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毛笔字体精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毛笔字体精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书法楷书选什么字体好呢?
我一贯主张选自己喜爱的字帖练,能增加兴趣和动力。但是我还要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现在流行学欧楷。欧楷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秀雅。其笔法单一,比较好学,见效快。但是,由于笔法单一,想创新也难。柳体虽脱胎于颜体,但是字体挺拔、劲健。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练习后容易手腕僵硬,以后不易往草书上过渡。我认为学习颜体比较好。颜体字体宽博,小楷,大字皆宜。特别适合将来写榜书,字体比较厚重。字越大体势越雄健大气。颜体笔法丰富,曲画较多。能锻炼手腕的灵活性。以后向草书过渡比较容易。另外,颜体有三个变化过程,《多宝塔》规矩、俊美;《勤礼碑》点画用笔变化丰富,《家庙碑》厚重,方整;《麻姑仙坛记》古拙,老辣。完全体现了从青年到老年的用笔和风格的变化过程。最后是人书具老。人们常说学书当学颜,这应该是经验之谈。若不对,一笑置之。
我认为字体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几个重要因素: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鲁公、柳公权、赵孟頫等等,都是历史公认的优秀楷书,都可以作为入门选择,问题是您觉得哪种字体特别喜欢?
虞世南楷书《破邪论序》
欧阳询《心经》
颜真卿《多宝塔碑》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楷书入门,常人一般是从唐代楷书开始,唐楷比较规范化。但是唐楷书的笔画当中增加了很多程式化、装饰性的笔画,有时写起来感觉用笔不够自然,估计这也是题主不喜欢唐楷的原因吧。
那么楷书写得比较有韵味的,一种是写晋人王羲之与钟繇楷书;一种是写魏碑。这两种艺术性比较强,唐楷实用性比较强。我认为初学比较好的是写王羲之的楷书。
“书圣”王羲之的楷书,历来被奉为神品,是欧、颜、柳、赵四大家的师祖。《寒山帚谈》指出:学楷书而不学晋楷,就学不成楷书。当然,学王羲之楷书的难度要大于唐楷,这是肯定的。
我推荐的这本王羲之楷书,将王羲之楷书结构进行了解析和技法总结,不用自己再去摸索,对于自学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难度。特此分享,希望对书友们有所帮助。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楷体很多,唐就有欧颜柳赵四大家。也是楷书的最高峰,但唐楷也有些问题,不是说唐楷不好,而是学唐楷的人再从唐楷中走出来比较困难。有些人甚至写一辈子书法,到最后还是在学,没有自己的模样,学唐楷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想学楷书,先到书店去,把那些楷帖都翻看一遍,选出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深读深模深临,有走出的可能。
另外,学书法的人要多看书评。现在书店很少有书评,原来出版的书评都在较大的图书馆里。可以去借阅。这样对书法的认知会有很大好处。
最后说一句,书法不是书写。书写的要求是清晰准确外加好看。书法是利用汉字为语言符号的给人以美感的艺术创作。不能把书写与书,法混为混为一谈。否则就没有书法这一说了。
我认为选择唐以上的比较合适,因唐以上的楷书没有程式化,所以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空间会大,欧,柳都太过程式化,规范化,后人以其为范本的基本上只能越写越死,没有多少灵性与生气,写出的作品都很刻板,颜、赵中还是可以吸取不少营养,所以唐以后以欧为范本的,写得再怎样都很难受到圈内推崇,最多是拿来做做启蒙,特别是今人写的欧这一路字,劝大家千万别碰,再怎么用功都是徒劳,写出的作品只能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与艺术感觉,耽误时间乱费材料!
楷书四大体,最受欢迎的是哪家?
楷书四大家一般指的是颜、柳、欧、赵,当然也有说顺序是欧、颜、柳、赵的,这些都无可厚非了。
颜指唐代颜真卿,代表作《颜勤礼碑》,明清以来,尤其是清末和民国,颜体非常盛行,因为颜体的外拓型结构既能写小楷,也能写榜书。
柳指的唐代柳公权,代表作《玄秘塔碑》,中宫收紧,骨力强劲,和颜体并称颜筋柳骨,但是因其结构太过严谨,笔画复杂,备受当代人诟病。
欧指的唐代的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当今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欧体,更大的一部分人喜欢二田体,大部分人分不清啥是欧体啥事田体。
赵指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代表作《胆巴碑》,他的楷书还是很有特点的,也是唯一一个不是唐代的楷书大家。可惜俗了一点,又容易油滑,学习者也不是很多。
总之,我觉得颜体、欧体的粉丝比较多,柳体和赵体次之。
四大楷书谁最受欢迎呢?网上有很多排名,但是都是不科学的。
历史上有一个最北认可的四大楷书排名,排名顺序是“颜柳欧赵”,但是按照四个人的成名年代顺序应该是“欧颜柳赵”,欧阳询在初唐成名,颜真卿中唐,柳公权在晚唐,而赵孟頫是元朝的人。
好多人都很疑惑,颜真卿的书法虽然很好,但是欧阳询的也不差,更何况后面还有柳公权、赵孟頫,更何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凭什么颜真卿排第一,好多人表示不同意,如果说按照成名时间排列,大家估计都没意见,但是将颜真卿排第一肯定有争议。
小编也认为,颜真卿的书法贡献很大,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创新者,但是能不能排在第一呢?真的不好说,那么为什么要这样的排名呢?这个排名是某个颜粉拍脑袋排出来的吗?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这样排名,和科举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科举考试都要求字迹工整、规范,当然如今的考试也需要满足这点,但是现代考试如果不满足工整、规范,只会影响考分,并不会像古代科举考试那般,直接失去竞争机会。所以古代学子为了考取功名,就会在书写上下很大的功夫。
当然,凡是楷书都能够做到工整、规范,但是颜体的优势是容易做到“占格”,而为了控制全篇文章字迹大小,“占格”非常重要,所以学子们都会先学颜体,就是练习“占格”。
“占格”其实就是视觉感受,比如把口和国放一块写,如果写的一样大,口就会明显的感觉比国大,这是一种视觉错觉,这个需要训练,训练书写者能够把不同笔画的字写的大小一致。
书法史上称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为“楷书四大体”,他们的楷书成就非常之高,又各有千秋。本人认为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唐朝颜真卿(颜体),原因有以下四点: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将“外拓”笔法应用于楷书当中,形成一种开创性的书体被称为“颜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东方朔画像赞》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
从五十岁后至六十五岁,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其后接二连三地被黜,使他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颜体”形神兼具,日渐成熟。代表作品如《金天王庙题名》、《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碑》、《颜含大宗碑》、《重建颜含碑》等,将前期的“颜体”反复锤炼,炼形炼神,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从而神形兼备,终至成熟,一扫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变法出新意,雄魂铸“颜体”。
在六十五岁以后的十多年中,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日日有进境,碑碑放异彩。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碑刻中,老辣之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在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的风神和豪迈气度。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具有深厚基础者,都喜爱颜体书法,都能从颜体中汲取丰厚养分。无论其楷书《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还是行书《争座位稿》《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历代书家喜爱有加。历代学颜体者,从唐宋以后崛起很多书家。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身体力行,以尽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毛笔字体精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毛笔字体精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