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秦桧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秦桧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奸相蔡京,秦桧,严嵩他们仨写毛笔字,画画都是一绝?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礼记·缁衣》
有啥样的主子就有啥样的臣子,这是必然的。当然,首先要说的是,蔡京、秦桧、严嵩多是科举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时代,书法写得好是非常必要的,这个传统其实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一手好字在考试中(尤其是文科类)是有一定优势的。
上行下效,看看他们的主子,就知道他们啥德行:
1、宋徽宗
中国历史的皇帝中,最为天才的艺术家,除了管理国家,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他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他还热***运动,呵呵。
蔡京是熙宁三年(1070年)的进士,曾经参与过王安石变法的党争。在徽宗时期依靠巴结童贯再次得到重用,而他用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作品引起皇帝的注意,并最终成为“六贼”之首,靖康元年(1126年)被贬,同年去世,年80。
现在很多人认为蔡京是“宋四家”之一,由于其名声太差,才改为蔡襄。
2、宋高宗
赵构的原本身份就是一个安乐的王爷而已,这和他的父亲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讨父亲喜欢,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洛神赋》(草书)等。但其并没有得到其父的重视。不过历史选择了他。
秦桧在政和五年(1115年)以状元出身,政治生涯前期曾被俘到金国,后回到南宋任职。他字体尚工,书写齐整工稳,擅长篆体。诗文天下,颇擅笔翰,并创造了沿用至今的“宋体”,不过秦桧能受到重用,其主和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不惜留下恶名给赵构当了刽子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这真是莫大讽刺啊。
常言说字品如其人,对这个说法小女子不敢苟同,我以为字儿写得好,人品就渣。反之人品好的人,字写的不一定漂亮。
道君皇帝的瘦金体何等精妙,可当皇帝却当的一塌糊涂,大好的大宋天下生生的毁在赵佶的手中。
南宋秦桧的发明的宋体书冠绝一时。却一手策划武穆蒙冤。
蔡京的书法行云流水,他的书法自成一格,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自己不如蔡京。可蔡太师的人品却一塌糊涂。
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就是严嵩的杰作。后来清朝乾隆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几个大字,最后发现,没人能及得上严嵩,只好作罢,仍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
和珅的书法名噪一时,在位时一字难求,其书法被誉为宇内无双。
汪精卫开创的硬笔书法,其书法造诣可见一斑。当起汉奸来更是出类拔萃。
这个问题不能成为问题,首先奸相是指他们在政治上有问题,书法好那是说明他们文学功底厚,在科举取士的年代,进入官场的首要条件就是学问做的好,基本功扎实,所以一个好的文学***未必能成为宰相,但是能成为一代宰相的其文学功底往往都不会太差。
没有才能、碌碌无为人是当不了奸相的。事物总是具有二重性的,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做法是错误的。举一例:蔡京在溜须拍马宋徽宗、大搞生辰纲方面是错误的,但在王安石变法时,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但这在南宋也是给他定为奸臣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宋孝宗好像是同时给他和岳飞平了反。一个什么好事都没干的人能当上宰相吗?
毛笔是古代最主要的书写工具,是隋唐以来历代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之一。因为科举考试要求,逐渐发展成为馆阁体,
作为科举考试的受益者,三位宰相的字体必然会很好。由此可知,字如其人,完全是扯淡。徽宗赵佶皇帝当得家都没了,可一手瘦金,写得确实美观,人人喜爱的。蔡京的书法天下皆知,无数人追随,《水浒传》中圣手书生萧让,连他的私章模仿起来毫不费力,这就说明了他字体的普及性。
古代并不像现代,打印复印方便,节省大量时间。纯手动的年代,各种公文往来,这三个宰相的字,想不写好也不能。再加上皇帝的兴趣取向,画儿画的好也一点不意外。
其实不止是三位奸相,凭借本事考取的进士,无一例外,字都写的漂亮。因为这是必须的。因为这仨在政治上实在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建树,拍马逢迎的只能夸这个了。司马光不靠这个,他有《资治通鉴》;王安石不靠这个,他有变法;张居正不需要靠这个,他什么都不需要,能想到的他都有了。
书法是小道,在古代只是基础,本来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但在今天看来,他们写的实在是好,流传也很广。由于现在的流行,这些又被翻出来了。尤其是高考。因为语文考作文,外语也考作文,所以馆阁体这种字体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变种:衡中体。
尽管他有毛病,但是整齐呀,看着顺眼,易辨认,不易丢分。所以考生也很喜欢用它。
衡中体——英语试卷
尤其是相比没有基础、写字难看的考生,这种字体简直太好了,毕竟,大家的目标是少丢分。但是,要把练字当修心的话,还是另选字帖吧。
所以,三个奸相的书画水平很高,但并不值得夸赞,这不过说明他们在宰相的位置上没有作为。只是耍奸害人,为祸百姓而已。
秦桧是如何死的?
秦桧是病死的。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秦桧(1090年—1155年11月18日),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投降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曾主抗金和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被俘至北方。成为金太宗之弟完颜昌之亲信。公元1130年,昌放弃南归。声称杀金人监者夺船逃回。朝官多疑之,但宰相范宗尹等力排众疑,遂为参知政事。继任右相。次年,罢相。公元1134年,复为相。桧性残忍阴险。为相十九年,杀岳飞,贬忠良,极力破坏抗战,主持和议,向金纳贡称臣。晚年屡兴大狱,冤案不可胜数。
秦桧字体尚工,书写齐整工稳,擅长篆体。陶宗仪在金陵文庙的中栏上曾见过秦桧的书法“***泉”三个字,称其字“颇有可观”。秦桧书迹仅有拓本《都骑已临帖》和《别纸勤恳帖》存世,收录于南宋曾宏父的《凤墅帖》,藏于上海图书馆。《别纸勤恳帖》为行楷书,共计十行。其字形笔意多受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影响,用笔舒展,结构峻拔右上角,暗合了黄字笔画的以欹侧取势。但秦桧此帖字似又少了黄字的中宫敛结、四周发散的“辐射式”结构,比起黄字来,其中宫更加宽疏,因而显得温和大度、儒雅温文。
收藏成就
秦桧文***风流,鉴识非凡,在贪恋权力的同时,还对古董珍玩保持着极大的兴趣。想方设法聚敛古玩的同时,秦桧特在相府后院建一“格天阁”,专门收藏归类,命亲信家丁日夜看守。据《木桯史》记载:“秦桧以绍兴十五年(1145年)四月丙子朔,赐第望仙桥,并银绢万两匹,彩千缣。”绍兴四年(1134年),镇守广州南海佛山三地的督将方务德因在临安述职时直言顶撞过秦桧,担心受报复,不安于位。后来他携特产龙涎香20大箱送往临安秦宰相府,其中另作标记的4箱才是关键:内藏足赤黄金40锭,上等象牙雕屏风4扇,20年的缅甸玉器及唐代名人字画10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秦桧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秦桧书法字体教程楷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