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米免费字体行书软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小米免费字体行书软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米友仁书法与其父亲米芾相比如何?你怎么看?
米友仁,米芾长子。早年以书画知名,工书法。其书法影响虽不逮其父,但如王、谢子弟却也自有一种风格。
米友仁书法几乎是亦步亦趣地学其父,但没有其父精道。
米芾书法成就是用笔与结字。用笔可谓是在纵擒自如的技巧之中抑扬搓转(刷字)。结字上造型险峻而不失流畅。可以说米芾用笔结字之精妙在其之后几乎无人超越。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是宋四家里最具争议的人物,但是作为书法家、画家他颇具个性的作品是无可争议的,米点烟雨无疑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作,最近发现的失传的米芾《鲍参军舞鹤赋》极具***和饱满的情绪,运笔狂放而且字的间架结构气势磅礴。
米芾人格上争议很大,毁坏了许多珍贵的国宝级的书法作品,如褚遂良临《兰亭序》、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珣《伯远帖》、戴逵《观音像》、六朝《英布像》、曹不兴《如意轮图》、韩干《马》、黄筌《牡丹》、徐熙《石榴》等被称为民族罪人。
米友仁,南宋时人,系北宋书画家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书法绘画与父米芾并称“大小米”。深得宋高宗的赏识,承继了他父亲“米氏云山”的表现方式,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而见称。书法绘画上基本与他的父亲的风格一样,也可以称为很有造诣,但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缺乏饱满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只能说他是一个继承家学的、不错的书法家而已。但他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是其个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些不可磨灭的成就。
米芾的《鲍参军舞鹤赋》(选择了几个片段)
米友仁原名尹仁,字元晖。米芾的长子,世号“小米”(不是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哦)。他的书画得到的是家传,南宋时是宋高宗的御用书画鉴定专家。
黄庭坚曾经有寄语米友仁“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的诗句。米元章(米芾)米元晖(米友仁)父子同用一个“元”字,是与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皆有“之”字命意相同,因此米芾欣然接受。
米友仁书法虽然尽得家传,但是因为他本身的兴趣点更多的是在绘画方面,对于米家的绘画云山墨戏有所光大,而书法与米芾相比确实差距很大,不免坠其家声,辜负了父亲和老一辈书家对他的期望。米友仁因为喜欢绘画的缘故,作字也多用羊毫,因此笔力显得软弱。而他的书法天赋本来也不如他的弟弟友知,再加上赶上乱世的流离,使得学书的环境和条件跟老米都不能同日而语。
按理说米友仁天天跟父亲在一起,应该能被老米学书的勤奋所感染,但有时候还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想到这种感叹发生在老米家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老米对儿子有点溺爱,对于儿子一点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友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段有意思”,因此在对儿子的点化方面下的功夫不够。还教唆儿子学书法只要学的像老子一样就好了。看来不是每个好书家都能成为一个好父亲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书画史上有不少父子画家或是父子书法家的组合,比如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还有米芾和米友仁父子。米芾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大书画家,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性格都是那么的突出和耀眼。以至于虽然他和长子米友仁并称“大小米”,但很显然大家通常都会把目光放在父亲米芾身上,而有些忽视米友仁。
不过,这确实不只是米芾光芒太盛的问题,米友仁在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确实跟其父有比较大的差距。米氏父子和王氏父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他们都是会常常被人们谈论。但是王氏父子之间在书法上的成就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差距的,这就与米氏父子有很大不同了。尽管如此,小编还是想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米友仁,毕竟他也是书画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员。
米友仁是米芾的长子,字元晖,小名寅哥、鳌儿,黄庭坚戏称他为“虎儿”,还写了一首“我有元晖古印章,印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的诗给他。作为大书画家之子,米友仁的书法和绘画皆承家学,早年便以书画知名,南渡后备受高宗赏识,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和父亲的“狂”不同的是,米友仁还是会迎合上意的。由于他也是收藏家、鉴赏家,所以高宗有时会命他鉴定法书,他在鉴定时"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其书法虽不如米芾,但也别有一种风格。在山水画上,米友仁发展了米芾的技法,两人运用"米点皴"的“米氏山水”对文人画的影响很大。
其实,除了本身获得的一些成就之外,米友仁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通过他对其父的研究,尤其是在绘画方面。因为米芾作为对文人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书画家却几乎没有什么画作流传下来。所以人们要想研究他的山水画,就必须通过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米氏山水”的儿子米友仁了,米芾的很多画法和主张都在米友仁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米免费字体行书软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米免费字体行书软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