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行书毛笔练字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字体行书毛笔练字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书法作品创作,怎样安排章法?有什么规律?
在书法中有句话:点画是音符,章法是乐章。一件章法出色的作品就如同一曲交响乐,让人陶醉。
章法的基本原则是协调、自然。但章法的和谐统一,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来体现。
制造矛盾和冲突的手法很多,比如疏密、大小、枯湿、浓淡等等,下面我们结合一件作品来具体说说其章法的设计。
这是全国第十一届国展的一件获奖作品,字数较多,作品尺寸较大,章法处理难度较大。
首先,作品内容是《人间词话》的4段话,作者在每一段后以“人间词话某某”分开,因其位置高低不同,作品很自然地形成了长短、宽窄不同的四部分,整件作品不因字数多而局促。
其次,每一行并不是一条直线平铺直下,而是左右摇曳,蜿蜒而下,如同风中的柳条,婀娜多姿,深得名帖《平复帖》的神韵。
再次,字形大小错落,黑白块面对比强烈。书法中最忌讳字形大小一致,缺乏变化,而此作大小、黑白穿插,深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和“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之妙。
第四,书写时疾时徐,节奏变化大。作品中,书写舒缓时如作楷书,写到畅快处,又变成草书的节奏,其变化显然从《祭侄文稿》中得益不少。
最后,是墨色丰富,丰润处如玉珠,苍涩处如枯藤。初学者写字时常犯写一字蘸一次墨的毛病,这样写出的字墨色缺乏变化,仿佛印刷出来的一样。其实创作时,每蘸一次墨要将其写尽,墨色由浓到淡,这样方显自然。
关于章法,我认为只有基本原则,具体的处理手法其实沒有固定的规律,需要在创作时灵活运用。
行书创作从书法本体上说,笔法,结构,章法,墨法。都有不同要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以整体格局,气象气韵上看,要有美学参与,塑造意象,给人精神满足和价值追求,妍美流便,阳刚崇高,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等,都让人回肠荡气。
行书书法创作,一般首字略粗重,从右往左纵向书写,书写时要注意
字距与行距疏密有致,楷行草合理搭配,用墨有浓有淡,枯湿合理,注意适当布白,一气哈成。另外一般做到上齐下不齐,正文末尾一行不少于二个字,正文写完后可另起一行,低格写正文出处及作者,然后再书写日期及署名,最后在作品开头低一字旁盖上引首章,署名下方(不低于正文处)盖上名章。
——行书作品章法有如下要领:横不齐列、纵见欹侧、引带接递、连绵流贯、腾左挪右、穿插迎就、大小错落、疏密相间、重字能殊、同类显异、行款参差、终篇和谐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横不齐列”——***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不同于篆书、隶书、楷书,不是纵有行、横有列的队列式整齐形式。即使字的大小差不多,也有左右行之间字与字的参差。这种章法,具有整齐中见参差的艺术效果,更便于体现行书轻松流便的书写特性。
(具体可参考江西美术出版社新出版的《二王行书要领精讲》《米芾行书要领精讲》《王铎行书要领精讲》。其中专门有一编讲解上述章法要领。)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二)
书法中识势的第二层含义,当指作品。
当结字成篇,成为书作,势就不单是点画,字势,而是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或曰笔墨走势了。上一字之收,常与下一字之起,有着内在联系,有时是牵絲,更美更高级是意连。
这种笔墨走势的联络,古人称之为筋脉,有了这种联络,这种动势,字就生动有力,有灵气,而成篇的作品,便如行云流水,气韵生动了。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古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云其有扶老携幼之感,唐太宗李世民,云其“状若断而实连”,就是讲这种字与字之间的联络,所形成的美感。
这种笔势,在行书,草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隶书,楷书,篆书则不那么明显,这就告诉我们,隶,楷,篆书的作品,其难不在单个字的工整,而难在整幅作品的气韵,整体性。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如人体,筋脉是自然的,它的特征是隐而不露,太露则病,所以書写时,无论牵絲,还是意连,都不可用笔太重,重则露,露则有失自然。
老子云,道法自然。
孔子云,过犹不及。艺术都不能过,分寸感至关重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行书毛笔练字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行书毛笔练字教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