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新手推荐字帖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新手推荐字帖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毛笔书法最好学楷书的哪个字帖啊?
推荐:1.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严谨、端庄,被誉为“欧体”。《九成宫醴泉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学习楷书的经典字帖。
2.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雄浑、端庄,被誉为“颜体”。《多宝塔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学习楷书的经典字帖。
3.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刚劲、秀丽,被誉为“柳体”。《玄秘塔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学习楷书的经典字帖。
想学习书法,刚开始应该练习哪个字体?
首先从问题中分析提问这个问题的应该是新手还没有入门,建议的话先去了解各个字体的起源代表作以及字体的特点。而不是直接选择或别人建议。最好是先从正书入手,基础就是先学好字体的笔画框架结构,也就是临摹这种字体。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了解清楚要选择的字体,自己感兴趣的字体,这样才不会枯燥无味。基础打好了才能更进一步学其他字体。很多书法家都是由楷入行最后入草。也有很多是由隶入草,魏碑入草,这些都是先从基础做起。不过我个人认为书法是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很多人也是急功近利基础没学好就学习行草或是走捷径,最后也弄得笑话百出。
我是从唐楷欧体入手,欧体就是唐楷中的一种。主要以临摹欧体为主,中间也临摹曹全碑、篆书和雕刻。虽然学习的时间不固定,忙于工作但是一样会有很大的收获。工作中也是因为一手好字而被更多人认可。
想学习书法,刚开始应该练习哪个字体?
我们现代的书法,从六七十年代开始起,就被“书体”所误导。把古人的学方法变成了学书体。以至于今天的书法写像被骂书奴、字匠,写不像挨骂江湖体,丑书。左右都不是!
书体,有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我们现在的认识是欧体、颜体、柳体、赵体。以人的姓氏来命名书体,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以某人的书法来讲,是他的用笔体系所代表的书法风格,只是书法风格中的一个流派。比如说,欧阳询书法风格,是包括了他的楷行隶草篆在内的。指的是他的用笔区别于其它人的用笔。
用笔,是笔法的组合。笔法是单一的运笔动作,它是不能完成完整的笔画书写的。一个笔画需要多个笔法的组合才能完成。笔法组合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书法风格流派。在我的专栏《从楷书迈向行书的密钥》和《小楷精品灵飞经》中,有专门的笔法视频示范教程。学习书法,就要从笔法开始。
笔法并不分欧颜柳赵还是楷行隶草篆。全部都一样。笔法学会了,剩下的就是组合的问题。你喜欢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就以他的字帖进行临摹学习,喜欢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就以欧阳询的字帖进行学习,赵孟頫、柳公权等等。你有了笔法的基础,临帖时才知道下笔的方法。如果我们一点笔法基础都没有就开始临帖,笔从何下都不知道,长期的在错误的方法上学习,结果,错误越练越巩固,最后成了习惯,想纠正比初学还难。
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完整的学习楷书、行书、草书的一体化系统。和现在的楷书写的很好却不知道行书、草书的写法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教给大家的是笔法而不是书体。笔法学习很轻松,它可以自由的任意组合。而字体的学习是有尽的。最多能够达到相似。而每个古代书法家的作品都有不同。一是他们各个时期的书写,另一个是刻工的手艺不同。好不容易模仿像了《九成宫》,面对欧阳询另外的《皇甫君碑》,体势又不同了。写来写去都是在模仿,很难形成自己的风格。遇上心浮气躁的人,一心想着创新,把学到的一点点家底全部抛弃,狂怪狰狞的书风由此而生。
书体临摹,只是我们用来借助于学规矩的手段而非目标。先学会笔法,继而临帖学习结构,进而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秩序不能颠倒。很多学习者就是连笔都还没拿稳,就去追求风格,岂不谬哉!
对于完全没有书法基础的人,个人建议从隶书入手比较好。不建议初学者从正楷入手,这里说的正楷是指唐朝及以后的楷书,尤其是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如果不是特别有兴趣,也不建议学习篆书。对于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比较好的学习顺序应该是隶书、魏晋小楷、行书。如果天赋比较高,也可以从魏晋小楷入手,然后直接到行书,最后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就功成圆满了。
很多小孩子从正楷大字入门,其实是错误的。这个传统应该是从清朝传下来的。那个时候有意考取功名的小孩子都是悬腕提笔,每天必练好几个时辰的大字。但是现在时过境迁,毛笔字已经不再是升学考试的必备利器了,而是变成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我们学书法的目的变了,方法也得变。
很多人一直有个错误的认识,以为正楷是基本功,写好正楷才能写好行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楷其实是高级功夫,而不是基础功夫。正楷是中国书法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对中国汉字的定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书法家运用毛笔以及字体结构的掌握有着极高的要求,不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是没有办法掌握的。而且正楷的笔法与行书的笔法以及结体并不一样,你写习惯了正楷,写行书的时候还得再改过来。
事实上,行书是在正楷之前就出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正楷还没出现。但是魏晋时期小楷出现了,而且小楷的笔法与行书相通,是练习行书之前必练的基本功。
隶书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比较好掌握,也容易学得像。隶书的笔法没有那么丰富,基本上就是蚕头雁尾,起笔时回一下峰把头裹住不要露棱角就行了;收笔的时候慢慢收,不出峰就可以。隶书整体行笔平稳,起伏不大;结体特征明显,呈扁平状,相对也比较随意,没有楷书那么严谨。
对初学者来说学习隶书,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抓住字体特征,把主笔画写好;二是笔笔送到,每一笔的起、行、收都做完整,不要仓促,要体会毛笔“咬住”纸的感觉。隶书有两本字帖适合初学者,《石门颂》和《曹全碑》,前者更粗放,后者更秀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新手推荐字帖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新手推荐字帖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