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相对其他几种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相对其他几种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是根据什么来排位的?为什么?
对书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天下前三的行书作品,分别是第一名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名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第三名宋代苏轼的《寒食帖》。
简单来看,好像这三幅行书作品的名次是按时间先后来排的,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普通书法家之间才会比较形质、神***之类的技术问题,而宗师级的书法作品,已经超越了这些层面,而是内容、书法、情绪、史料价值的综合体现。
这三幅作品都不是作为书法作品而写的,但是书写者都是当时的宗师级人物,而且书写时都有相当强烈的情绪,所以这三幅作品的看点不在技法,而是要从字里行间,体会书写者当时强烈的情绪变化,这才是三幅作品千百年来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说完总体感受,再来分别说说三幅作品。
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在他与文人雅士们聚会时,似醉非醉的情况下所写。王羲之当时的情绪是逸兴遄飞,笔下的字也看着有飘逸之感。
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兰亭集序 东晋
“天下第二行书”公认为唐朝的颜真卿所写的《祭侄季明文稿》,《祭侄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北宋
扩展资料: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天下第一行书”与“天下第二行书”的差距究竟在哪儿?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在文化领域,不像武学上容易产生天下第一,纵然有很多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但是很难找出唯一的中神通。
无论是秦风汉韵、唐诗宋词,文坛巨星辈出,但往往是各领***数十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当世第一。纵然强如诗仙李白,也有杜甫这样的一生之敌令其不敢小觑,可谓绝代双娇、各有所长。
但是,凡是都有特例,文人墨客难有“独孤求败”的寂寞,但是传世作品却有可能“独领***”,被后人仰慕,成为经典之作。
在书法界,就有这样例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虽然仅有324字,却字字精妙、句句卓然、段段璀璨,于字于意,均堪称佳作。
从内容来看,王书圣在文中,描绘了兰亭的春意盎然和当世文人***的风雅乐趣,同时也抒发了其对盛事不常、社稷无序的感叹与思索。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亦激亦缓,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的文字之美。写该文的时候王羲之已到中晚年,社会阅历丰富、人生经历豁达,再加上诗会当天见到故友分外欢欣,于是创作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酣畅淋漓。现在看来,这幅作品,字不宽不窄,不刚不柔,没有任何一种极为突出的风格,工整舒适、一气呵成,集更多的优点于一身,所有的特点都恰到好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的“中庸”之道,得到后世的大力推崇,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爱不释手,据考证,真迹已随李世民深埋于昭陵,令人不胜惋惜。
当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够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也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它的创作比《兰亭集序》晚了四百年,全文234字,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书写当时情绪极度悲愤低落,这与王羲之写作时的喜悦情绪大相径庭,因此文字随着颜真卿的情绪起伏而形态各异,虽属纵笔豪放、一气呵成,但笔墨略显工拙,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艺术水准,因此传阅度不如《兰亭集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相对其他几种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相对其他几种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