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丑字行书米芾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丑字行书米芾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理解书法美与丑?
书法的美是直接的心理感受,是字体本身内在美的因素***欣赏者的眼部神经细胞的一种体验,比如,写字写得得体、自然、美观、大方、流畅、令人赏心悦目等,只要有这些心理体验的,那这样的作品都可说是成功的、好的、美的作品,同理不好的、丑的书法作品也是对人心理的直接***感受,比如,当你一看到某作品时连笔划都看不清楚,心里蛊融融、想发火时,那就是丑的书法,丑的作品!
我一直以美观、大方、自然、得体、流畅、令人赏心悦目、突出个性来评价书法作品!
美有时确实也是大众化的,丑亦如此,从抖音小视频对某书法作品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大众也都在追求美好的东西,也都在讨厌摒弃丑的东西!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好回答的。因为艺术不像数学,没有绝对的规则。但是,书法有其自身的审美规则,中国人讲究中庸和谐,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从甲骨文开始,就有这一审美倾向。到魏晋时期,这种审美规范已经成熟。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正是符合这一规则,并且达到极致,所以,被后人尊为书圣。二王父子以后,基本都沿袭了这一规范,符合这一标准的,基本上都是美的,而偏离的则是丑书。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艺高人胆大的艺术探索者,比如颜真卿,他把篆隶笔法融入楷书,形成独特面目,让当时的人接受不了,以为是丑书,甚至像米芾、李后主对颜真卿的书法都颇有微词,其实即便是颜真卿,仍然遵循了中庸和谐,所以,他的书法经过大浪淘沙,仍然受到后人的喜爱。艺术相通,万物同理,中庸和谐,不仅仅是艺术的法则,也是中国人的哲学,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不妨观察下。说多了。
美与丑皆由心定,美者无论老少皆爱之,丑者皆嫌弃之,美与丑矛盾又统一,有美就有丑,而二者又因人之喜好不同而角色不同,环肥今视之未必就是美,燕瘦唐人视之也许就是丑。当代书坛流行丑书俗书下流无德乱书等等,它的存在说明符合大众俗人的爱好,在这些包括写丑书者的人的眼中这些就是美书。所谓上有所好下有趋焉,上梁不正下梁必歪,满眼望去,熙熙攘攘多是急功近利之徒,昏昏噩噩多为受骗之客,美丑又何足道?
怎样理解书法的美与丑?
怎样理解书法的美与丑?
真实不虚,美才是艺术的特征,那么相对丑就不是艺术,称不上艺术性。
由此感知艺术的创作,要追求***的创作,如何达到美的境界,就要合乎艺术形式结体与用笔的规律。
古人经典书法,之所以耐赏,千年至今不衰,历经了长久考验,仍然以魅力存在而今,说明是符合美的几何架构。
丑的体现,没有书法艺术创作的基础,失却艺术属性的规矩。任何艺术都有其沉淀的技法,凡是古代没有留下的作品,都是经不起推敲耐赏。而留下的书法艺术品,都是精品。没有丑书留下来的。
因此丑的书貌,永远不会站住脚,早晚昙花一现。丑书的分界岭视笔法是否合度,是否延续至今的技法基础。有根基的创作,属于朴实无华,文字初期书写属于拙朴,而今有古传统基础,书写的朴拙,也具有一种美。
美的表现多样性,有自然之美,有阳刚之美,有柔美,有妍美,遒美,有拙朴美,……
丑体现的是陋,很难看,不舒服,令人望之,不愉悦,不爽心。碍眼的直觉。
所以美丑是一对相互排斥的。若一件作品只要美,就有姿态韵之,形态流畅,而丑则有别扭。笔墨不畅,姿态乱像。
时下所谓的“丑书大家”,据说其传统功力确实很好,可能是耐不住寂寞,急于扬名立万,于是铤而走险,剑走偏锋,开启惊世骇俗的表演模式,吼书、射书等旁门左道悉数登场,反为世人耻笑。传统不要了,美从何来?
哪种艺术形式具有书法这样的一些特点?
这方面的例子还是有的,如绘画、戏剧、诗歌、摄影等艺术都与书道相通,都讲究节奏、韵律和意境,都是情感与人格之事。
就说绘画吧,从技法上讲它与书法都是笔墨艺术,二者共通的笔法特点,都是提按、使转、一波三折、虚实相生,等等。黄宾虹说过,书画的气韵都是从虚实结合而来。要走写意画的道路,书法不过关,不入流,那国画也画不出内涵来。
从品格与审美上讲,书法与绘画都是揣摩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比如,都说毛泽东的书法气象宏大,这与他一生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经历有关,他的诗书均如其人,意境前无古人。
书与画都讲意境,意境是主客合一,是造化与心缘的结合。比如说,齐白石的画高在他的"情",是他对平民化的追术,表达的是朴实的平民情怀;黄宾虹的成就则是理趣,他画的是中国文化的道理;李可染的山水,更带有他自己的气质:严肃、深沉,富有使命感,他要为祖国的山河立传。
总之,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但它又有诗的韵味,有画的灵动,有舞的飘逸,有歌的悠扬;诗书画、音乐、戏剧和摄影等,都是一种美的旋律,共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
“书画同源”,再宕开一步,诗词(分行写的散文不算!)。诗书画的创作原则、鉴赏标准是相通的。中华国粹——诗词、书法、国画,都讲究写意,散点***,留白。
你是专家,我班门弄斧。
至于你所说的现象很正常,生活中有奢侈品、有名牌、当然也有地摊货。“曲高和寡”,高雅的艺术绝对是精英文化。人分三六九等,生活消费和文化消费同理。
怎样用书法写“天道酬勤”更好看?
书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怎样写“天道酬勤”好看,同样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大家喜欢写“天道酬勤”,估计更多的是看重了它的寓意: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而成功呢,会更偏爱辛勤的人。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然后不断地提高自己,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
当然,如果能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既有视角上的美感,又喜欢内容表达的意境,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肯下功夫认真学习,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理想的效果!
顺便附上自习写的“天道酬勤”,希望与朋友们切磋!谢谢您阅读!也希望您能关注我!
这四个字的出镜率真匙太高,到处办公室和家里经常见到,还有十字绣也有木刻印刷等各种形式的《天道酬勤》,大都千篇一律的,让人看多了以后,很是倒味口。古代经典名句很多很多,难道只有这四个字,可以鞭策你让你更加勤奋努力吗?
近些年,面对求字者,我也写过近百上千张此字,且越写越疲惫,越写越没感觉了,可能写的太多以后,貌似复印机没***与冲动了吧?
下边是我近年写的挑了几件,请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拍砖。。。
初学行书,如何练习笔法?
在学行书之前应把正楷练好,正楷好比人走路,行书相当于小跑,人要先学好走后才能跑,所以楷书练好了在练竹书就水到渠成了,只须在书写楷书上加一些正常的速度或节奏,对某一部分字的章法笔顺进行一些调整,这就须平时多读帖多记帖多临帖了!
初学行书,如何练习笔法呢?
笔法通常包括执笔与用笔。书法练习,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姿势与执笔方法。
一、书写姿势
一般情况下,写各种书体,姿势没有什么区别。平时练习中等大小的行书,姿势与写楷书一样,既要端正,又要感到自然舒适,这样,才能毫无障碍地使右臂送力至腕,至指,达到挥毫得心应手的目的。若练习较大的行书,可以***用“悬腕”的姿势,悬腕有坐姿和站姿。
坐姿
站姿
二、执笔法
练习行书,要使笔锋垂直于纸,笔能提得起,按得下,让锋尖始终在线条的中心运行,即中锋用笔。这样书写的线条圆浑,厚实,富有立体感。行书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
中锋行笔,执笔姿势无定法,有“拔镫法”即“五指执笔法”、“三指法”、“二指法”,甚至如执钢笔一样,也可书写,既有个人习惯,又有师承关系,我就喜欢用“三指法”。
练习行书,用腕很重要。用腕有三种:1. 枕腕,即右手枕于桌面上,宜写较小的字。2.提腕,即肘部着桌面,腕部提空,宜写中等大小的字。有时也可以腕部与桌面若即若离,细微处靠着写,线条长处提腕写。3. 悬腕,即腕、肘部离开桌面,这样能灵活运笔。写较大的行草书,必须用悬腕法,才能不受拘牵。行书练习,对腕的要求比较高。腕力控制得好,线条圆而有劲,腕灵活,则圆转自如。
从楷书的练习转入行书,应在运笔使转上下功夫。由于练习楷书时,字的结构框架即字的结体已基本掌握了,那么,在行书的练习中,就要灵活运用笔法。行书讲究行,行的特点就是有连带、使转,或意连等。我们在运笔的过程中,要使诸多方面照应,做到一气贯通。
因此,由楷书到行书的练习,也就是由框架结体到运笔使转连带的过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丑字行书米芾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丑字行书米芾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