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皇象草书字体欣赏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皇象草书字体欣赏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早期草书?
草书是汉字五体书法中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形成于西汉,成熟于晋唐,发展于当代。在书法史上草书又分为四体:章草、今草、狂草、大狂草。
早期的草书就是人们常说的章草。章草由西汉史游所创,相传史游曾解散隶体粗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作《急就章》,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成熟于东汉杜度、崔瑗和三国皇象。
草书是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创始人是西汉史游。到了东汉末期,汉桓帝、灵帝时期著名书法家刘德升创立行书后,汉献帝时期的张芝变章草为今草,创立了中国草书第二体—今草(亦称小草)。东晋王羲之是今草的完善者、集大成者。唐代张旭、怀素在今草基础上创立了史无前例的草书第三体--狂草(亦称大草)书体。
书法上称作章草的是什么样子?
章草是由隶书的简捷写法发展演变而成的,它基本上保持着隶书的体势和波磔用笔,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也可以说是草书中带有隶书笔意的一种书体。关于章草的起源,唐书论家张怀瓘的《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規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关于章草的命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所谓章书者,正因游作是书,以所变草法之,后人以其出于急就章,遂名章草者。章草的主要特点是:字字独立,大小均匀,上下字之间不相连笔。章草用笔短促,但笔短意长,遒厚古朴之中多兼汉简意趣。其结字内部虽损隶之規矩,但笔法仍袭隶法,波磔圆活灵便,捺笔收笔处呈雁尾状,飘扬洒落。结字之间虽字字不相联结,但上下呼应,自成行气。章草古迹流传稀少,除史游的《急就章》外,著名的碑帖还有张芝的《秋凉平善帖》,皇象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的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的《秋凉平善帖》,其迹高古,冠绝古今。该帖章草少有夸张形式的燕尾,收笔含蓄,大多作点或捺点,或者回钩下连,具有今草之气息。三国吴章草大家皇象的《急就章》点画简约凝重含蓄,又多隶书笔意。结字工整,法度森严。整篇观之,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是习章草的优秀范本。晋陆机的《平复帖》是一件流传有绪,現存最早的书家墨迹,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历史。该帖存章草体势,以秃笔作稿草,笔法圆浑,奇伟高古。该帖上承汉简,下启今草,属章草向今草过渡之产物,填补了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历史空白。
先问个问题,不知大家有过手握两支甚至三支铅笔写字的经历?
记得小学时,总有抄写生字、生词的作业,如果只有一两遍那还能认真书写,一旦要抄十遍,对不起,那就写得比较快、比较潦草。可恼的是,暑***作业、寒***作业,那可都是一百遍啊,于是,对不起,我们就发明了将几支笔绑在一起写的做法,写一遍相当于写两遍三遍。
书体的演变与此类似。当初篆书是官方公布的官方字体,可下层官吏要抄写的文书太多,于是,写得不耐烦了,加快速度,圆的笔画变成直的,于是隶书产生了。
隶书写着写着,还是嫌慢,笔画间一带而过,有些结构画个圈了事,于是产生了草书的早期形式:章草。
章草的特点是:点画连带,笔画减少,波磔分明,带有浓厚的隶意。但个体独立,笔画连带只限于字内,字与字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
现在能见到的早期的章草作品有: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月仪帖》《七月帖》《出师颂》等,陆机的《平复帖》,等等。
其中,《平复帖》可看作由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字体。所谓今草,是指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家,在章草的基础上,增损古法,形成的新的草书形式,其突出特点是完全摆脱隶书的影响,增加字与字之间的连接。
在近代书法家中,王蘧常先生是章草大家,他晚年精心研究汉简,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了章草之领域。
当代书法家中,湖北的陈新亚是对章草较有研究的书法家。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皇象草书字体欣赏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皇象草书字体欣赏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