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字体正楷书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欧字体正楷书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欧楷指的就是唐初欧阳询的书法,该书法家是唐朝三大书法家之首,因其书法结构美观,端庄内敛,布局精巧,成为了楷书的代表。
欧阳询与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赵孟頫号称中国楷书四大家。其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清朝黄自元,当代的田英章兄弟都是写欧楷的高手。
欧体是指欧阳询的字体,其子欧阳通也擅长楷书,世称“大小欧”。
在此简单介绍下楷书史吧。
楷书产生于汉末魏初(3世纪初),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所书“雏形的楷书”已初具规模。我们知道,隶书的波捺只起装饰作用,并无实际意义,人们在书写过程中逐渐摒弃,于是产生了楷书。
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其代表作《荐季直表》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楷书在唐代达到鼎盛,发展至成熟、完美阶段,法度严谨,体势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为后人树立起楷书的典范和法则。
唐代楷书大致分三个阶段。初唐沿袭二王书风,代表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家”。从玄宗***至肃宗末年为楷书中兴时期,以颜真卿为代表开创有别于二王的书风。唐代宗至文宗时期,以柳公权为代表,融颜、欧之长,自成一家。
后世楷书再未达到唐代顶峰。
《兰亭记》,唐太宗贞观二年(628)二月,欧阳询楷书。
“欧体”是指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书法。
欧阳询,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他是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
欧阳询与虞世南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书法于平正之中见险绝,号为“欧体”。欧阳询(欧体)又与唐朝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合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不仅仅指唐代)。
欧阳询楷书写得好,是因为他学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有一次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观看了半天不肯走,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流连忘返,后来干脆铺上毡子坐下来反复揣摩,在碑旁一连揣摩了3天才离去。
欧阳询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欧阳询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系统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后人学习书法理论的宝贵资料。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欢迎书法同道关注“麓风轩”,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1首先我国书法确实是博大精深,楷书有四大家“欧颜柳赵”,其中欧体专门指的就是欧阳询的楷书!
2欧阳询的楷书号称唐楷之冠,初唐四大家之一。虞世南称欧阳询八体尽能,无一不精。欧阳询的书法融合了魏晋南北朝,南朝的贴学和北朝的碑学,是书法的集大成者!
3后人评价欧阳询的字体是,铁画银钩,挺拔秀美,笔力雄强!所以自成一体,宗之者甚多,从之者甚众!自古以来,欧阳询的《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都是后来学习书法的经典法帖!
喜欢我或者想和我一起交流学习书法的朋友请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书法的奥妙!!!!
欧体指欧阳询书法。
唐代是一个极其推崇王羲之的时代,唐代书家可以说是群星璀璨,我们经常把晋唐二字放在一起说。欧阳询无疑是唐代乃至今天人们都时常挂在嘴边的书法大家。
欧楷结构严谨,用笔刚健。被称为楷书极则,也正因如此,习欧楷难度可以说是楷书中最难的。然而可喜的是,今天我们学欧的人很盛行,由此也可见欧体的魅力。
在学习欧体方法上,不能死临碑,最好参照他行书《卜商帖》《张翰思鲈帖》《梦奠帖》的用笔。因碑为刀刻,毕竟不同于毛笔。而欧的行书与楷书结构也是相通的。写欧不到位,容易把字写呆板,这时不妨临临褚遂良书法,以增其流动性。
欧字因其严谨,写小是优势,因越往大写,越难驾驭。喜欢要关注哦。
为什么欧楷难入国展,是因为会被错认为田楷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大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欧楷相对于其他楷书,欧楷很难,比田楷难。
欧楷在楷书中的难度是古今公认的。自欧阳询以来,历史上还没几个人能把欧阳询的字临习的惟妙惟肖。临《九成宫》比较好的如黄自元,姚孟起临的虽然已经很好了,但还不能完全兼顾欧公楷书的所有特点。试想,他们在楷书上已经很成功了,但还是不能语欧阳询企及,那个难度可想而知。
欧楷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点画书写的精致严苛以及字体结体的取势。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模仿来的。这需要极大的积淀与理解。更深层次来讲,欧阳询是创立欧楷法度之人,他对于书法的理解高度,我们无法企及。
田楷也是学欧楷出身的,严格地讲,不难称为田楷,感觉有点和欧阳询比高下的意思,哈哈。田楷和欧楷在视觉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田楷舍去了欧楷的险绝,方砺,多变,剩下的只有自己的一成不变,机械式的学习(我并没有说田楷不好,它有它可取之处)。因为田楷笔画和结构标准化,谁加以训练都可以写好。众人临欧阳询,千姿百态;众人学习田英章,千人一面。所以它比欧楷简单,很有辨识度。
2.跟时下的主流书风格有关
时下人心浮躁,谁愿意花时间去默默练习楷书练习,往往都是带有功利性地学习,讲究速成。连楷书都不会写,就谈书法创新!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书法创新?简言之,我理解的书法创新就是达到一定高度,厚积薄发之后的一种自然流露,最终形成的自我书风,不是刻意为之。这就是为什么时下“丑书”“射墨”等不良之风从在的原因。有些活得的评委,自己写不好还不待见楷书,书法无欺啊,不承认别人写的好,不意味着别人真的写的不好。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3.跟个人有关
也许我们对欧楷下了很大的功夫,感觉自己写的很好。没有老师,没有高水平的交流,只是一味的写字,缺乏一些内在的东西。当我们把我们的东西拿到高手面前时,人家给出客观的评价,我们确实存在不足,这就是我们实力不允许去参加国展。这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断完善自己。
还有,一个真正喜爱书法的人,真的会在乎拿自己书法去参加国展么?这里面的事情就很多了。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练几个字。
我是一人。学习书法并不只是为了入展,书法有很多乐趣。
欧体是指欧阳询的楷书作品风格,是中国书法中非常经典和有影响力的一种书体风格,因线条流畅、书写工整而备受推崇。
尽管欧阳询的作品入展相对较少,但其书法作品在当代非常流行。田英章和田蕴章两兄弟的书法教程,影响了很多人。
二田学的就是欧阳询,喜欢的人很多,不喜欢的人也有很多。不能因为二田,而不学欧阳询。
学习欧体对于提高个人书法技巧和水平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欧体书写规范、构图严谨,具有很强的美感和观赏性,学习欧体可以帮助书法爱好者在书写时更好地掌握构图和线条处理,提高笔画的准确性和美感,从而提高个人的书写水平。
不是欧楷难入国展,而是正统的欧颜柳赵以及田楷都难入国展!国展入展的楷书沈鹏楷书千字文,国展书协评委员会成员的楷书入展。你要问我学什么书体能够入展?我的回答是学习书协大佬的国展体就能入展和获奖!国展体书协大佬体就是引领书法发展方向,培植全国书协大佬买卖书法作品销售市场!为三希堂法帖研究磨砺奋斗一生写的在好入国展难,获奖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兰亭大奖王羲之照样难入展。书协大佬主导的国展就是为书协大佬买卖书法作品培植的销售市场!国展评委看到入流的书法那就是好书法!另外,各大小书法协都是通过他们主导的国展筛出来的。凡事有点书法基础的人都明白只有书协体才能入展获奖。三希堂法帖的徒子徒孙写在好奋斗一生老死都很难入展。当你把一展到十一展的获奖集认真看了,把三希堂法帖认真看了,对比一下,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是事实!
不是欧楷难入国展,而是田楷难入国展!因为田楷在欧楷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被书法界其他字体名家认为是书法只能继承发扬,不可创新。你一创新,就不是书法。当今在书法界越出名,争议越多,分岐越离谱,呈现出不和睦的状况。何时能互相包容?这可是国之文化核心。我以为尊从民意最现实,为民之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有很好的审美观点,不用人教。该学什么书体,自由!他以为谁的书体是自已喜欢的书法,那就是好书法!另外,各大小书法协会是该公平对待被人们公认是好书法的时候了!!!🙏🙏🙏
入不入国展,得看国展的决定权掌握在谁人手里。武大朗开店,姚明就会失业。管仲不死,开方,易牙,竖刁就只能是姜小白的玩伴,打死他也不敢有非份之想。
欧楷无论从历史上讲还是在今天的传统书家眼中,其地位不可撼动。就是不具备书法欣赏理论常识的人,看了欧楷也会有赏心悦目之感。好比看人,你是喜欢一个穿着得体,款式讲究的人还是喜欢一个穿得吊二郎当的人?
当然,有阳春白雪就会有下里巴人。但是,***设田蕴章先生当上中国书协主席,你说欧楷入国展还难吗?
田英章有一方“欧赵书奴”的印,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大家都知道,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诗书画印是一体的,印章既是书画作品[_a***_]者身份的证明,又是作品章法布局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枚印章能为书法或绘画作品增光添彩不少值得玩味的元素。
人们常把印章形容为“小天地,大情怀”,从一枚小小的印章内容,完全可以窥探到创作者的心性、品味和情怀。一些名家的印章,更是概括了个人的思想趣味。
当代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有没有“欧赵书奴”这枚印章,我不是很清楚,如果有,那说明他是一位性情中人,至少有两层意义。
其一,在书法理念,田英章向古人和传统致敬。
田英章以楷书创作闻名全国,而欧阳询和赵孟頫两位则是书法史上的楷书***,他们以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创造的楷书高度无人能及,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面对欧阳询和赵孟頫创造的两座楷书高峰,以及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对“艺无止境”的探索意识,田英章自然而然会心存敬畏之心。
其二,田英章对欧赵两种楷书非常崇拜,心甘情愿以他们的风格入手,来构建自己的楷书底色。
如果是真有此印章的话,那么田英章是用遊印(闲章)表白了自己学书的态度,自己是一个学欧阳询赵孟頫书法的奴才,所以就有了‘’欧赵书奴‘’的闲章。
齐白石曾经明确的写过自己崇拜的人物诗,‘’青藤八大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转来。‘’ 明代书画家徐渭号青藤,清代书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民国初年书画家吴昌硕号老缶,九原为人死后居住之处。此诗可见齐白石对三位书画前辈的推崇与景仰。
(生活中的狗还是有自己的想法,而奴的任务就是完成任务了)
还有六朝.南齐书法家张融因为不知道二王的书写技术而遗憾并发出了 “恨二王无臣法”叹息,吴昌硕不但把此句刻了出来,也为自己刻了一方“终日弄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字体正楷书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字体正楷书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