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字体宋徽宗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毛笔字体宋徽宗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赵佶行书有哪些?
赵佶行书有《蔡行敕卷》辽宁博物馆藏,一说为摹本。原本书于1119—1125宣和年间。《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为满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为满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将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称是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传为太宗,实际上乃徽宗真迹。此卷是宋徽宗不准蔡行辞去领殿中省之职所颁的敕书。此敕行间佈白疏朗得体,笔划纤细,写来墨韵流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之势,具有瘦而劲,秀而润的艺术效果。
为什么有人觉得宋徽宗赵佶的行书,《蔡行敕卷》很难练?
我是一人。宋徽宗《蔡行敕卷》确实不好练,宋徽宗因瘦金体太过知名,他的行书和草书练习的人非常少。
先说一下宋徽宗行书《蔡行敕卷》,正文部分如下图。
《蔡行敕卷》行书,纵35.5厘米,横214.6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真伪有一些说法,虽然有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所以有些人认为是宋太宗的字,但内容来看定为宋徽宗的字。此卷是宋徽宗不准蔡行辞去领殿中省之职所颁的敕书。
根据《蔡行敕卷》内文,宋徽宗写得时候不是心情平静的时候写的。可以看到细节。
毫无疑问宋徽宗的控笔能力极强,《蔡行敕卷》也写得飘逸,但是初学者一定学不会。宋徽宗写《蔡行敕卷》是比较快速书写的,而且非常连贯,一气呵成。而且《蔡行敕卷》35.5厘米,一列基本上只有7个字,有些字比较大在5厘米左右。
5厘米大小的行书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并且每个字都不是单独的,字与字之间有连带,难度很大。
一、宋徽宗本人就不太受历代文人喜欢,很多文人都是充满讽刺。
二、宋徽宗的瘦金体,实在太耀眼,没有太多的人注意他的行草书。
世界级艺术***——宋徽宗赵佶(为什么是世界级艺术***,参看拙文《凭什么说宋徽宗赵佶是世界级艺术***—真迹《草书千字文》会说话》)留下的作品并不少,其凌厉俊洒的瘦金体更是得到相当多人的喜爱。虽然站在民族气节和个人政治能力的角度上,历代文人圈儿对这位被做皇上耽误了的超级艺术巨匠评价不高,按照书以人贵的潜规则。
其书法,和很多的文化艺术创造一样,都不是哪天睡醒了突然想到的创举,而是有其源流和个人发展。大唐薛稷从做人到写字都无法传续虞世南“君子如玉”、端秀雅正的二王法脉,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瘦硬通神”、点画刚健外露的书风,再加上“一代教化主”褚遂良的笔路特征,让年少时尚为皇子的赵佶就已经具备了在书法上开宗立派的基础。
他在薛稷、褚遂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点画形质骨骼化、强化行笔节奏、结字重心抬高,以莫大的天才创立了自己的“瘦金体”。集丰神俊朗、端秀雅正、瘦硬通神于一炉,将工笔花鸟画中用于勾勒的“蚕丝线”用于书法,至此,简洁唯美、充满艺术气质的的瘦金体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人。
但是,任何“***巨星”都有粉丝,只不过,赵佶的粉丝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是超级的。金国囚禁了他数十年直到他在冰天雪地中遥望故国、含羞而死,但是金国的皇帝金章宗却被他的书法所征服,做了很多场中国书法史少见的高质量的“模仿秀”。
迄今为止尚存的瘦金书墨宝,除了一部《蔡行敕卷》通过历史考据可以确定是赵佶亲笔,其他作品都无法完全界定到底是赵佶所为还是金章宗有意作伪。那部名震天下的顾恺之《女史箴图》的瘦金体题签,活脱脱就是赵佶亲笔,却被鉴定专家看出“宣和”印的破绽。这金章宗真是太调皮啦,以皇帝之尊来作伪,也太匪夷所思。当然,也不止他一人,宋高宗赵构也曾亲笔伪造古迹千字文赠送臣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字体宋徽宗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字体宋徽宗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