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不学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为什么不学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字为什么要从楷体开始,不能直接练行体吗?
古人的楷书,一笔一画彰显了书法的美感,看了有点刚正不阿的筋道与力度!也就是名家说的,那就是法度!我们写字就像我们做人一样,必须根据法度来,不能乱来,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要先学会爬再学走,之后再学跑。哪有孩子不会走就会跑的。所以说,学书法,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书法是静心的,不能急的,哪个书家不是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业余学书法,不想当书法家,只想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修心养性,多好啊!
我年前退休,现在也开始一笔一划地学写字了,前几个月对着字帖写,一直没有大的进步,现在,我通过视频先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忘掉一切杂念,沉下心来,就一定能写好字!
同志们,加油吧!
古人有句话:"学书法先学楷书,楷书先学唐楷,唐楷先学大楷"从中可以看出,练字最好是先由楷书练起。因为楷书是基础,特别是一些基本性的笔法,只有在楷书里,才能得到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虚的理论就不说了,举几个实在的例子
一 比如如何运笔的问题,综合起来,常见笔法大致内容有以下几种:藏锋用笔, 中锋用笔,提笔,按笔,回锋,敛锋。露锋硬笔,翻笔 ,转笔。
其中,书法最基础的起笔。"逆锋起笔"。具体来说有三句话,而这三个规律,只能从楷书一步步学起,"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竖画横下,横画竖下"。不论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历代书法家总结的规律,只有这样起笔,才能有力,写出的字才圆润劲挺。
而由于行书的快写和连贯性,不是说它不能练习这种"起笔法",而是它就没法比楷书更细致入微的学好起笔的基本功,甚至从行书学起笔,容易形成油滑的用笔习气。没有经过楷书训练 是做不到也体会不到这种起笔法的,
二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中锋用笔,如下图
中锋用笔,在运笔时,还须有一定的技巧,清代书法家刘煦载提出“逆入,涩行,紧收” 的观点,这六个字高度的概括了书写的全部用笔技巧。
就是说,入笔时用逆锋,中间的运笔阶段涩行,笔画的末端收笔时使用回锋,这些用笔方法过程,必须一笔一划,就像是分解动作,它只有在楷书里才能得到系统性训练。
如古人说中锋用笔要达到"如锥画沙"入纸三分,如果直接学行书写,在一流动性快速书写时,是很难得到中锋行笔训练,就会留下夹生饭,以后的书写就会容易造成写得飘浮,用笔不到位的毛病。再回头克服就难了。所以强调要从楷书学起。
这些笔法,楷书,行书都会应用到,然而,行书里往往几个笔法综合起来,一笔带过,初学阶段如不认真仔细分辨 ,更本就无从学起,毫无头绪。
三 再复杂一点,行书实际是楷书的复杂化,连贯流动性的写法。它大多数都是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交互使用,如果没有经过楷书的运笔训练,经常会看不出自己到底是在中锋,还是在侧锋,甚至常常写成了偏锋的病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练字为什么要先从楷体练习?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练习书法就像练习武术一样。每个师傅都会教你先扎马步。只有马步扎好了腰间胯都能发力。这样打出来的拳才虎虎生风。
书法也一样。 只有你楷书练好了,知道每一个笔画的来历,笔顺的关系(举几个例子九、必、乃、及、有,尝试着比划一下,看看这几个字,他们的笔顺是咋样的)间架结构如何安排?写出来的字才稳妥,看起来有力量。
当你楷书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后,我建议你练习楷书的同时,结合着行书去练。这样写出来的楷书才会灵动,否则的话太过于死板。
如果你刚入手就开始练习行书。没有一点楷书的基本功。那样写出来的字就会有一点“飘”,注意这个飘可不是飘逸。
如果有人告诉你行书是楷书衍化过来的。所以先练楷书。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按照他这个逻辑,楷书是由隶书衍化过来的,隶书是由小篆过来的,小篆是由甲骨文衍化过来的,如果我们先练楷书的话,是不是需要先从甲骨文练起?答案是完全没必要。这里我要推荐的是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不学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不学楷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