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的基本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的基本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有什么特点?
楷书是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字体,由隶书演变而来,又叫作“正楷、真书、正书”。特点是字体端正,规矩整齐,所以楷书又有楷模之意。 主流的楷书颜体和柳体,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很大。颜体字以丰筋见长,显得宏放;柳体字以骨力取胜,显得劲健。所以被人们赞誉为“颜筋柳骨”,适应了后世人们不同的审美心里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接近楷意的行书称为行楷。行楷字保留了正楷字严谨、方正和规矩的特点,比正楷字活泼、富有变化,书写也较为便捷,是一种既有广泛实用价值,又有较强的艺术性,具有相当观赏价值的字体。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楷书
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楷书的特点50字?
楷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②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③起止三折笔,运笔在中锋,是楷书的典型笔法。
楷书风格?
楷书分为四种风格,指欧体、颜体、柳体、赵体。欧体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颜体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柳体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赵体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
1、唐朝欧阳询(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
2、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楷书有《东方朔画像赞》、《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中兴颂》、《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行草《祭侄文稿》、《论座帖》等。
3、唐朝柳公权(柳体):代表作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刘沔碑》、《金刚经刻石》、《李晟碑》、《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冯宿碑》、《苻璘碑》、《魏公先庙碑》等。
4、元朝赵孟頫(赵体):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的基本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的基本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