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字阳印小篆字体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字阳印小篆字体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篆刻的姓名印章应用阳文(朱文)还是阴文(白文)刻比较好?
篆刻有两种刻法。阳文、阴文。阳文既是文字是红色的,阴文既是文字是白色的。以前的规定是陈旧的老一套,现在是新时期,篆刻也在推陈出新,其实我认为,选什么色的还是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没有死的框框来定,你喜欢什么的就要什么的。
略和阳的象形字?
略,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üè,最早见于秦朝小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略”的基本含义为大致,简单,不详细,如简略。
略的象形字有:䀩 、胳、挌、络、洛、辂等。
阳,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á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阳”的基本含义为明亮。
阳的象形字有:衵、汨 、衵、阴等。
书法怎么落款呢?一幅书法作品怎么盖章呢?
一幅书法作品,落款非常重要和讲究。首先字体要与正文有所区别,大小适中不要反差太大。右款(上款)应低于正文两字以下,落上赠予者或求书者雅称或大号,也可落上甲子年序。左款(下款)要低于右款,落上自已的姓名或筆名,但一定要让人认识。落款包括盖章不要超过正文天地畄白。可题全款也可题穷款,以好看为原则。写正文时要充分余畄好款位,不要造成挤对。落款字虽小,但与正文要一样认真书写,尽量显示出一幅作品的整体秀美。一幅作品盖3枚章为宜,右上为闲章,左下为作者名号和雅句章两枚,一阳一阴。特殊格局的作品,也可增加印章枚数,但以奇数为宜。此为本人拙見,请多指正。谢谢
书法的落款很讲就。
第一点,它的作用是补充构图的不足之处。就有了长款和穷款之分。
第二点,落款的字体也有很多规矩,草书可以用行书题。行书最好行书题字。隶书楷书不用草书题款。
第三点,题款的字体要小,最好不得超过正题字体的五分之三,否则有主次不分之嫌!当然,小于两公分的字就不可再小了。绳头小揩更不能小了。不然会出笑话的。印章可分为名字章,闲章为主。其它还有许多名称的章。引首章必须盖,有醒目提神的作用。
盖章也要字体的风格相吻合,楷书,隶书要小篆来配,草书,行书得用大篆刻的章石来盖,除了引首章盖在开头的一二字之间。自己的章一般都要求盖左下角。这是因为传统书法都是从右边念到左边的!如果字是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作品,則盖在右下角为宜。
再者,有的书法作品怕装裱时伤了构图,可用一两枚闲章压角。装裱师就不敢乱裁了。我们叫这种章为压角章。
书法作品盖章要符合两个原则,简洁和符合主题内容。
什么是落款:
一幅书法作品主要由主题内容、落款和盖章三个部分组成,书法落款是一幅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落款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欣赏者通过落款可以知道这幅作品的书写时间、作者、地点等内容,起到对主题内容的补充作用。
书法落款的组成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作者、赠予的对象、对主题内容的解释等等,这些内容不一定全都写上,要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书写。
关于落款的分类:
书法的落款按照大的分类,可以分为双款和单款两种,双款又分为上款和下款,一般上款会书写的比较高,可以书写赠予者的姓名,敬称等等,表示对他们的尊敬,下款一般书写时间和作者姓名。
如果没有赠予的对象,可以落单款,单款又分为长款、短款和穷款3种,如果一幅作品主题内容写完,剩余的空间比较大,可以落长款,空间比较小可以落短款,穷款就是只写自己的名字,作品落穷款一般情况是作品主题内容写完,剩下的空间实在太小了,只能写一个姓名了。
关于落款的书体:
书法创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先出现的书体不能给后出现的书体落款,比如隶书可以给篆书落款,但是不能用篆书给隶书落款;静态的字不能给动态的字落款,比如一般不会用楷书给行书落款。行书是落款最常用的字体,一般可以给任何书体落款。另外,落款的字体要小于正文内容的字体。
关于作品的盖章:
在书法里,盖章也叫钤印,是一幅书法作品完成的最后一步,盖上印章,一幅作品就算大功告成了。
我们现在看很多古代的书法作品都盖着很多的印章,其实这些并不是作者自己盖的,都是后人盖的收藏印,比如乾隆皇帝曾经在一幅作品上盖了100多方印章,这种方法我们现在写书法作品是不可取的,容易喧宾夺主。
作品盖章要遵循的原则:
1、我觉得简洁是最好的落款原则,最多两方印章,一方启首印、一方姓名印最好,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盖三方印章,但无论如何不要盖的太杂乱,一幅作品超过三方印章就有点乱了。
2、印章的大小一般会小于落款字体的大小。
总之:
以上说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落款方法,落款很复杂,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楚的,想要学会章法、盖章和落款,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去多看古代和当代名家的作品,看看人家是怎样落款的,时间久了就可以掌握书法落款的方法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字阳印小篆字体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字阳印小篆字体设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