城市”,而“中国”便是诸国之中。
武王伐纣之时有超过八百国参与,而中国最初指的便是国都,周朝有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两都,两都附近便是最初的“中国”。
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国都也变成了“中国”,于是随着华夏文明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的概念逐渐扩展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中原”。
再后来,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国”的概念又开始逐步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展。
至清朝,中国一词开始与“大清”重叠,比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时,清朝便自称“中国”。但“中国”一词的指代范围在清朝依然不明确,有时指代整个清朝,有时又仅仅指代长城以内的汉地十八省。
而在公元1912年之前,“中国”也从未成为我国正式的国号,其含义一般与“中原”相当。
第一,今天的「中国」一词,和先秦时代的「中国」一词含义完全不一样。
第二,从文字学角度来说,何尊铭文是「中或」,而非「中國」。
先秦的「国」是封建制下的「***邑、分封」之「国」,今天的「国」是「民族国家(nation)」或者「states(***国家)」的概念,第一点很好理解,我就不多费笔墨,着重从文字学角度讲一下第二点。
我们知道,何尊是目前所见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根据铭文的纪年是「周成王五年」,记载的了西周初年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可与《尚书·召诰》等经典文献互勘互证。
首先,何尊铭文是「中或」,而不是「中國」:
「國」这个字直道西周中期才出现,我看到的资料是始见于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录冬卣》:
何尊——来自西周时期的青铜大器,出土于1963年宝鸡。
我见到何尊实物,已是2017年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华青铜重器展上,看到铭文上有宅兹中国4个篆书,那刻热泪盈眶!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
中国名称由来有3000年!
当其他民族还在刀耕火种之际,中国人已经在用毛笔认真记录自己的历史,因为,最近2000多年,几乎每个月发生的大事,我们皆可从史料上找到清晰的记载。
中国人对自己来历的追溯,执着而坚定,先后有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等大型历史学研究,何尊的出现,无疑给予实证支持。
何尊出现的西周,还处于奴隶社会发展形态,分封制造成类城邦制特征明显,指的宅兹中国,亦指当时周朝统领的地域描述范畴,大致为今天的八百里秦川及山西河南河北的中原一带。
今天的中国,已经东见海滨,西接帕米尔,北至漠河,曾母南望。与何尊之记载宅兹中国,中国的地理范围已大大扩张至千余万平方公里。
因此,宅兹中国的意义,更在于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的价值,更是中国文化之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的小篆字体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的小篆字体怎么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