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文手写行书字体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美文手写行书字体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钢笔字楷书字帖谁的好?
说实在话,我还是喜欢庞中华的钢笔字,记得那年我上4年级,一个***期过来,一个同学写的字让我们惊为天人,实在是太漂亮了,经过打听才知道她练习了一个暑***的庞中华字贴,这让我们班的同学们一时间都迷上了练字,希望自己也可以有一笔好字。于是乎我也买了本庞中华字帖,当时印象非常深的是这本字帖前面是庞中华老师写给大家的练字方法,其中告诉我们每天选择3-5个字去写,多写几遍直到字形印到脑子里面,而不要每天抄一篇。我就按照老师的这个方法,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字就成形了,这是我坚持做的第一件事情,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
这个问题如果按照回答者的审美而定,那么1000个人就有1000种回答,因此,个人觉得罗列一些名家的钢笔楷书字帖给提问者参考,这个应该会比回答者个人的看法来的有价值。
看你想怎么搞啦
如果是想单纯的写字好看和实用的话推荐的是田英章的楷书,他的楷书比较符合大众审美。如果想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的话建议临习古帖。
推荐钟繇、魏夫人、王羲之、钟绍京、还有敦煌写经以及文征明、赵孟頫的小楷都是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
望***纳谢谢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受益一生,不仅可以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气质。如何选择一本好的硬笔楷书字帖临摹学习至关重要,本人从事书法教育培训近10年,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大家几本好的硬笔书法字帖。
一、田英章欧楷
田英章的硬笔和毛笔书法的特点可以用“秀、俗、板”三个字概括,他的硬笔书法沿续了“欧阳询”毛笔特点,俗称“田欧”,楷书字体端庄舒展、结构严谨、刚劲有力、优雅隽美、笔画遒劲、用笔老到、功力深厚。
但也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和网友认为田英章的字“过去呆板”,如果一开始学习“田楷”,终身很难摆脱这种习气,缺乏创新,书法艺术也会大大折扣,我也临摹田英章字帖多年,学习了很多“田欧”中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方法,受益匪浅,其实很多事情需要用正反两面的辩证法去看,如何吸取别人的长处,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只要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即可,不要去理会其他人如何评价。建议初学书法爱好者先从楷书练起,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以后,再学习行楷和行书,楷书我强烈推荐田英章硬笔书法字帖。
田英章硬笔作品:
二、吴玉生行楷
吴玉生是中国硬笔书坛著名的书法名家之一,甚至被很多网友称硬笔行楷“第一人”,他的硬笔书法有规范、美观、流利、雅俗共赏、功底深厚且容易上手的特点,当我第一眼看到吴玉生的《硬笔行书红楼梦诗词》字帖时,非常震撼,犹如一个“绝世佳人”映入眼帘,简直美到极致,无法用语言形容。
吴玉生还潜心钻研书法教育十几年,成绩显著。被遴选为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写人,国家行楷手写体规范汉字样本字书写人,特别是《写字》课本大家都耳熟能详,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广大学生、书法爱好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如果想练习硬笔行楷,强烈推荐吴玉生硬笔行书字帖。
吴玉生行书字帖:
三、庞中华楷书
为什么一些书法家钟爱写《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幼童启蒙读物之一,流传至今将近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它编撰于我国南朝梁武帝时期。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十分推崇前代大书法家的字,曾评赞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历代宝之、永以为训”。为此,梁武帝派人从他所喜爱的前代大书法家锺繇和王羲之的墨迹中,集了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并且由周兴嗣按照四言韵语的形式,把这一千个字连缀成为一篇通俗的文章,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千字文》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最早而有名的有三种:一为(传)王羲之临锺繇古千字文;一为齐之萧子范千字文;一为周兴嗣次韵千字文。此外,梁武帝亦有自制千字文。隋以后又陆续有多种续编和改编本。据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谈》记载,还有一种隋满徽所撰《万字文》。但只有周兴嗣撰写的《千字文》因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对初学者进行启蒙教育。所以,得天独厚地流传下来。
似乎历代历代书法家都写过《千字文》,诸如怀素、欧阳询、宋徽宗、文徵明、赵子昂、鲜于枢、祝枝山、文徵明、智永、李阳冰、邓石如、吴昌硕、褚遂良、解缙等等,都写过。为什么这么多的书法家都爱写千字文,总结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千字文》的内容;千字文,共1000字,每四字组成一句,每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其内容涉及天象、地理、历史典章、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非常适合人们用于抄录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类似于很多古今书法家喜欢抄录(写)《心经》一样,一说练字,实可达到静心养性的效果。
二.《千字文》的字数;《千字文》有1000个字,要一股劲写完写好,绝非易事,十分考验书写人的书写水平。
三.《千字文》的字;《千字文》是梁武帝命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所编纂成的文章,极具书法学习性、挑战性;一位书家,一方面能用自己风格的字写这1000个不重复汉字,足以证明自己书写水平已经上了档次,另一方面若用王羲之集字版《千字文》作为范本学习,1000个不重复汉字,就有1000中结字范本,对结字的掌握也极具帮助。
《千字文》是南朝梁周兴嗣集王羲之字编写而成的。
从古至今,书法家都喜欢学习《千字文》,智永、赵佶、赵子昂、祝允明等人都有《千字文》书法作品存世。那么《千字文》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首先,识字是读书、明道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小学”教育,而《千字文》字字不同、形体各异,几乎涵盖了汉字中所有的结构、偏旁,是识字的理想范本。
其次,《千字文》中包含了大量的天文、地理、历史和人文信息,是古代儒家思想的教科书,在识字之余,可以达到启发蒙童的作用。
第三,《千字文》辞藻华丽,文笔优美,韵脚分明,朗朗上口,适合背诵。
《千字文》在一于四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内容也有所改动,版本不一,还远涉重洋影响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功不可没。
因《千字文》最初由王羲之书法单字缀集而成,自然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又因其蒙养的功用,普及甚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陈隋间僧人书法家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年的时间,摹写了800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
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李阳冰、怀素、贺知章、孙过庭等,北宋徽宗赵佶,南宋高宗赵构,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傅山、邓石如等书法家。
《千字文》为什么当代书法家喜爱它?因为它不但内容精美,而且和书法艺术有久远的密切的源流关系。1400多年前,隋唐之前的南北朝的南朝梁武帝爱好书法,为了让诸王大臣及子孙们也练好书法,就命人从晋朝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作品中拓出1000个不同的字来,敕命非常有学问的散骑侍郎周兴嗣把这1000个无序的字编成押韵诗体。任务异常艰难,因为字是限定的,这比任意发挥、写1000个字的长诗难多了。周兴嗣确实有才,用了一夜时间,编成了4字一句,共250句的千字韵文,累得须发都白了。1000个字使两字相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千字文》从天文写起,再到地理历史,文字衣裳,国家制度,风俗礼仪,动物植物,农耕生产,人物典故……简直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美文,读起来文字流畅,气势磅礴。《千字文》自问世之后,既是历代从蒙童到成人识字学文的优秀读物,也是书法家书写的佳文法帖。像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有传世至今的帖本。因生字多,典故多,现当代一般中学生读《千字文》读不懂,能全部读懂的要[_a***_]本科生、研究生。《千字文》既是法帖(包括原帖和诸多传世帖本),又是内容精湛的文史,所以现在进取性强的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青睐《千字文》就可想而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文手写行书字体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文手写行书字体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