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俦行书字体设计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俦行书字体设计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蔡京的书法真的能和蔡襄相媲美吗?
二蔡书法之论甚众,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人品书品之争,众说纷纭,前人备述。二者书都是颠峰成就,唯有高山仰止,不敢妄言置评。但人有喜好憎恶,撇开人品之争,单论书美,我爱蔡襄书端庄秀丽之美,更喜蔡京之雄强沉健之风。实在说来,二者书功,难分伯仲,于时于后,确属巨擘之流。
蔡襄 1012一1067,1030年中进士,走上仕途,为官清正.多善政.学识渊博,书法独步当世。 蔡京为蔡襄族堂弟,天资聰颖,熟读经书过目不忘,练就一手好书法,23岁高中甲科第9名进士,徽宗在位25年间.他5次出任首相之职.徽宗七次親临蔡府,赏赐无数,赏他"千里江山图"就不奇怪了。就书法来说,他的字豪健.飘逸.沉着.自成一格。 对他俩书法的成就,一直说法不一.欧阳修说.君漠(蔡襄)独步当世.黄庭坚称蔡襄为翰墨之豪杰,近代启功说:蔡襄欧阳修诸家为一宗,有继承而无发展,苏黄为一宗,不受旧格牢宠.大出新意而不违古法,二蔡(蔡京.蔡卞兄弟)米芾为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遒劲中见姿媚,此一宗在宋人中实属巨擘。 一直以来有代表宋书法成就的苏黄米蔡之说'苏轼.黄庭坚.米芾均无疑义.蔡是蔡襄还是蔡京争论较大.有人认为古人看重年齿排辈.若是蔡襄.则应排为蔡苏黄米,而把蔡排最后,应是蔡京无疑.许多人不接受蔡京是因宋史中把他列为宋十八大奸臣之一.名声差,还有人认为苏黄米蔡不是按年齿排辈.而可能是按四声排法,读着顺口。其实我觉得既看法不同各有道理.不必强求.就是五个人又怎么样.宋时字写得好的人很多.当时没有四家之称.最早也是明朝才有此一说,有了四家一说.四家受关注.其他的忽略了,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海上四家.民国四家.四大名旦,都喜欢用四.其实不是峰顶上正好四个人.峰上还有很多人.在关注四个的同时,不忘关注其他人。
蔡襄书法两幅
蔡京书法两幅。
谢谢邀请回答这问题。单就书法艺术水平而言,《蔡京书法真不亚于蔡襄》
上图蔡京书法
蔡襄书法
二人书法同系二王系列。京重夸张多变,奇侧多姿,襄重宽博自然,老成持重。京提按上扬,襄连绵下顿。京爱作态,襄重稳健。这些都不碍艺术的表达,皆个性使然。
何故京书不传,襄书流布。此则人品高下之所然也。故书法重德,以德为先。若道德低劣,人性丧失之徒,纵使笔墨不减元常、二王,亦俗人耳。故学书先做人,从艺先修德,方能大行其道也!
蔡京官居太师,六次拜相,可代宋徽宗批奏章。书法造诣胜过蔡襄。但古人评论名人,先看人品。故此,把持朝致多年,四奸之首的蔡京落选宋四家,被蔡襄取而代之。宋徽宗治国无能,艺术造诣眼光遥遥领先。
问题:蔡京的书法真的能和蔡襄相媲美吗?
蔡京无论在书法还是在书法史的地位上都不和蔡襄是一个档次的。
1、北宋初年,《淳化阁帖》这本集二王书法大成的书法字帖出版,是中国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法帖,在没有字帖印刷技术的时代,这无疑对于书法的推广有很大好处,一时间民间也开始学习二王书法。
2、由于宋太祖本人也喜欢二王,再加上科举考试的推动,“趋时贵书”开始流行,这种书体其实就是王宫大臣们喜欢的字体。造成整个北宋初年,书法处于保守状态。
3、到宋仁宗时期,书法开始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趋时贵书”,另一个就是脱离了实用性和贵族书风影响,纯粹的文人式把玩的书法,其中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欧阳修,另一个就是蔡襄。
4、蔡襄开始也学习时贵书,可贵的是他能从其中脱离出来,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以颜体融汇晋唐的独特风格,即严谨又不切法气韵。在北宋初年的书坛可以说独树一帜。
5、蔡襄对于法度的肯定,对于唐代书法的推崇,是对有《淳化阁帖》带来的萎靡书风的一种拨乱反正。对后来尚艺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就是他的地位所在。
6、蔡襄对唐代书法的发掘,只要是对于颜真卿书法的推重,颜真卿当时并不以书法名世,经过他的宣传,颜真卿书法开始被重视,并切影响整个宋代书坛。这也是他的地位所在。
7、蔡襄的崛起,对于书法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他被称为宋代尚艺书风的开启者,被列入宋四家也是合情合理的。
8、有人认为应该把蔡京列入宋四家,主要是因为蔡京的书法更加符合尚意书风。但仅仅如此,并不能影响蔡襄的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俦行书字体设计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俦行书字体设计方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