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软笔行书字体文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软笔行书字体文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横版书写的规范是什么?
硬笔行书可以纵着写,也可以横着写,这个没有既定法则。行书应是最能诠释真性情的书体,硬笔行书也一样。抱庸认为,硬笔行书只有先做到随性、质朴,才能顺畅、圆润,匠气太足反会扼其生气。
一般文字摘抄类的硬笔行书,横着从左右写即可,主要把握的是行间距,也就是毛笔书法上说的章法。总的要求是大小相宜、疏密得当。
如果是参赛作品,则要更讲究一些,一般要用硬笔书法专用纸,带红色横线的那种书画纸张。以便于更好的控制节奏、合于章法。我现在手头上没有这种纸,用白纸替代,道理上是一样的。
如果是写古诗和现代诗,要注意每句换行,这样主要是为了书合诗意,让读者看起来更直观。比较下面这首诗,写得就有点局促,行距小了,压在一起不够舒展。横着写硬笔行书最大的弱点就是每行之间写不直溜,上下左右对不齐就显得凌乱,毕竟不是楷书,这个度不容易掌握。
写旧体词的话,就是每首词有几阕就分几段,每段起首空两字。行书更重在整体美,字的味道、气势、衔接呼应关系,需要从一定篇幅的字集中体现出来,因此,硬笔行书写词比写诗更方便一些。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软笔行书多为竖写,写作品的目的。横写行书的多为硬笔行书,实用性强、或随抄以自娱自乐为目的。
硬笔行书要有一种节奏感,好的行书,像一排山一样,是迭宕起伏的!或者说,要有收有放!
在字的收放、节奏上上,我也在学习中,但为了方便举例,就拿昨日的随抄示例了,如下:“每个人的笔迹都是其个性在纸面上的投影。”
“每、笔、都、其、投、影”这几个字,像高个魁梧的军人一样,自信神气!主笔要突出,架子更稳,写的要张扬,略大一点!
而“个、人、的、上”,这几个字,尽量写小一点,因为结构相对简单,像天生的小家碧玉,不适合跳蒙古舞蹈!
“在”字可大可小,写成行书时,可大一点,写成草书在时,可小一点,总之,这是需要你写字时的心情、手感的。刚才铅笔试写如下:
2.不论字的大小,每个字的重心,尽量是在一条线上,比如,有人会问,红字中的字有的并没有在一条线上,尤其是第二排,有点歪了。
原因很简单:我水平不到哈。我自幼写字姿势不好,离纸太近,所以到现在总是写的歪歪扭扭!
具体原因见下图:
根据书写者的水平和爱好,字可以写在每行的正中央,也可以写的紧临下划线。
综上,如果字的结体、笔画上没大的问题,个人以为,硬笔行书横写,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多。整体上大方齐整,又收放自如,就很好了!你觉得呢?
关注我,为你提供最真实有效的练字经验和行书示范,一起学习进步!
古式:书写方式,竖式,由右到左排列,必须有列,可有行或无行(有行有列或无行有列)落款在左边,但上下不可超过正文!在右上角盖引首章(在第一之第三个字的右边,但不能高于正文!
你如何看待荆霄鹏最新书法作品大字行书“厚德载物”,水平怎么样?
田英章老师得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师,九年义务教育《写字》《书法》教材范字书写者,你说牛不牛?其幼年师从田英章老师,以欧楷为主,兼融各体,勤学苦练笔耕不辍,最终形成自己的书法特点,他的书法秉承田书特点结构严谨,形态俊俏;却又有自己的风格,较田书圆润饱满。
观其书法“厚德载物”四个行书大字,绝对可以成为广大书法学习爱好者的揣摩典范!这副作品充分体现了其结字严谨却行笔流畅,俊美挺拔而又活力四射,笔法精到却不刻板的书法特点。
1.用笔,圆正而气势纵横,四面匀当八面具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笔画不肥腻也不瘦枯,凸显出不同于田书的圆润清雅风格!
2.结体,秉承了田字一贯的严谨风格体势自然,不刻意追求险绝,逸气外漏绝无那些田书练习者平直如算子的通病。
3.章法,有整齐有参差,虚实相映,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
4.墨韵,用墨浓淡相宜,润泽自然,不刻意玩弄水墨技巧却能充分表现出:用墨有润更应有韵的神***。
书法的功能性首先就是实用,先能让人看懂然后求美观,最后才是书法的艺术风格与个性的追求!这副作品实用与美观并存,又极其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个性,不失为一副雅俗共赏的上佳作品。
首先,我对书法了解不多,但对荆霄鹏老师也是了解了一些的。荆霄鹏能称得上是我们当代的书法大家,字昊之。是田英章先生的入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的书法教师,更是九年义务教育《写字》、《书法》教材范字书写者。其书法博涉多能,软硬兼修,在全国各大书法赛事中获最高奖二十余次。
相比于软笔书法,他的硬笔书法更加经典优秀,也更加广为人知,现在还有许多他的硬笔字帖在售卖。
他的成就有很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砚田书院特聘教授、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关公书画院院士、傅山书画院院士等。
他的软笔行书和田英章老师的行书风格十分相似,甚至不看落款不仔细看容易认错,端正平稳,入木三分,大小相兼。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相比较之下,田英章老师的行书更加有火候。
这四个字,我认为太规矩了,古人云好的书法作品讲究神韵为上,形质次之。
以上为个人观点,书法作品各有千秋,看个人所求。
《荆霄鹏书法实用性更强,硬笔书法更是老师所不能及》
一.荆霄鹏硬笔书法与田英章先生比较更具实用性;
田英章先生曾经评价荆霄鹏是行楷行皆能的书法家,现在看来的确如此。在书法出版领域,现在能与田英章先生携手前行的也只有荆霄鹏。
有朋友说荆霄鹏实用硬笔书法,无论楷书、行楷、行书都可称得上超越田先生的书法家。尤其是他的硬笔书法笔画写得流畅圆润……
二、赵贺新的楷书慢工出细活,硬笔写出毛笔味,创新成就硬笔楷书艺术书法;
赵贺新硬笔书法是明显的用工楷毛笔书法笔法来书写硬笔楷书,形成一种硬笔书法创新。
赵贺新的硬笔书法走出了一条纯艺术书法道路,实用性虽然降低,但是实实在在地丰富了硬笔书法艺术性。
田英章先生的“一画三段写”楷书笔法应用于硬笔书法,硬笔写出毛笔味,是一种他新与坚持。
如果说以往硬笔书法不能称为艺术书法,那赵贺新的工笔硬笔书法是实实在在的艺术书法。
三、荆霄鹏书法无论楷书还是行书或是硬笔门门均长,赵贺新硬笔开启中国工笔硬笔书法新时代;
首先,题目中说的是“厚德载物”四个字,所示图片是三个单字“_德载物”,少数服从多数,就说这三个字吧,其中“物”字行笔最流畅,笔力劲健,结体紧敛,起承转合交代清晰,美中不足是横折钩一笔转折处有“脱肩”的感觉,不饱满圆润。“载”字整体立形稳妥,但各部分比例失调,特别是左下预留较小,故“车”字的短横表现不清晰。行笔时放得不开,平均使用力量,至使线条单一,长横软弱无力。主笔斜钩落笔时稍事蹲锋为好,斜钩上的一撇没有撇出且与横画相撞。“德”字,左右两部分靠得太近,至使双人旁的短竖与心字底的左边点更近,双方混搭,显得紊乱,点竖难辨。“罒”的横折处不是转折,而是两笔,且横画呈梭子形,两端尖细,余以为欠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_德载物”能写到这样就很可观了。
这个作者我没听过,没关系,直接说他写的这三个字。
厚德载物——没有厚,也预示着笔画不厚实,三个字整体风格是帖学一路,而且是比较周正的那种,优点是是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雅俗能赏。
如何评价帖学一路,主要是把握住帖学的特点,即:1.重视笔画两段,可以说精彩出全在两端,中段除了顺势提按,一般直过,没有过多的变化。2.重视笔势连贯,不论上下笔画衔接时有无牵丝,笔画之间都有明显呼应,一气呵成。3.不宜写大字,中段的直过会让字显得单薄,笔力不够,笔画不厚,流畅的速度会让字显得油滑,而且超出手腕运笔范围后,笔画又容易荒率、空洞、呆板。帖学一路想要写的见精神,运笔范围最好在手腕旋转范围之内,这个十分重要。
上面说帖学的特点是注重笔势,看重两端,那么如何检验一个字笔势是否连贯通达?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当你看那个字时,你的阅读顺序如果是从第一笔开始,被它的节奏带着走,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只到最后一笔,就说明这个字笔势连贯,也可以叫气畅。
下面我说说这三个大字,一般字吧,没有个人风格,气势也较弱,乍一看有力量,点开看,有些笔画不活道,呆滞,结体上有些地方显得局促,不妥帖,不舒服,笔画粗细搭配上有些地方也不平衡。比如德字的双人跟右半部分就有点挤。载字斜钩上的段撇出笔不利,呆滞。
单字是否惯气,我没有细看,大家分析一下。
学过硬笔的行楷,现在想学习软笔书法,学哪种字体比较好?
学习过硬笔行楷,学写毛笔时,还是要从楷书或篆书开始学起。硬笔与软笔书写有本质区别,用笔方法以及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但学过硬笔后,对字的间架,笔势及章法等技巧有一个感性认识,比其他人学习毛笔字更显优势!
谢谢邀请!
写硬笔有一定基础了再写软笔,可以从书法上更进一步了解笔法结构和章法。
以我个人的观点,可以从王義之的《圣教序》和赵孟頫的行书入手,赵也是学王的,他二人的行书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影响深远,被后人学书者所推崇。
以上仅为个人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自学行书八个月,觉得笔力绵软,请大家指点一二,谢谢?
题主你好!练习书法八个月时间,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已经非常好了,说明你对书法艺术的悟性很好。要练好书法,是一个长过程,也是一个慢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多读帖,多临帖,深刻的领悟名家的运笔,用墨规律,才能有所成就。你的运笔自己感觉绵软,说明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建议多加练习,多读古今书法大家的[_a***_],如果能从楷书入手,提高自己运笔的能力,则更好。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拜个书法名师指导,则少走弯路,进步的更快。
八个月的时间,你写到这水平已经是很有天赋了,虽然林溪谷人字帖是不二法门,但是现代一些书家临习的作品和风格也很好,比如曹宝林,方芳等,这些人也是取法二王和你是一路,如果能够见习一下他们的写法,对你这个笔力的硬挺方面可能会更有帮助,毛笔各个方面要求的都比较高,笔墨纸砚印章的各个方面都有技术含量,行书字体容易入手,但是要写到妙处又非常困难,过去我也练了许多年的毛笔字,近几年玩硬笔了,没办法,天赋不好。
视频加载中...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软笔行书字体文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软笔行书字体文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