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字帖入门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字帖入门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自学行草书法?
书法的学习,无外乎就是临摹,没有老师指导,自学也是可以的,当有了一定的楷书基本功,就可以着手进行行草书的练习。
首先要根据自己楷书的书写特征,去选择一本较相适宜的行书字帖。行书书法不过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加快了书写速度,增加了上下笔之间的牵丝映带,血脉流畅。
行书讲究计白当墨,疏处可跑马,密不使透风。结字奇侧取势,险中求稳。用笔飘逸中带遒劲,灵动里有沉重,绵里裹针,外秀内雄。
草书的练习,原则上应在行书书写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后方可进行。草书书法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草书有专门的草写符号,(可参考于右任标准草书法,)在行书的练习之余,也可学习草书的认知,为接下来的草书学习埋下伏笔。
如今网络时代,有关书法的视频教学数不胜数,可结合自己学习书体选择参考。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正在学习之中,欢迎讨论,下附临书,敬请指正,谢谢!
如何自学行草书法?
根据我10多年教学实践,我建议从王羲之的字入手,具体从这三个方面去操作:
第一、结合王羲之的手扎,练习笔法。
王羲之的手扎比较少,就那几个行书如《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初月帖》等,专注点比较集中。
具体训练方法,以笔法为目的,可以把这几个手扎复印放大,先描红到临写,整体感知训练;
再精挑20个左右的字,以横画、竖画、撇画、捺画、钩画分类,细心揣摩,起笔时的切、顶、压,转折时的提按、翻转,以及结尾时的提按,顿挫揉回等动作。
第二,结合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练习字法。
用笔和结字是古人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圣教序》解决了王羲之其他字帖中字量不足的弊端,在具体训练上,***取先局部再整体的方法。
局部训练指把字进行分类:
1、按偏旁部首分类,右边的偏旁反文旁、立刀旁,左边的偏旁如单人旁、绞丝旁、提手旁、土字旁、牛字旁、王子旁等等;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无论真,行,草书。
我也是自学书法,现在一年半有余,虽没有取得大的进步,至少比以前好了些。就以我亲身感觉来说说习书该注意哪些地方。
一 坚持,每天写会儿。
二 临帖。是为重中之重。怎么临呢?临什么帖呢?这都是初学书法者要面对的问题。1.找本自己喜欢的帖子,适合自己笔法的帖子,尽量久远点的名帖。如果没有楷书功底,还是建议先写写楷书,以便更好掌握字体结构。2.对照帖子临习。先读帖。习看帖子的笔法要点,行气,思考古人笔的走位及运笔。然后临帖,还追求写多少字,但追求字的形体相像。先形体,再神韵。3.临完后对照。看自己的和帖子哪里不一样,找感觉,对照纠错。
三 再坚持。
自学行草书法,最好具备较好的其它字帖的书法基础,如楷书,行书或隶书。基础越扎实,对行草类书法的学习越易进。理解起来困难也较少。因为掌握了书法的基本的技法,在转入行草书法的学习过程,可以在一方面通过读帖分析行草书的技法外,可以把注意焦点放在记忆字形和偏旁部首方面。
学习行草书法与学习其它书体一样,需要临帖和读帖。并且还要具体分析行草书自身的特点:
一是偏旁部首的减省缩略符合。如绞丝的连写符号等,还有草书的一些符号化的偏旁部首。
三是要正确理解行草书每一个符号化的符号的减省连写的形态,知道其形成的源。否则就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四、了解行草书的章法特点。
初学行草书建议选择的字帖:
《集王圣教序》、《草诀歌》、《十七帖》、《淳化阁帖》还有章草类字帖。
谢邀请!
无论是学习哪种字体的书法,特别是自行学习书法,都离不开临摹书帖。
自学行草书首先要结合自己的书法基础,如果是有一定书法基础的练者,最好从行书的各种笔画、线条的变化、结体时的转换方面进行练习,行草书的变化比较多样,字的变化风格可以在一定的书写规律之下形成,在掌握了笔画线条等基础后,字体的结构神韵全靠自己用笔去挥写。
学习行草书时要特别观察书帖,特别是名家古帖之中强调的章法,可以单独临摹同一个人的书帖,将基本的特点进行充足的消化,经过长期的学习以后,让自己的行笔技法、笔法稳固。
哪位老师,推荐一下比较好的行草字帖,或草书入门字帖?
既然这么问了,说明楷书基础已然打好,但是问题需要修正,你应该想问行书和草书,而非行草。既是为了入门,那就纯粹些,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并不利于你的学习。
看到不少人推荐一堆名家字帖,殊不知有些并不适合入门,一上来就学《书谱》没几个能写好,书法要讲究循序渐进。以下来自《书道拍案惊奇》推荐的行书和草书入门字帖(行一草二),仅供参考。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这是被历代公认的行书入门最佳范本,虽然是碑刻,上面的字的确来源于王羲之。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
碑文选自王羲之各帖,功夫深的人会发现,如知、趣、或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且勒石、镌刻皆当时高手,故此册成为历代书家学习王字的最佳范本。
刘熙载《书概》评曰:“《怀仁集圣教序》古雅有渊致。”康有为则赞曰“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尽管有“结体无别构,偏旁多***借”之疵,但微疵不足以伤其大雅,在王氏书迹流传稀少的情况下,此册弥足珍贵。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遗失,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
我推荐王羲之十七帖。先看帖,不要急着临帖,多看几遍,这个帖子到底好在哪里。从字的大小,提按,长短,正侧,疏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维妙的变化。呼应关系,断连等等。然后再临帖。我也是正在学习阶段。再者圣教序必临。个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字帖入门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字帖入门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