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竹报平安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竹报平安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画竹这样画可以吗?希望得到中肯的点评而不是敷衍,谢谢?
不会画,但喜欢郑板桥的竹子。你画的竹子,看到第一感觉,比较拘谨木讷,没有画出竹子的玲珑之态。我觉得不需要问别人画得怎么样,自己好好揣摩郑板桥的竹子,当顿悟到了郑板桥竹子的好,自然心中就有一个目标的坎。画这个东西,跟写文章书法一样,只要过得了自己心中的坎,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画来也是信心十足,早晚会有人认可。就是郑板桥的竹子,到现在还是许多人悟不到根本看不懂,经常说疯话。所以根本不需要问别人,包括我们看画欣赏画的都一样,首先要问自己,有没有达到自己向往,有没有满足内心需要,只要符合自己内心所思所想,就是宝贝,别人说什么都是耳边风。
郑板桥竹子看他那竹叶不管稀疏还是浓密,都编排得那么有趣,一片片叶子好像都是活的会说话一样,在那里唧唧喳喳说个不停,所以看郑板桥竹子,不只是看,而且还要听,完全听得到风吹竹响的声音。
还有他的竹竿,都很纤瘦,有的瘦得就一根线,但却姿态优雅,风骨十足,完全没有多余的东西。
所以,郑板桥画的不是竹子,而是他自己的人生和人性。郑板桥一生说来还是很不幸的,本来富贵人家书香门第,可一出生家道就衰落了,小小年纪又死妈又死爹,长大了儿子老婆又都先他而去,当个官又不得上司欢心。好在从小天资聪颖,不但喜欢画画,而且读书也厉害,历经康雍乾三朝的秀才举人进士。这样的人生,历练出他玲珑剔透,姿态优雅,风骨清奇的人性,这恰恰也是竹子的天性,所以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画竹,其实就是在画自己的人生。
以上个人拙见,抛砖引玉,欢迎喜欢不喜欢郑板桥的真知灼见一起讨论学习。
这样画,普通人认为不错,画得好。这样评论的人,一般普通欣赏者。这样的欣赏者,他认为画得很像,他们也讲真话,也不是敷衍,只是他们对书画见识水平就这样。但收藏家眼光,这样画不行。为什么?主要是风格还是老套,气息虽然清雅,但远远不够。
😄话只能说到此。别见怪。[大笑][大笑][大笑]
认认真真看了你画竹。很像,像,也不容易,功夫。
最近我正好也在学习画竹,一个月,整了几十幅。水平不高,感触不少。
石头的体积光影效果,要通过墨的干湿浓淡来解决。有点难,水的把握,不容易。
前后空间要靠水墨的含量把握来解决,不容易。
笔墨份量不够要靠书法解决,把字写好,对画家来说,不容易。
容易的是评论别人,会做菜的少,会吃菜的提建议的说咸是淡的高人,随随便便就是一桌,个个都是谢赫,你要他买单,他就上厕所了。
你这个竹,非常不错,有点点感觉,就是太追求像,而少了点写意冲动、绘画语言、思想倾向,
书法也有功力,就是太正书。这个,真的有心想画好,多读点书,多看看好作品,必然前途无量。
这三幅竹子,我看起来画得还不错,有一定笔墨和造型功夫,相对而言竹干和竹枝画得好些,竹叶画得不太像。
先从构图上来讲,第一幅一是有点散,二是两边的竹子过于对称过于均匀,所以没有重量。过于匀、散,又没形成对比,就没有力量。但第一幅的小鸟儿点得好,增加了画面的灵气和生气,让画面有生动感。
第二幅竹石图,构图还算行,但是竹枝长短和竹叶数量分布过于均匀,就显得呆板,没有气韵出来,而且竹叶不像竹叶。
第三幅石头和兰花的摆设没有起到使画面增加平衡感的作用。相对左边的竹量,石头画小了点,兰花也没画得太好,还显多余。竹叶也是硬伤。
关于落款,三幅的通病是字体都过小了点。第一幅还存在题款位置偏下了点,应该置于左上角去起笔。而第三幅因为左边画面很满,题款则应置于最右边的竹叶下起笔。
对目前你这三幅作品看,竹干和竹枝相对画得较好点,熟练点,但还是显得拘谨和呆板。竹叶就要多练练,多临摹一下郑板桥的竹叶会有所提高。
其实很多时候画竹,竹叶是主角,竹干竹枝甚至不必画或可以少画为妙。
竹干竹枝画得有功夫,但增加写生可以画得更生动、自然、随意。
谢谢邀请,我说:
《这样画竹走的是正确的路子》
先生这样画竹基本走的是传统一路,中规中矩,应该这样。但仅仅这样画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给你二点建议,一是刚开始学竹还是先认准一家,把家的精髓学的差不多了再换门庭也不晚。不能今天郑氏画法,明天高氏画法,后天又学起了现代启功的画法。这样画不是不行,但易走弯路。
二是,仅仅学到前人的面目也是不够的,要学到他们的神彩才是根本。通过学习古人,有所领悟和创新,搞出自家的东西是最高追求。历代大家学竹者众,但决非千人一面,都从自家的理解中有所发展,自成一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竹报平安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竹报平安草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