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样学写硬笔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怎样学写硬笔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写篆书用什么样的笔?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
问题:写篆书用什么毛笔?
我平时都是一支毛笔写五体的,从来没有分过那种毛笔写哪种字体。
这个和一开始的训练有关系,我一开始学习就很少关注于毛笔,以至于现在拿起毛笔就写,多少年的秃笔也用。平时也用一些学生剩下的笔。拿起来就写,写成啥样是啥样,不计工拙。
所以不必去刻意追求用什么样的毛笔,你要去适应毛笔,而不应该让毛笔去适应字,你现在是练习阶段,练习的就是你驾驭毛笔的能力,什么样的毛笔你都能掌握,才是真正的理解了用笔,学会了用笔。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到处给人题字,他就用了一种他自己定制的毛笔,把毛笔的尖剪掉,写什么字都把笔当刷子刷,写出一手工整的美术字,这就不是书法了,没有了用笔,他也掌控不了真正的毛笔。
毛笔和书写出来的风格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在训练阶段你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笔,所谓善书者,不择笔就是这个道理。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写篆书用什么笔。我的体会,如果你有一定基础,那最好选长锋羊毫,能磨出真功夫,能写出有质感的篆书;如果你初学,就选羊毫居多的羊兼毫。为什么要这样,下面从古代大家的所用笔,篆书的笔画特点,还有训练出控笔能力这几方面点来介绍一下。
一些写篆隶的大家所选毛笔多是软毫,我们知道,毛笔分硬毫,软毫,兼毫三种。纯粹的软毫笔古代就有,并不是现在有些人说的明清以后才流行的,如萧子云用胎发做笔,胎毛比羊毫还软。纯羊毫笔特点是行笔富有变化,趣味横生,有独特的意趣。
尽管硬毫容易得其骨,软笔容易得其肉,但书法大家功夫深了,一样会游刃有余,如清代刘墉字肉多骨少,都认为他用羊毫,其实使用的纯狼毫;当代林散之作书,用笔劲键,他却用得长锋羊毫。还有清代书法家王伯弓《卷庐随笔》记载,擅长篆隶的“包慎伯,何绍基,吴谦之诸君,实用羊毫临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篆书大家萧娴先生,她一生对篆隶喜爱之极,甚至把她的书斋命名为"三石一盘斋”,即《石门颂》,《石鼓文》《石门铭》《散氏盘》。她用得也是羊毫笔。这些大家,择笔很讲究,所以也是试过了狼毫羊毫不同特性,最后才选定的羊毫这类软毫笔。
其二主要是羊毫能练出篆书的笔力,笔贵瘦硬始通神,悬腕悬肘写篆书,林散之老说“软笔才能写出硬字”含义就是说笔是软的,但富于变化,能写出多姿多彩的笔势,但却很难控制,特别是初用羊毫,苦其肥钝难写,手不能自主,这个时候,就需要书写者极力通过手腕肘部的操控·。才能掌握运笔的精准度,也就是要下更大的的功夫,才有效果,这样无形中通过长期训练,一般练习三个多月,基本就能达到对羊毫的掌控功夫,这时候。再用硬毫写篆书,明显感觉到羊毫写篆书的表现力,要优于狼毫许多。
同时篆书需要写出饱满,圆润的墨色,就必须要毛笔一下蘸更多的墨汁。羊毫特别是长羊毫,就要比硬毫更能储墨。可以保证你一个或几个字流畅的写下来而无需蘸墨,易使行气饱满不断。尽量保持线条的气韵和流畅性。
最后再介绍一下各地方毛笔的主要长项。一般来说,选笔是有地区特点的,常见的宣州笔派以制作硬毫为擅长,湖州笔派以制软毫见长,北京笔派则以制作兼毫为优秀。我们选笔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选好自己钟意的毛笔。
说到笔的使用,总有人提到“善书者不择笔”。当然,你让猛张飞扛着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他照样可以杀敌。
但问题是,一则,翼德使起青龙偃月刀,肯定不如丈八蛇矛顺手;二则,并非所有人都能玩得动关公的大刀。
毛笔也是如此,一是只有书写水平很高的人才能做到不择笔;二是一个人肯定有自己使用最顺手的笔,其他笔虽说能用,但肯定不如拿手的使用方便。
就制笔工艺而言,羊毫笔的成熟在清中期,换言之,清以前尤其秦汉唐宋的书法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硬毫书写的,也就是说,清以前的篆书都是用的硬毫(狼毫、兔毫等)。
羊毫出现后,人们逐渐发现,不同的书体使用不同的笔更好写。大致而言,狼毫适宜篆书、隶书、楷书,羊毫适宜行书、草书。
讲究中庸的中国人很聪明,继羊毫之后,又发明一种兼毫,以狼毫居中作柱,以羊毫四周围住作披。兼毫兼具狼毫的弹性与羊毫的柔软,故它是个“万金油”,适合各种书体。
当然,上面说的是基本原则,具体到不同的书家、不同的字体,又会有差异。
比如写“二王”一路的小行草,使用狼毫,能充分利用其弹性,产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变化。
又比如清代的邓石如,擅用长锋羊毫作篆书,他以隶书、楷书的笔法入篆,写出有别于秦篆的趣味,打开了篆书的又一扇门。
回到题目,就目前你的情况,建议你使用兼毫。如果你以后想学清代篆书,可以尝试羊毫。
写篆书该用什么笔,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用笔习惯,不管用任何笔,所有的新笔对书者来说都有一个磨合期,一般情况,一只笔在用过四到五次之后,都会逐渐适应。就毛笔柔软度、弹性、及吸水能力等因素,都存在一个弹性空间,这个空间让书写者的书写会迅速进入状态,不同水平的书法家对笔的把控能力不一样,书法***会通过每次的蘸墨量、及行笔时的速度,让手中的毛笔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也就是说,你的书写能力越强,你反而对笔的性能要求越低,高手的技术和经验,足以能弥补毛笔因使用不同材料而带来的影响,而且使用不同的毛笔有时会写出另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坚持写篆书不要规定具体使用什么材料的笔,你自己用着舒服就是好笔,其实我倒觉得毛笔定下来以后,使用什么纸来配合你的笔,从而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可能要更重要一些。
写篆书一般多用中锋行笔,中锋用笔写出的线条饱满而挺拔,轮廓光滑平整,你想写出有弹性的线条,取决于你执笔的技法,你若熟知用笔技巧学会中锋用笔,选择什么样的毛笔并不影响你的作品。只不过,你如果用宣纸,必须考虑软硬笔的吸水性。一般硬毫吸水量少,软毫吸水量少,而兼毫吸水量适中,若你是初学选兼毫比较容易把握。一
客观地讲,硬笔初学者容易把笔画写细,很适合从《泰山石刻》入手开始学习。软毫初学笔画不挺拔,若你又偏爱羊毫,可试着临大篆《大盂鼎》,等你熟练地学会用笔后,你可以用任何毛笔写出各种风格的篆书。
毛笔除按材料分软硬兼毫外,还以笔锋长度分为长锋、中锋、短锋,写出的笔画也各不相同,一般初学者宜用中锋或者长锋。除此外,笔有粗细之分,你可根据临帖字体大小灵活选择大小号毛笔。切记小笔不宜书大字,若想潜心学书,当备齐各型号的笔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你若是初学者,可选择常用练习纸——毛边纸与元书纸,易于控制黑水让你熟悉墨法,提高你的学习兴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学写硬笔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样学写硬笔小篆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