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钟繇独创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钟繇独创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钟繇书法什么字体?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汉末的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请问初学书法,从他的楷书入门可以吗?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曾官至太傅,故亦称“钟太傅”。他学书法如醉如痴,自云:“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笔法》),故其书法成就极大。尤其是他的楷书,集东汉民间书法之大成,开晋代楷书之先河,传世楷书名迹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古稚生动,确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绝无后世楷书因刻意求工而出现的板滞。唐张怀瓘《书断》列其隶书、行书为神品,八分、草书为妙品。评曰:“太傅虽习曹(喜)、蔡(邕)隶法,艺过于师,青出于蓝,独探其妙。”称赞他的楷书:“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因曹操下令禁止立碑,故魏国传世碑刻不多,主要有《公卿上尊号碑》、《受禅表》、《孔羡碑》、《曹真残碑》、《范式碑》、《三体石经》等,其中前四碑或传为钟繇所3i,书法寸《熹平石经》近似,应是当时的铭石书体。书法艺术价值最高的是《范式碑》,翁方纲谓此碑书法“于劲利之中出以淳朴,而顿挫节制,神***煥发。”
钟繇、王羲之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今人学习书法应该接受正规的书法教育,既进入正规的书法学校或有资质的书法教育工作者专门指导。至于使用什么样的法帖,如钟王鸥颜柳赵,我认为都是可以的。
首先,初学书法一定要长时间临帖,多临少创,先读帖再临帖,临完帖再读帖,做对照,然后背临、再对照推敲,反反复复地重复读帖、临帖、背帖。这样日复一日、熟能生巧,直到把一个帖背着能临得很像了,再来找一首唐诗集字来写,熟练后,再背临。临帖过关了,再临创结合。下一步是再选一本上帖取法追溯的帖去研习。入门步骤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部就是加强肌肉记忆、大脑记忆、手眼笔的协调与均衡。就和高手射箭一样,瞄准了锁定目标,蒙着眼也能射中靶心。
当然,能找上专业的书法老师,手把手做指导是最好的,线上的教学就打了折扣了。
初学书法,先学会平正、规范,结构的对称、均衡、横平竖直这些观念还是要熟练掌握。从规范的入手呢,是比较适合。一路是王羲之流派,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赵孟頫、文征明、王宠等;另一路是颜真卿,以多宝塔为主。
个人认为,从元朝、明朝书家入手也是个思路。唐楷法度过于森严,男性朋友比较适合,女性朋友还是以王宠、灵飞经、欧楷入手,会对书风感兴趣,愿意去学,而且适合写小字,比如书签、明信片、请柬、奖章等等,就是能派上用场。
字的大小呢,是先练大字、五公分~七公分的中楷、大楷,写熟练后再写小楷,其实蝇头小楷更实用,能在1.5公分的格子里写小楷,基本功都不一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钟繇独创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钟繇独创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