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楷字体行书书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欧楷字体行书书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欧楷字三年,已进入瓶颈期,有哪些行书字帖值得推荐?
练字欧楷三年,进入瓶颈期。有方法让你度过难关,一是拜书协老师,让老师帮你拉宽瓶颈,二是换帖,把欧楷暂时搁着,转练怀素的狂草,三是放大欧阳询的字体,让笔画变粗。以上三种方法你不仿试一下,也许就度过难关了。
我作为一个书法人,练字四十余年了,很理解你的困境,遇到瓶颈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在推荐字帖之前,先要确定几个前题:
- 你总共练字有多久了?
- 每天能练习吗?会练多少时间?
- 你练字的初衷是什么?
- 你有多大的兴趣,或者说有多大的信念坚持下去?
- 第一字帖这是欧体吗?
- 练的过程有没有老师指点辅导?
- 没看到图片不知你现在的真实水平?
- 你预期一年之后想追求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解决了前面这些问题,后面的进展就会水到渠成,不过根据我的经验与判断:
1.练欧体三年,水平只有一般般,因为欧体以结构著称,如果没有理论支持,会收效甚微
2.欧体是普通的楷书,楷书基本上只能解决书法“站”的问题,而书法真正的内涵是“稳而协调”,“动而优美”,“唱而悦耳”
最后的建议是:现阶段你应该去找褚遂良的字帖比较适合现阶段的练习!
祝你沉浸书法艺术之中早日书艺精进,有问题可以@品玉斋刘智华 欢迎沟通交流!
练习欧楷三年进入瓶颈期,说明你是下了一番苦功。这时候再练欧楷就进步极缓了,越写越觉得写出来的字死板僵硬,这就要兼习行书,学习行书的灵动圆润以求化解楷书呆滞。
行书字帖大都去习练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珣《伯远帖》、欧阳询《张翰思鲈帖》、颜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权《蒙诏帖》、杨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米芾《蜀素帖》等这些书法字帖。我觉得这些都是古人成名之帖,是古圣先贤最高境界的作品,人家在字势笔意间浸淫了几十年,我们难及十之一二。一个初学者一上手就学习人家的巅峰之作,肯定会觉得力不从心。这就是为啥写兰亭序数以亿计,让人称道的却不过百千。难度颇大
所以我建议初学者不易学习那些难度颇高的传世名贴,倒不如先临习一些二流三流的行书大家的字帖。等练习一段时间掌握行书技巧后,在转入那些行书传世巨作习练。
行书字帖兰亭序是没得说的,本人比较喜欢沈尹默的行书,沙孟海的也喜欢;楷书练烦了可以交替着练练行书或者隶书,多看帖找到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正确个人经验,欢迎批评指正。
初学书法,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很容易选择接近规范字的字帖,虽然欧楷不是规范字,但结体端庄自然就很入初学者的眼。欧楷学习时间有三年,很多用笔习惯己形式,最怕形成的可惯就是用笔生硬,点画之间没有连惯,另外就是结体平正。
如何突破现在的瓶颈,形式欧体书风,我认为还是应该从欧阳询《千字文》,他的行书作品以《千字文》是流传已久的名帖之一,曾归宋王诜所有,其后经贾似道等收藏,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帖自始至终一丝不苟,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通过理解学习欧字的行书笔意再回去写楷书,又有不一样的感觉。
去年十二届国展中也有很多欧体书风的出现,也可参照学习。
个人拙见,提供参考!
楷书学习赵孟頫《胆巴碑》好吗?对今后学习行书有帮助吗?
楷书学趙孟頫书法是好的。范本很多,不光是胆巴碑:例如《寿春堂》、《福神观记》、《妙严寺记》、《胆巴碑》⋯⋯等等都可以用作临习使用。由于赵孟頫所书楷书文章,字写的比较快(传说日书万字)所以楷书文字都有行书筆意表现。这对一心学习趙孟頫楷书之人,今后学习行书肯定是有帮助的。
但:趙孟頫是中国文化历史上出现的绝对天才。其书法属"二王"一脉相承,涉列多家书风研究、研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达到了五体皆能的水平。他的字中和了魏晋以后多家名人书法风度、潇洒纵逸、严谨精熟;表现外媚美,内存骨。所以,建议学习者对此要有所了解多准备一些相关资料,供临习、阅读、掌握书法历史等学习之用。
粗言:供参考。
好!可以从《胆巴碑》入手。
现如今,学习赵体的人很多啊!我这里有很多同道都热衷赵子昂书法,尤其是赵孟頫的楷书。我小时候,我的老师曾经让我临《胆巴碑》,我以后也让我儿子和学生学习赵体。
古代的四大楷书名家,当属"颜柳欧赵″,前三位都是唐人,唯赵氏乃元人。能在历史上楷书挤身于前列,并与"颜柳欧"并行,实乃是实力所至,当之无愧。因为他的楷书,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尤其是《胆巴碑》,融入了唐人李北海与晋王羲之的精华,以行楷传世。同时赵孟頫在小楷上也成就斐然,他的小楷《汲黯传》《道德经》等等,都成为后人的范本。如果当你想从楷书向行书过渡,不妨从赵孟頫楷书中取法。苏东坡云"真书难于飘扬",这一点,赵子昂做到了。。。
后人对赵子昂的人品进行抨击,认为文天祥不姓赵就为国捐躯了,而赵孟頫乃大宋皇室后裔,就更不该投靠元世祖忽必烈并在其朝庭任职。当时赵孟顺也处两难境地,若抗争即满门抄斩,保不住妻儿老小的赵氏血脉;投降则又丢失了名节,遭后人唾骂。所以赵氏晚年便一心向佛,寄托心灵。但从艺术上讲,赵氏是王羲之以后,继承并光大传统书法艺术最成功之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从赵体受益颇多,以下是我的大小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楷字体行书书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楷字体行书书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