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楷书,如何提高控笔能力?
个人认为,原大临帖更能锻炼控笔能力,同时多尝试悬肘练习临帖。刚开始可以稍放大(不超过一倍),慢慢再接近原帖大小。通过这样训练,控笔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必须指出的是,放大数倍临帖,其实容易很多,但对已有些基础的人来说,最好别用,原因自己去领悟。
题主的这个问题说反了,不是学习楷书如何提高控笔能力,练习楷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书写者的控笔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把楷书当成基础色原因。
按说,当成基础练习,其它的书体也是可以的,但为什么偏偏楷书最适合?这和楷书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1、首先我们从小练习写字,都是行楷书开始的,楷书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字体,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字体,它本身的用处比较多,又平易近人,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
***如一开始写篆书、隶书、或者行书,这些书体虽然都很好,但是和现在社会脱节,和初学者的生活经历很难形成共鸣。所以大部分书法老师会选择以楷书入门。
2、楷书最为五种书体里面成熟最晚的一种书体,他的技法是比较完备的,基本包含了书法里的所有的技法,这些是篆书和隶书都比不了的。
篆书主要的用笔就是圆转,隶书虽然有了方折,但是它缺少后来流行的撇画和钩画。训练笔法和用笔,无疑楷书是最合适的。
3、楷书的结构严谨,能够训练书写者的观察能力,观察到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这也就无形之中提高了书写者的控笔能力。
练习楷书,就是通过不断的进行用笔、结构、章法的训练,不断的强化书写者的观察能力、控笔能力和审美能力。
所以说,通过练习楷书,本身就可以提高你的控笔能力,不需要再去做额外的训练。
你觉得呢?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自身的学习原则与方法,这些方法原则都是有历代学者和艺术家们总结出来的,能够科学的指导我们步入正确的轨道。到时这些方法方式都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刻苦训练。
所谓的控笔,其实就是在你书写一个具体笔画时笔锋在纸上的运行操作过程,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运笔的好坏直接影响字的艺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想提高这个控制过程就是多看、多分析、多练习。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速成一说。这是一个漫长积累的一个过程。
控笔能力分三个方面:稳定性、准确性、自如性
一、稳定性
起笔、行笔、收笔需保持笔的稳定性,写出的笔画才能有力度,有立体感。
这需注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要指实掌虚,钩、格、抵、押、擫、捻要正确运用;运笔须腰、臂、肘、腕、指齐发力,全身既放松又紧张。
建议初学者中楷以上一开始就要悬肘,中楷以下至小楷以悬腕书写,强化肌肉控笔能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再以悬腕写中楷会很轻松,枕腕写小楷更不在话下,并加倍灵活自如。
二、准确性
无论临帖或书写作品,控制笔恰当的落点、准确的搭配及收放是关键。
一般临帖只注意笔画的粗细、正欹、长短等变化,而忽略了笔画间空隙的形状变化,建议加强这方面行笔训练,会发现所临间架、位置更准确,与原贴更接近,这就是古人说的“知黑守白”。
三、自如性
除了以上稳定性与准确性外,我们书写时还须能充分控制运笔的自如度,能在各种环境下书写自如。建议经常站立书写或把纸张挂于墙上训练。
学习楷书,最关键的两点,第一是结构要弄准确,第二是掌握好笔墨的控制能力。
楷书书写缓慢,毛笔笔尖柔软,要写出遒劲有力的线条,手的控笔能力大有讲究。
凡学书法,必先执笔,唐代韩方明说,''夫书之要,在于执管'',五指执笔法比较适宜。学写楷书,要提高控笔能力,一定要学会运笔之方法,赵孟頫讲,''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
控笔从手上讲,须要执笔松紧适度,灵活掌控,写大字,宜执笔松,写小字执笔应稍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手腕又僵硬,使转不灵动,张旭总结为''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
写楷书应知晓运腕,''腕力遒时字始工''刚开始写字可用枕腕,后渐进至悬腕,悬肘,初悬腕时,手易颤抖,易疲劳,应放松肌肉,排除肌肉紧张的生理因素,只能通过长期训练,形成肌肉的定型记忆。心理因素,平衡呼吸,心平气和,与手协调一致,***以时日,自然挥洒自如。
本人也是初学书法,总结的未必妥协,请见谅,下附临书,敬请指正,谢谢!
初学书法者如何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初学书法者,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是入门和写好字的捷径,必须要对汉字有结构上的认识,好比建造房子,结构不稳,用再好的砖瓦、钢筋水泥等材料,建成以后也是会倒的。
这好这一类的关键在于因字成形,因字取势,具体有三角形、长方形、斜四边形等。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上下结构在汉字中占有重要比重,这种结构的字一般有三种写法:上宽下窄、上窄下宽、上下穿插。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左右结构的汉字很多,这一类字容易写散,因此要左右照应,写得紧凑,通常有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均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左右穿插等写法。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这类字比较难写,通常有全包围、半包围、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等类型,注意字框要写正而宽敞,被包围部分要写得不拥挤。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楷书门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
一、于端严中偏于正的“平画宽结”型
此类如褚遂良、颜真卿等,画平竖直是其特点。但须注意的是,平直是指其势,不是指形状很刻板的平直,特别是每一字中的主画,其势尤其要平直。
在楷书中凡方框结构中左右二竖,常常向内用合势,笔画虽斜,但体势要直。
此类字结构最忌板结,没有参差、起伏、向背等节奏变化,笔画没有照应。
二、于端严中偏于奇的“斜画紧结型”
此类如欧阳询、李北海等,体势紧密丶横画微向右上倾斜是其特点。体势欹斜可以产生危险感,但局部点画的倾斜,常常由其他相应的笔画来扭转其重心,使整体仍然保持平稳。
不管哪种类型,楷书都讲究匀称,但匀称不是齐平,要在参差中求齐平。
而参差则有很多办法:
上阔下窄,称“天覆”,如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