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将楷书字体放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将楷书字体放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楷书,如何提高控笔能力?
学习楷书,最关键的两点,第一是结构要弄准确,第二是掌握好笔墨的控制能力。
楷书书写缓慢,毛笔笔尖柔软,要写出遒劲有力的线条,手的控笔能力大有讲究。
凡学书法,必先执笔,唐代韩方明说,''夫书之要,在于执管'',五指执笔法比较适宜。学写楷书,要提高控笔能力,一定要学会运笔之方法,赵孟頫讲,''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
控笔从手上讲,须要执笔松紧适度,灵活掌控,写大字,宜执笔松,写小字执笔应稍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手腕又僵硬,使转不灵动,张旭总结为''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
写楷书应知晓运腕,''腕力遒时字始工''刚开始写字可用枕腕,后渐进至悬腕,悬肘,初悬腕时,手易颤抖,易疲劳,应放松肌肉,排除肌肉紧张的生理因素,只能通过长期训练,形成肌肉的定型记忆。心理因素,平衡呼吸,心平气和,与手协调一致,***以时日,自然挥洒自如。
本人也是初学书法,总结的未必妥协,请见谅,下附临书,敬请指正,谢谢!
【个人心得,仅供参考】
关于楷书学习中控笔能力的提高,除了勤学苦练没有其他捷径。
勤学,是指认真听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广义老师)通过对别人经验的认真理解,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书写规律。
苦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坚持每天的日课,在练习中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如说技巧,应该在对点画充分理解后,根据不同点画的特点,正确运用不同的书写方式,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用笔错乱的现象。
举个例子,颜体《勤礼碑》中横折钩的用笔方法。
这个图中,起笔按常规逆锋起笔,在行笔中笔锋上提,向右端收拢笔锋,到转折点,略驻锋停顿,然后向右侧斜按(这过程中所使用的提按就是用笔方法),再铺开笔锋,在下端收拢聚锋,左向回锋,最后提笔出锋。
在这个点画的书写中,要尽量使自己的用笔顺畅而富有节奏感,尽量做到笔笔到位。长期练习自然会提高自己的用笔技巧和控笔能力。
个人认为,原大临帖更能锻炼控笔能力,同时多尝试悬肘练习临帖。刚开始可以稍放大(不超过一倍),慢慢再接近原帖大小。通过这样训练,控笔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必须指出的是,放大数倍临帖,其实容易很多,但对已有些基础的人来说,最好别用,原因自己去领悟。
楷书要想很好的控制毛笔,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训练。
首先应端正姿势。身体要坐稳,肩平,头正,脚放稳。身体一定不能东倒西歪。
第二,执笔要稳。
如果是初学者,写字时,可以把左手垫在右手腕下,保持笔的稳定性。
第三,临帖时,一定要速度放慢。
俗话说写字要如同逆水行舟,要如同锥画沙,都是在强调写毛笔字时要”涩”行的书写特点。写的慢,笔画就会相对稳很多。
第四,要保持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是指,笔头的锋始终在笔画得正中间。笔杆相对垂直。使笔杆垂直,笔锋在笔画正中运行。这样运笔,可保持笔画的双边缘都保持平滑,圆浑饱满,有立体感。
控笔能力分三个方面:稳定性、准确性、自如性
一、稳定性
起笔、行笔、收笔需保持笔的稳定性,写出的笔画才能有力度,有立体感。
这需注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要指实掌虚,钩、格、抵、押、擫、捻要正确运用;运笔须腰、臂、肘、腕、指齐发力,全身既放松又紧张。
建议初学者中楷以上一开始就要悬肘,中楷以下至小楷以悬腕书写,强化肌肉控笔能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再以悬腕写中楷会很轻松,枕腕写小楷更不在话下,并加倍灵活自如。
二、准确性
无论临帖或书写作品,控制笔恰当的落点、准确的搭配及收放是关键。
一般临帖只注意笔画的粗细、正欹、长短等变化,而忽略了笔画间空隙的形状变化,建议加强这方面行笔训练,会发现所临间架、位置更准确,与原贴更接近,这就是古人说的“知黑守白”。
三、自如性
除了以上稳定性与准确性外,我们书写时还须能充分控制运笔的自如度,能在各种环境下书写自如。建议经常站立书写或把纸张挂于墙上训练。
练书法楷书选什么字体好呢?
学习楷书,宜循序渐进,建议先学一点基本笔法,可以从永字八法入手,研究侧、勒、努丶趯、策、掠、啄、磔诸法,这是构成字形结构的基本要素。
字体的选择,宜从唐楷入手。唐楷法度严谨,规律性强,宜于初学。
至于碑帖的选择,可根据自己的个性丶气质丶爱好选择,不强求一致。
但我们要注意,每种字体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劣势。欧字骨力强健,但易滑入板滞;褚字实用流动,但易滑入浮薄;颜享肥劲丰腴,但易滑入臃肿。等等。
初学者在选择不同碑帖时,要抓位其本质特点,择善而从,从变幻迷离的形式中找出内在的具有共性的东西,方能以一驭万,知常达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楷书入门,常人一般是从唐代楷书开始,唐楷比较规范化。但是唐楷书的笔画当中增加了很多程式化、装饰性的笔画,有时写起来感觉用笔不够自然,估计这也是题主不喜欢唐楷的原因吧。
那么楷书写得比较有韵味的,一种是写晋人王羲之与钟繇楷书;一种是写魏碑。这两种艺术性比较强,唐楷实用性比较强。我认为初学比较好的是写王羲之的楷书。
“书圣”王羲之的楷书,历来被奉为神品,是欧、颜、柳、赵四大家的师祖。《寒山帚谈》指出:学楷书而不学晋楷,就学不成楷书。当然,学王羲之楷书的难度要大于唐楷,这是肯定的。
我推荐的这本王羲之楷书,将王羲之楷书结构进行了解析和技法总结,不用自己再去摸索,对于自学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难度。特此分享,希望对书友们有所帮助。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我一贯主张选自己喜爱的字帖练,能增加兴趣和动力。但是我还要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现在流行学欧楷。欧楷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秀雅。其笔法单一,比较好学,见效快。但是,由于笔法单一,想创新也难。柳体虽脱胎于颜体,但是字体挺拔、劲健。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练习后容易手腕僵硬,以后不易往草书上过渡。我认为学习颜体比较好。颜体字体宽博,小楷,大字皆宜。特别适合将来写榜书,字体比较厚重。字越大体势越雄健大气。颜体笔法丰富,曲画较多。能锻炼手腕的灵活性。以后向草书过渡比较容易。另外,颜体有三个变化过程,《多宝塔》规矩、俊美;《勤礼碑》点画用笔变化丰富,《家庙碑》厚重,方整;《麻姑仙坛记》古拙,老辣。完全体现了从青年到老年的用笔和风格的变化过程。最后是人书具老。人们常说学书当学颜,这应该是经验之谈。若不对,一笑置之。
这个问题确实是书法入门时广大书友普遍会问的问题。
我认为字体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几个重要因素: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鲁公、柳公权、赵孟頫等等,都是历史公认的优秀楷书,都可以作为入门选择,问题是您觉得哪种字体特别喜欢?
虞世南楷书《破邪论序》
欧阳询《心经》
颜真卿《多宝塔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将楷书字体放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将楷书字体放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