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行书字体结构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毛笔行书字体结构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的结构是不是为了保持笔画之间的贯通而改变了位置?初学者,不懂,该怎么学?
不论哪一种书体,连贯都很重要,承上启下。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都要有个遥相呼唤感应才能更好看。
不过呼应有些不明显,像楷书,楷书的笔划结构一般不连线,但是如果你仔细观看,就会发现有个虚连贯,有些位置笔划,上笔和下笔之间,如果你用笔在两之间连起来,你会发现,他们是相连的,只是没表现出来的。
行书就是加快书写速度的楷书,就是把楷书笔划之间的虚连线实体化而已,草书更不用说了。
行书结构位置的变化有很多情况,主要是为了生动、活泼和变化。当然,题主所说的为了保持笔画之间的流畅贯通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1、左部变成头部
如下图《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中的“峰”字,左右结构变化为上下结构,原因之一是为了保持笔画之间的流畅贯通,“山”字最后一笔和下部的起笔完全重合了。
2、左部变成下部
如下图“鸭”字行草书,明代王宠、祝枝山多用这种写法,左右结构变化为上下结构,原因之一是为了保持笔画之间的流畅贯通。相比较而言,这种写法常规的写法流畅多了!
3、头部变成左部
如下图文征明行书中的“岸”字,上下结构变成可左右结构,其中原因不一定是为了保持笔画连贯,而是为了追求变化。
行书的结构要遵循哪些原则?
行书结体灵活多变,姿态飘逸。既不像楷书那样工整拘谨又不像草书那样粗狂难以辨认,介乎于静与动之间的,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欢,著名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1.行书务求活泼美观,气脉贯通字的点画,一定要能互相相让,互相照应,使其相称,使其调和,才能美观。极尽神情顾盼之妙。
2.疏密相间相映成趣邓石如所谓“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3.以欹为正平中藏奇以欹为正是行书结构的又一特点。行书往往打破揩书横平竖直,端正平稳的严整性,在欹侧中取得平衡,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4.书法字体结构规律原则。
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笔画如何组合才能美观,书法的结构往往就文字的结构规律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做合适的艺术安排。这些艺术规律有疏密、虚实、欹侧、匀称、和谐、聚散、呼应等。书法的结构是根据这些规律和技巧表现文字的形式美,给观者以丰富的美感、情趣,借以引起无穷的意境和趣味。
5.用墨方法
墨法也是书法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墨的方法有:浓墨、淡墨、干墨、渴墨、湿墨、枯墨、涨墨等。并在书法创作之中,浓淡互用,笔画之间,彼此渗透产生丰富的意趣。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行书的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与楷书有很大的区别。学好行书就要掌握其结构特征开始,一些书法爱好者不明白这些道理,把楷书的笔画连写起来就以为是行书,那样写出来的字味同嚼蜡。
如《宋 · 米芾 · 德忱帖》“常”字上半部分疏朗,留白很多,下半部分紧密,留白极少,形成鲜明对比。
如《宋 · 米芾 · 伯充帖》中“难”字的起笔两点:
如《晋 · 王羲之 · 如常帖》中“淡”字笔画明显左重右轻:
典型的如《宋 · 苏轼 · 黄州寒食诗帖》中的“死”字:
要学习行书的结构,必须在楷法圆熟,用笔精到,功力深厚的基础上,才能在笔势的管束下,产生出万千变化而又合乎情理的结构。
其基本原则如下:
1、奇正相错
奇,即体势欹侧,跌宕起伏,参差纵横;正,即体势端庄,重心平稳,疏密匀称。行书要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相互穿插,既不可一味求正,也不可一味求险。
2、疏密得宜
重叠的字忌过长,横叠的字忌过阔;独体字难紧密,合体字难宽疏。等等。疏密要通过用笔的长短、开合、伸缩、大小、肥瘦、藏露等方面来表现。
3、参差自然
字体结构,最忌犯平行、齐头、板滞、单调等毛病,所以行书的点画和偏旁部首要有变化、要有主次,比如横竖画多的字,主笔宜平宜直,次笔则拱向主笔。
4、随机变化
行书结构的变化,一是笔形变,二是字形变。比如《兰亭序》中二十多个“之”字的变化。
书法的结构和特点?
1、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2、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4、行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行书字体结构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行书字体结构讲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