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结构书写规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结构书写规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如何占格?
楷书的占格来讲,一般笔画多的字要大一些,笔画细一些;笔画少的字要小一些,但笔画必须粗重一些,一幅作品中的分量必须协调。土一般要写小一些,不可过大,凸显最后一横主笔。而古首横即为主笔,全字最长的笔画,其余笔画列次。
楷书占格是由楷书的规范性、正规性特征所决定的。占格写楷书有利于强化楷书的整齐划一,庄重典雅,是楷书书写的重要方法。古代书家写楷书,尤其是小楷,通常是占格写的,比如文徵明写小楷多数是占格写。而王羲之、王宠等写小楷却一般不占格。
一、占格写楷书有两表现形式
1、先打格,后写字。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在下笔写字之前,先根据纸张的尺寸和要写的字数,确定书写格子的大小,然后打好格子再写字。古人打格子一般用毛笔,但不好操作,弄不好就会打得粗细不匀。现在有专门的针管笔打格子很好用,我有时也用铅笔打。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打好格子的印刷纸,不仅格子打得均匀,而且一般会用金线、朱线打格,清晰美观,虽然贵一些,但真的好用。
2、先写字,再打格。这种形式多见于魏碑书法,往往是按行列整齐地写好字,然后再用毛笔醮淡墨——也有用淡朱墨的——在字的四周画上格子,这主要是装饰了,打出的格子有时也参差不齐,但却能够制作出碑刻的效果和金石意味。我不写魏碑,也不喜欢这种方式,感觉很乱。
二、占格写字占多大比例合适
占格写字,字在格子中占多大比例是个技法问题。如果字在格子中太满则显得拥挤、局促,通篇下来就感觉不透气。如果字在格子中太小,则显得弱不禁风,小气漂浮,也是不好看的。
我感觉,多数字在格子中占75-80%的比例就是合适的,一般上部稍留出天,下部稍空点地,左右适度留出余地就可以。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要根据字形来确定大小。一般字形大、笔画多的字,可以写相对大、占格满一些,但不要写出格外;字形小、笔画少的字写小一些。
2、楷书一般没法讲究章法。但楷书的章法是可以通过字的大小来调节的,一般一个字的前后左右要避免重复大、或重复小,尽量写得有大有小,参差变换。
3、如果一行或一列中连续出现笔画多、或笔画少的字,无法避免重复出现大或小的矛盾,则可以空格调节。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有时也要提前规划一下才好。
如何理解楷书的结构?
大家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颜体与欧体的结体方式完全不同,颜体讲究横平竖直,而欧体笔画多倾斜。
这其实就代表了楷书结构的两大类型:
1、平面宽结
其代表:褚遂良的《伊阙佛龛》《孟法师碑》及颜楷等。
平画宽结来源于隶书,书写时宜在点画的俯仰、向背、开合、伸缩上下功夫,切忌上下一等、前后齐平、如算盘子一样排列,宜平正而不板滞。
2、斜画紧结
其代表:欧楷、李邕行楷等,大多数楷书皆为此结体方式。
斜画紧结来源于北碑,体势向右上斜倾,中心紧收,四周舒展。书写时虽向右上倾斜,但必有一画将重心拉正,于险中求正。
平画宽结也好,斜画紧结也罢,要统过开合、伸缩、疏密、主宾、揖让、高低等变化,使结字在端庄匀称中体现参差错落之美。
1、角度法。常用于斜画紧结中,凡此类楷书,笔画切忌向一个角度斜。
如何理解楷书结构?
楷书,四体八稳,而今结体都去找初始的北魏楷书。结体不拘形式。
传统从唐法开始,宠爱严谨的人颇众。自由性情属于无本分,喜欢结体的活约。
笔力有别,肥厚妍美结体与瘦硬遒劲结体,也各有姿态。如人胖瘦一般。
肥瘦皆宜,从结体用笔规律,只要筋骨血肉丰富,咋写咋妙。
楷书的结构,一如房子的结体,第一稳,第二美,缺少稳,则失去健,缺美,失去欣赏性。
古人法,今人意,方可有赏价值。趋同别人,只能算是跟屁虫。俗不可耐。
一如文,抄写别人,证明自己不动脑子。
楷书的结构,实际上研究的就是汉字笔画和偏旁部首组合的法则,它包含结构原则和比例关系,而这两者都要符合一定的美学原理。下面具体举例来说明:
以上下结构为例,它的结构一般要去“上下对正”、“左右对称”等基本原则。
1、“上下对正”就是要找准一个字中的上下两部分的中心笔画和中心位置,应该处于竖中线上。如“量”字,上半部分“曰”的中心位置、下半部分“里”的中间竖画,都应安排在田字格的中轴线上。
就是对于左右笔画类似且相互对应的,应该基本上做到左右对称,但不是绝对的对称,如“业”字。
二、“比例关系”,是指汉字各部分构成的长短、高低、大小等比例关系。在上下结构中就具有“上下长度相等”、“上短下长”、“上长下短”、“上宽下窄”、“上窄下宽”等结构类型。举例如下:
用一句比较直白的话来说,楷书的结构就是一个字内部笔画的相对位置关系。
我们总说的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包括其他楷书名家在内,个人揣测各种楷体的区别即在于笔画形态的不同和笔画相对位置安排的差异,从而形成舒朗俊逸、雄浑穆然、轻盈灵动的不同书风。
各体楷书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但毋庸置疑的是不同的结构,展现了不同的“精气神”,其相互间有相同之处,更多的是差异化特点,一个楷书没有好的结构,即使再精美绝伦的笔画,也不可能组合出赏心悦目的字形,这是微观上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一幅书法作品来讲每个字的写法也要与整体相协调统一。为达到这个目的,会对个别字的间架结构进行微调,比如正捺与反捺变化、点与捺的转换、长短横变化等,个别情况下可以对部首位置易位。一是与周围字的环境相协调,二是在静态中求变化,增动感。
整体来讲,不同楷书结构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否则就是美术字和印刷体,这也是当代学楷书最容易被诟病的地方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结构书写规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结构书写规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