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溥儒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溥儒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溥心畬的绘画作品有找代笔吗?
溥儒生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卒于1963年,字心畬,号羲皇上人,又号西山逸士、西山居士、旧王孙等,清道光宣宗皇帝曾孙,恭忠亲王奕欣孙,贝勒载滢次子。他4岁学书,7岁学诗,19岁考入柏林大学,23岁再赴德国入柏林研究院,27岁获天文学及生物学两博士学位。约30岁始习画,1949年去台湾,1963年葬于阳明山第一公墓。溥儒书法始则学篆、隶,次北碑、右军正楷,兼习行草。12岁时先学习大字,以增腕力,并习双钩古帖,以练提笔。那时他家藏有晋、唐、宋、元墨迹,尚未散失,日夕吟习。因藏名画甚多,随意临摹,亦无师承。他还爱好文学。溥心畬名儒,盖其诞生三朝,清帝为之命名曰儒,且训之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心畬终身佩之,即以“无为小人儒”五字刻一印。他之所以号羲皇上人,是因自比陶潜。又因他尝读书于京西马鞍山,故号西山逸士。溥心畬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卓著,有“南张(张大千)北溥”之称。
溥心畬成名之后,求画者甚多,于是便有“代笔”现象。溥心畬一度居上海西铜仁路,与篆刻家陈巨来所居相近,陈巨来经常到溥心畬家做客。陈巨来看见溥心畬作书画,其速无比,每当画完一幅后,凡须设色的往往让他的如夫人及***信笔为之。一天,溥心畬醉酒后忽然对陈巨来说,请你看看我的得意之作。说罢,便命如夫人打开箱子,拿出一大卷画,约计50余幅,有山水,有花卉,有翎毛,有人物,以及鱼虾草虫等,无一不精湛夺目,与他平日所见之画有天壤之别。
溥心畬画无师承,全凭体验古人名作,出身皇族有观摹体悟的条件,山水画有北派的力量和气势兼南派的秀丽含蓄。曾有南张(大千)北溥美誉,又是皇族身份,订单自然不少,他又是懒散之人,不得己雇请代筆,颐和园的听鹂馆是远近闻名的溥家作坊,门生宁砥中,吴咏香为代筆主力,他也不掩饰自己代筆行为,访客來摧画他会对客抱怨代筆不力,叫仆人去摧画拿来加题,坦然自若。现市面上有真,有代筆,更多的是作***,***画多从台湾来,因这些原因,拍卖市场上人们不敢贸然出手,故画价一直不高。他的画用料非常讲究,他用的绢厚密有弹性(曰本绢),熟宣有毛感,这两种都不易控制笔墨,作画难度大,颜料都很高级,这些作***者一般恐难做到,书风健劲挺拨,清逸凝练,难以模仿。所以鉴别也不是非常困难。
有没有写柳体出名的大家?
大家?有学似前人一种书体就成大家的么?古往今来都没有。就拿柳公权说,不是欧一点点,颜一点点,其他一点点,结合自己的认知创出一套完整体系,包括笔划、间架、气息,并得认同才称为柳体吗。所以柳体大家只有他自己一个。
写柳体太累了 笔画太精道了 欧体写起来容易些整体效果又好 柳体似乎有点费力不讨好的感觉 一直在练柳体 家里也有其它字帖 可是亲戚朋友来问他们喜欢那种字体 却都不喜欢玄秘塔 唉……只能说曲高和寡吧!
柳体是我国唐代书法家柳宗元创作的字体。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现代的书法其实很少有门派之分,基本上都是融合为一体了。不过李放鸣和张书范的柳体让人欣赏的。
李放鸣
现代汉字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学会副会长。自幼酷爱书法,书从古帖,主攻欧体、柳体,兼学晋唐小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硬笔书法在全国性大赛中获一、二等奖。
张书范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书法展览并获奖,并被多种艺术辞典收录。一九九五年编写出版了《柳体技法》。
如何写好柳体
专修柳体的书法大家不是很多,即使是以柳体为主,也都是兼收并蓄了其它的书体,这样才能成就自己。学则生,似则死。搞艺术重要的不是形似也不是神似,关键是脱出窠臼能够成就自己。这样你的艺术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否则就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出版物有清代书家梁巘临柳《玄秘塔》。
历来学柳,或有明显柳字特征(中宫紧凑),我的印象中,有蔡京、启功两位。
下图一为蔡京行书,一为启功临柳。尤其启功瘦硬紧凑的体势,柳味充分。
民国平襟亚编辑《书法大成》,分楷隶行草四体,有沈尹默、白蕉、邓散木、马公愚、于右任、谭延闿等数十位名家书写,其中不乏临帖之作,楷书有欧颜褚及钟王,其中没有柳字。可见柳之影响力偏弱。
柳公权有"心正则笔正"之笔谏,在唐楷大家林立的背景下,能成自家面目,颜筋柳骨并称,大不易。
小楷可以有多漂亮?
小楷为什么被喜欢?
用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品。
所以,小楷个头虽浓缩了,但是美起来,动人心魄的力量不亚于榜书、摩崖。
历史上的小楷,总共可分为两类,用老百姓的话说,一种是胖的,一种是瘦的。胖的代表是钟繇,其传人有祝枝山、王宠、傅山、刘墉;瘦的代表是王献之、灵飞经、赵孟頫、文徵明、溥儒……
总的来说,胖的古朴,散淡,瘦的精致,优雅。
当然了,从专业的角度看,胖瘦之论太简单粗暴了点,实际上钟繇一路书风高古、自然,并非真胖,而是功力到了极致之后的自由发挥,属性情之作。灵飞经一路精致、典雅,但外形经常迷惑人,很多人迷恋于此,照猫画虎,得其形不得其神,很难成器。
除书法家的小楷之外,还有写经一路,这一路实用为主,所以信笔由之,肥瘦均有,值得当代人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溥儒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溥儒的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