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瘦金等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行书瘦金等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瘦金体书法家?
于非闇
在常见的书法字体中,瘦金体是最难以掌控的一种字体,虽然问世后,也得到了广泛推广,但是于能够掌握住其精妙笔法的书法家还是只是少数,而如今更是如此,但是,也有少量的书法家,对“瘦金体”情有独钟,并且也写出一定水平的,诸如今天要走进我们视野的就是少数中的佼佼者,他是齐白石最为得意的***,同时也是书画双绝之人,和陈之佛并称为“南陈北于”,甚至还绘画巨匠张大千还有不错的交情,他就是于非闇,一位将“瘦金体”写到极致的书法家,他擅长利用“瘦金体”的笔意写行书,其笔法精妙绝伦。
瘦金体字到底是宋徽宗所创还是严嵩?为什么?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本人一直在练习瘦金体,所以对瘦金体的由来比较了解。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和严嵩没有半点关系。宋徽宗在历史上口碑不佳,是因为他实在不能被称作为一个好皇帝。
“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就连即位之初当时宰相章惇曾说:“端王轻佻,不可为君也。”
而他在书画上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并开创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字体:瘦金体。
《瘦金体千字文》是他23岁时写的,一改前人书法里藏锋的要求,他释放了字里的犀利,让这种爽利,以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灵秀韵味,又有“屈铁断金”的刚烈个性,铁画银钩,久负盛名。
徽宗赵佶的楷书字体吸收了褚遂良、薛曜、薛稷、黄庭坚等人的风格,并创出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自成一家。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洒脱明快,气韵脱俗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书史会要》记载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字号瘦金书”。也就是说,瘦金体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也是赵佶自己取的。有人认为,赵佶之所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这种独特书法,是来自于先秦时期流行的错金工艺。
当时,在铜器表面上镶嵌金银丝片的错金工艺,也经常用以表达文字,加之赵佶一开始仿效的薛稷书法也以瘦闻名,线条虽细瘦,却锋芒毕露,在看似简单的一笔一势下,难掩书写者对书法理解的至臻之境。
“瘦金体”最早出现在宋徽宗赵佶的墨迹上,因此公认是其所创。特点是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能明显见到运转提按等痕迹,风格相当独特。
宋徽宗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最终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体”。
至于严嵩,虽然书法也很有名,但其用笔粗腴,根本谈不上什么“瘦”字一说,更何况他是明代嘉靖时期的宰相,还没出生时瘦金体就早已名扬天下,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怎样欣赏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
在书法史上,唐代以后,楷书是极难出成果的书体,但赵佶是为数不多的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之一。
他首创的瘦金体,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其绢秀而不流于柔弱,清劲而不失抛筋露骨,在有限的范围内用笔还是较好地发挥出其丰富多变的特色。
赵佶是学薛稷一路的。薛稷是褚遂良的高足,也是褚遂良的外甥,其弟薛曜也是一代大家。宋徽宗正是取了他们兄弟二人的瘦劲之长,又加以新的陶冶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瘦金体的风格。
瘦金体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徽宗的擅画,他的工笔花鸟也可称是登峰造极。 徽宗试图把书法中的丰富用笔动作借用到绘画上来,以提高工笔花鸟人物画技法的生命力。然后,又将这种瘦劲的勾线技巧再揉进书法中去,并随之形成了那种开张型的书法结构,最终完成了瘦金体的基本风貌。
也就是说,赵佶是继承、发展并夸张了褚遂良一路的书体,但也有人认为,他的字偏向美术字,艺术价值并不高。
何为瘦金体
宋徽宗的书法,先学初唐薛稷,薛曜兄弟。(薛氏兄弟师承其舅褚遂良)后又学同时代书法家黄庭坚。宋徽宗信奉{书贵瘦硬}的古训,用笔源于薛氏,结体笔势,取法于黄庭坚。将他们清瘦恣纵的特点,加以融贯,又吸取画坛前辈的笔法。并融入工笔院体画的勾线功夫。创造出新体楷书[瘦金体】,又称[瘦金书】。
世人对瘦金体的认识
宋徽宗是人们说的亡国之君。但他执政的时候已经是内忧外患,不是他能够改变的历史。所以有部分人认为北宋是因为瘦金体而亡国,把瘦金体定为亡国之书体。也有人认为瘦金体是美术字,题画字。以及现在流传的工笔画,瘦金体题字水平其实不高。也是影响了瘦金体的传播普及的一个因素。
瘦金体的特点
徽宗所作楷书,瘦金体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具有秀美洒脱的风骨。其结体特点为抑上扬下,抑左扬右,行笔细劲。尾钩锐利,横竖起笔如利刃切入,如屈铁断金,撇捺的末端如竹叶形,整体感觉剑拔弩张,斩钉截铁,体现出用笔的力度,并具有行书的舒畅风貌。字体多呈长方形,上半部紧凑重聚散,右下部多开张圆满秀丽,这种中宫内松,四面开张的字体造型,具有一种锋锐的强烈感及明显的飞动效果,并把长锋狼毫的弹性及提捺强调到突出地位,通篇重法度,写作态度一丝不苟。
宋徽宗是在政治上没有大的作为,但在艺术上的成就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追赶上的。他独创的瘦金体,以及开创了院体书画应试的先河。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瘦金体书法墨迹。是很难得的学习资料。
瘦金体是我们不务正业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创立的一种极其具有个性的书法样式,在书法史上是一个独创。瘦金体,运笔灵活、快捷,瘦劲峰利、笔法外露,但不失其肉。瘦金体在收尾处常有提按停顿。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宋徽宗创立的瘦金体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但因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很不好临摹。瘦金体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字体,赵佶把他的艺术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它的瘦挺、爽利和工致,需要极高的书***底,及心闲神定的气质。后人虽然学习他书法的很多,但得其精髓的寥寥无几。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众多,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大观圣作碑》与《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楷书千字文》创作于二十三岁,已初具规模,而《草书千字文》创作于40多岁,笔法洒脱,一气呵成,功力深厚 。
“瘦金书”正与他工致的花鸟画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与画笔法相得益彰。宋徽宗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很好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对后世的影响绵延至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瘦金等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瘦金等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