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练行书字体大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练行书字体大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谢书友邀!
写字能有大小错落的意识,说明书友也是个练家子,古人常说“意在笔先”,你能有这样的意,是非常可贵的。这一点,也是你通向书法更高层面的阶梯。
1,硬笔书写不同于软笔书写。这里强调不光是工具的不同,而是硬笔在书写时姿势,方式的不同。软笔写行书大多是悬腕书写,活动范围大,通篇汉字书写不断气。而硬笔则做不到,硬笔往往一个字都没有写完,就得移动一下“支力点”,再去书写后半个字。这说明硬笔中的连贯呼应,并不是自然书写形成的,而是根据自身书写能力,刻意营造出来的。
2.硬笔书写不同于软笔书写。软笔在线条表现上的丰富性人尽皆知,是远强于硬笔的。因此很多人不认同硬笔书写为书法。那么在没有软笔“气势连贯”和“线条丰富”的优势下,硬笔营造汉字美感的唯一出路,就只能依托将字排列的“大小错落”了。当然了,我们在安排大小错落的时候也要根据汉字的结构而论。
3.汉字自身形态占一半,自己的主观意识占另一半。硬笔书法行书的大小应该错落有致,其实与毛笔书法是一样的道理,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美感。
首先,要根据笔画的多少来决定字的大小。一般原则是笔画多的字适当写大,笔画少的字适当写小。如下图笔者近期作品中,“不”、“之”、“几”等字。
其次,根据笔画的伸展与收缩来决定字的大小(这个也遵循楷书“主笔突出”的原则)。如果字里面有长撇、长捺、长竖、长钩等需要伸展的字,那么这些字会看起来比较大一些。如下图笔者近期作品中,“千”、“手”、“暮”、“何”等字。
此外,还要根据作品内容的走势而确定字的大小错落。不可连续多字写大,也不可连续多字写小,相同笔画也不可连续写大或写小,否则会犯“失势”的错误,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一家之言,敬请指正![祈祷]
首先感谢康居画业的邀请,这几天一直在为春运做贡献,在路上奔波,已经好几天没有在悟空上回答问题了。
关于大小错落有致这是属于章法安排上面的,不论是硬笔还是毛笔书法都需要讲究的。如何做到大小错落有致呢?个人浅薄的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个是用笔的粗细;一个是字形的大小;三是字组的大小错落。
一幅作品中有的时候有些字,笔画相对比较简单,这样的字一般都会写得比较小一些,但是点画线条会比较粗一点,这样才不会显得过于轻浮。
来如上图是赵孟頫的《洛神赋》,本身赵孟頫的作品往往大小变化不会是特别明显的,但是我们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红线勾出的字,笔画相对比较简单,字形比较小,因此点画线条用得比较粗。
上图是启功先生的作品,字形大部分都比较大,只有少数几个字比较小,更多地是用点画线条的粗细来体现错落有致。
当然前面说的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洛神赋》作品中的“川”字,虽然笔画简单,但是点画却比较细,但是这样的字不会太多。有的时候上面一个字字形比较大,下面的字就会比较小一点。例如上面作品中,有几个蓝色线条画出的字,字形比较简单,书家故意写得比较大,用笔线条比较粗。
上图是米芾的《张季明帖》,大部分字形是差不多大小的,少数比较小的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当中,起到点缀的作用,给人以节奏上的变化,增加了书法作品的韵律感。例如左数第三行“气力复何如也”几个字,虽然是一笔书,但是书写的同时还是增加了大小的变化,第一个字大,第二个字小,第三个又大,第四个又小,第五个也较小,第六个又放大,并且最后一笔伸展。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
有的时候书家会用字组的形式来强调错落有致的节奏变化,就是连续几个字比较大,中间掺杂着两三个较小的字。
上图还是《洛神赋》其中红笔画出的就是2-3个连续比较小的字,而这些字组上边或者下笔,或者旁边都是连续几个比较大的字组。
另外表现错落有致的方式还有字形的长扁、开合、攲侧等等,总之方式很多,这个地方恰恰是高手和庸手的区别,其不可以一幅作品表现的太有规律,可以几种方式相结合。太有规律的那种错落有致,反而会给人以习气或者刻意安排的感觉。
谢谢朋友的邀请。单字的大小错落会赋予作品更多的灵性与动感。比如一幅行书,如果全篇单字都是一样大,“卷面”虽然整齐漂亮,艺术美感肯定会大打折扣,会让人觉得机械呆板。
古人写字的大小错落,是在频繁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齐头”、毎列均长的需要,对个别字大小作出适当调整;针对汉字本身点画结构的疏密简繁,总结出“小大之法”,比如稀疏的点画写粗写实,浓密的点画写轻写细。
这两条规则与方法至今仍旧管用。汉字是方块字,整体追求视感与力量的平衡,适当的对文章中的某些字作出大小变化处理,使其形成错落有致的情态,则又可增加其“平衡”之中的动感元素,更加拓展书法艺术美的内涵。在章法行气的考虑上,要有全局的观念,在运笔过程中,则主要依据单字本身的结构与全行全篇的占位安排,通过增减提按力量、张驰指腕幅度来灵活调整。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小大之法”贵在自然,千万不要“刻意”为之。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大小反差,刻意对一些单字作出夸张的变化,那样无异于“画蛇添足”。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行笔大小如何错若有致。这种问法我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是不是想问?硬笔行书的书写字体大小如何错落有致?或者说在书写硬笔字时,如何做到大小错落有致?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硬笔书法的书写过程当中,如何能做到字的大小错落有致?最简单的办法是:笔画多的字大点写,笔画少的字小点写。笔画多的字细点写,轻点写,这里指的是线条的粗细,做到这些基本能体现出错落有致。
行书大字好写还是小字好写?
行书小字好写,书写的时候执笔范围比较好控制,书写出来的字迹也比较好掌握好控管,如果书写大的字型,字体字型比较也控制,写出来的字迹比较撒散,字写的也会变形变架,控笔力度控笔巧妙形字架形看上去就是不规范散架,所以小字好写好控笔!
五号楷体对应多少px?
中文字号大小实际尺寸 中文字号大小实际尺寸 英文字体“磅”(Point)和中文字号的关系 美国人习惯于用“磅”作为文字的计量单位,而中国人却习惯于字号作为文字的计量单位。它们的对应关系是: 初号=42磅=14.82毫米 小初=36磅=12.70毫米 一号=26磅=9.17毫米 小一=24磅=8.47毫米 二号=22磅=7.76毫米 小二=18磅=6.35毫米 三号=16磅=5.64毫米 小三=15磅=5.29毫米 四号=14磅=4.94毫米 小四=12磅=4.23毫米 五号=10.5磅=3.70毫米 小五=9磅=3.18毫米 六号=7.5磅=2.56毫米 小六=6.5磅=2.29毫米 七号=5.5磅=1.94毫米 八号=5磅=1.76毫米 字体的磅值大小是指从字母笔划的最顶到字母笔划的最底端。另外,1英寸等于72磅。
五号楷体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像素值,因为像素值取决于字体大小、分辨率和显示设备等因素。一般来说,在普通显示器的分辨率下,字号为16px的五号楷体应该是比较适合的,但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可能需要使用更大的字号才能获得清晰的显示效果。因此,具体的像素值应该根据具体的显示环境和需求而定,建议使用实际测量或试用的方式来确认最佳的字体大小。
五号楷体的对应像素大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它会因为不同的屏幕或打印设备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五号楷体在电脑屏幕上的像素大小约为12px至18px之间,而在打印时则会根据打印分辨率和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如果需要确定具体的像素大小,可以通过在设计软件或网页中使用该字体并调整字号来进行具体测量和预览。
行书入门练些什么字?
理由有
一 这几种书体是初学书法必须练习的书体,因为在写这几种书体时笔速要慢,是练习的控笔能力。在教学中,遇到很多没有练扎实基本功的学员,上手就直接写行书,如果没有控笔能力写行书,写出来的线条发飘,而且很多笔画写不出来应有的效果。
二 上述三种书体对字形要求严谨,稍有差样整个字就会写败。如果字形不过关,上手行书会遇到很多问题。
回到正题行书入门可以先练习《灵飞经》,它的字形是楷书字形,用笔有行书的笔意,和王羲之赵孟頫的用笔方法相似,建议楷书转行书练习此帖。如果直接学习王羲之的字帖建议先学习兰亭序或者赵孟頫的行书字帖,万万不可先学习《圣教序》,我非常赞同米芾老师的观点,有墨迹就不学碑。碑刻师水平再高也和原迹不一样,而且碑文大多看不清楚,给临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只能盲人摸象的来想象。请看看图片对比。有清楚的墨迹不学,偏要学看不清楚的石刻碑文是什么道理呢?如果你要抬杠说冯承素的《兰亭序》版本也不是真迹,我请你不要低估了古人的双勾临摹能力。你也可以看看我主页小视频临兰亭序单子的效果。我不是炫耀,主要是证明在纸上写字比在石头上[_a***_]容易的太多了。
当你掌握了王羲之的用笔方法,再去临《圣教序》会容易的很多。也可能你会说《兰亭序》难写,那你刚学圣教序就会容易吗?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对自己有信心。圣教序可以学字形,毕竟字数多。但不是刚开始就学。用笔没学会,练习再久会养成错误的用笔习惯!
行书入门可先练练楷书和行草书过渡的书体一一行楷。比楷书灵动,没有行草使转连笔多。动势也没行草强,基本是楷书构架。如智永行楷《圣教序》。
(智永行楷圣教序)
此帖温雅清劲,流美自然。有行书笔意,字独立而规矩,用笔变化较多。
如二横并列的一横轻、另一横重。撇画轻捺画厚重。主笔长横有的中段细瘦,末端稍顿笔。起笔笔锋入纸切笔动作细微,轻灵婉转。有的长横露锋直下笔,由轻至重,笔画由细渐粗顿笔作收,凌厉劲健。何绍基说他的用笔特点是笔笔空中落,空中住。
(智永行楷圣教序)
结构上较端庄而流丽,平稳匀称,舒展大方。雅俗共赏。苏轼赞曰:"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谈。″
把此帖临好后,就可以临王羲之的《圣教序》,相对来说,经过临智永行楷《圣教序》后,再临王羲之的《圣教序》要容易入手些。
(上图行楷书法作品为智永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练行书字体大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练行书字体大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