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菁的行草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菁的行草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用书法写自己的字,写自己的诗的人这么少,几乎都是临摹或者抄写别人的东西?
友问:为什么用书法写自己的字,写自己的诗这么少,大都是照搬照抄原来的……。
这一问题问得有水平。这正是当前书法界的一大弱向。个人觉得,出现以上问题不是偶然的,是历史造成的。从清末到民国,照抄照搬的现象已经大有存在了,特别是当今的书法界的一些人,显现得更多。书法内容千人一面,书写形式也几乎千人一面。这一原因的造成有以下两点:
一是就写字而写字,无可多想,书写内容除了唐诗宋词还是唐诗宋词,单一乏味,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二是文化知识上的欠缺,对古文化,古艺术学的不精,了解的不透,不能自写更不能自创新的书写内容。单行道,只是看字面不看书写内容,这样一来,难于求新求精。人们不想看也不愿意看,大大丧失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观。
我一直提倡原创詩書,今人只会写字,只能做个抄书匠,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君不见,历史上有名的书家,很少有不会写文章诗词的,所以才有文征明这样诗文书画的全才。
原创古风一首,抛砖引玉
画诗
天地一色谁是仙?远山近水我为尊。
独撑扁舟黑白界,十里人家自烟云。
因为会书法的诗人太少了。
首先说为什么诗人少了。
诗歌本就是小众化的,没有文化欣赏不了,文化水平低了也难以领略诗之意境之美。这是诗歌本身的局限性。但更重要的是,对诗的需求没有以前那么旺盛了。网络时代***形式的多样化。古人闲暇之余一般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再不行就去打打猎。而现代的人追追剧,看看电影,玩玩游戏,撸撸串,看看球,手不离机机不离手,哪有时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啊?
再说书法。书法也已经不是以前所必须用到了,很多交流敲敲键盘,扣扣手机就能完成了。书法成了兴趣爱好,对它有兴趣的人才能长时间的去练去写,不感兴趣的你天天逼着他他也写不好。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被自称书法***的江湖骗子骗过,只是不自知罢了。
综上两个条件都满足才可以实现写书法不抄别人的东西,即使自己会写诗也不可能天天抄写自己的诗。
写自己的字,对一般的书法家和爱好者是非常能的一件事情,所以会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能做到。能写自己的字又能写自己诗词的人就会更少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诗书画印四绝合璧,这样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下面的作品是姜公醉先生的诗书印四绝合璧作品。
姜公醉自撰自书自刻印作品
书法写自己的东西真的是很难!
一个是写自己的诗文难,每个书法家都喜欢被冠以诗人的头衔,同时也喜欢以学者自居!因为一个没有学识的书法人难以称家,是千年以来的惯例!所以,每个书法人都会不自觉地喜欢诗,爱好写诗!
但是,写诗容易,写好诗难啊!举个例子,米芾是大书法家,诗也不错!其实不错是给他老人家面子,有人会说《蜀素帖》是米芾写自己的诗,不错!米芾是写自己的诗。可是,大家都临米芾的书法,谁又能记得米芾的诗呢?恐怕没有几个吧?书法人写诗的多,但写出精彩诗的人不多!
二是写自己的书法难!现在书法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写自己的书法,因为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写别人的书法是书奴,是字匠!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写自己的书法首先得写好前贤的书法,写精前贤的书法,那样你才有资格写自己的书法,不然,你自己的书法是空中楼阁的书法,是臆造的书法,没有基础的书法!也是不懂真正 书法艺术的书法!我想说的只有一个意思,我说学前贤的书法是学懂书法艺术的真谛,不是学会了外形。
梅兰竹菊四君子,有古诗阐明竹子之美,你知道有哪些?最喜欢哪句?
最喜欢的无疑是北宋诗人徐庭筠《咏竹》中的两句了: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其实后世流传的是由他这两句诗幻化出来的一副对联: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及)凌云处尚虚心。关于这幅对联有几个变款,最多说法的是竹痴郑板桥的和国画***李苦禅的,可其最早的出处是徐庭筠的这首诗中的这两句,由此可见这两句诗是多么招人喜爱了!
这两句诗之所以如此招人喜欢,主要在于它抓住了竹子与君子的两个最大的共同点,也可以说是竹子的特点、君子的追求!其一、竹节~气节,竹生而有节,君子立世最重节操;其二、竹节中空、“心虚”~而谦谦君子应处处虚心;竹子的这两个特点被徐庭筠抓住并与君子的追求浑然天成地结合到了一起,后世之人无法超越又不便抄袭,于是求变,但变来变去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溯源追根,我还是最喜欢这两句。
至于其他咏竹的就多了,挑几句流传较广的吧。
1、郑板桥《题画》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2、还是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3、仍是板桥,谁让他是竹痴呢!《题竹石图》
有关竹子的诗句非常多,以示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本人喜欢以下几首中的诗句,赞许竹子品质之美。
竹之不畏霜雪: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
——《薛宝钗·雪竹》环山樵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白居易
竹之蓬勃生长: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竹之刚直不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菁的行草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菁的行草书法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