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瓜楷书字体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瓜楷书字体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把握欧楷毛笔字笔画的肥瘦?
三个办法:
二、行笔时控制好提按幅度。如图:
三、***用描红法,或双勾填勾法练习,尽可能的使笔锋边缘与字口恰好吻合,借以体会提按动作大小与笔画粗细的关系,能直接感受到原帖书写过程。。如图:
此外,特别提醒一下,注意几点:
1、千万不要照着字帖写。先用摹帖法把笔法、笔画、结字法研究明白。
2、欧楷字体宜小不宜大。原帖2~3厘米,尽量不要超过两倍,临摹时放大到4~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3、以侧锋法为主书写,轻而易举,笔画起止处的形状均可一笔完成,不用描画。
注意,点、横、竖、竖钩等画的收笔处,千万不要附加一些描画和修饰性的笔法动作,画蛇添足,是错误的!
4、书写过程中,注意控制好行笔节奏与速度,不能慢慢的匀速的写,同时要注重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千万不要写一画停一下,像摆积木式的……
谢邀
既然要学欧楷,第一要对欧楷有一个清晰、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粗细变化,如:欧体敧正、笔画粗细变化长短适中、四面停匀、八方俱备等等。第二欧楷的执笔,可读一下率更的《执笔法》,第三欧楷的笔法可读率更的《用笔法》,第四结构解体《三十六法》还有欧阳询的《八决》,当然临帖是少不了的《九成宫》、《皇甫诞碑》、《化度寺》等,进一步的反复学习,总之:功夫+坚持+方法,功到自然成!笔画只是欧楷的基础,笔法、结构更重要![祈祷]祝友学书愉快!
其实,不只欧楷,肥瘦(或叫粗细)都是很重要的。控制点画的粗细,无非提按,提则细,按则粗。但欲点画有筋骨(弹***),则非中锋行笔难为。至于哪些要粗,哪些要细?就字而言,点画多宜细,点画少宜粗。一字之中,长宜细,短宜粗。撇宜细,捺宜粗。横宜细,竖宜粗。这只是常理而言,也非绝对,古人说因势布形,这个形自然也是包含粗细的。连续出现点画少的字时,一味粗,肯定也不美的。要很好掌握,还是多读帖。看原帖欧阳率更是如何安排的。一点拙见,望对先生有所补益。
欧体楷书点画清晰、结构严谨、字形方正,是初学书法的最佳选择,目前比较好的欧体临习范本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
欧体楷书中笔画的肥瘦规律,有些书家说是横细竖粗,上横细下横粗,左竖细右竖粗。其实也不尽然,根据欧阳询原帖来看,其笔画粗细根据每个字的字形特点变化万千,其实好多情况都是随意安排,于平正中见险绝,规矩中求变化。初学者很难把握其其特点。
欧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险绝劲健”,关于如何学习掌握楷书的这些特点,孙过庭《书谱》中亦有论述:
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想要更好地掌握欧楷的这些规律特点,建议初学者先选定一本好帖,精细临摹,正所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每写完一遍,对照原帖找出不足之处,再次临写,再找不足,如此往复,直至临得与原帖一模一样为止。通过不断临摹,久而久之就由勉强而入自然,进而随心所欲,使法度了于心而熟于手,从而彻底掌握欧体楷书的笔画和结构规律
个人拙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附本人欧体楷书的日常临帖图片,欢迎书友们多多指教
本人临《九成宫醴泉铭》
本人临《九成宫醴泉铭》
首先要纠正对欧楷"肥瘦"的认识:欧楷的好坏不以字的“肥瘦”来判断,点化的肥瘦本属于字的形态,书法价值并非取决于此,而是透过外表,观其内涵和神韵,一味的追求“瘦硬”也非好作品。
前人有很好的论述:
清冯武《书***传》中将“枯槁生硬”列为书法“八忌”之中。朱履贞《书学捷要》:书贵瘦硬,其实清挺非瘦硬也,故瘦而不润者,为枯骨也。
所以要想从整体整体上把握欧楷相对比颜体,属于瘦硬一派,但是以瘦硬概括欧楷特点未免太狭隘。
与其关心字的肥瘦(最终状态),不如去把握字形成的过程:欧楷笔法和用墨。
1.欧楷笔法
欧楷笔法无非体现在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方笔与圆笔三个方面(概念性的东西,这里就不赘述了。)。其实写的多了,就会有一个感觉:肥瘦不是刻意表现而得,是书写过程中自然产生出来的。
2.用墨
用墨不可太浓,写出来粗笨,且行笔会出现很多圆笔;不可太淡,会洇湿造成视觉上的不美观,以及失去欧楷的挺秀之感。
至于说什么行笔“提按”“顿挫”等等,这其实都是笔法中的很自然的东西,也是表象问题,不必拿出来解释。这都属于“欧楷笔法”中的外在表现。要了解欧楷的“本真”。
已练习写小楷近9个月,一直写简化字,写的怎么样,请指点?
大家好,我是景行书苑。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认真欣赏了题主的字,可以说写的很熟练,也很漂亮。练习9个月,能够轻松使用毛笔写小字,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应该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分析,题主的字并没有入门,结合题主所说一直写简化字,可以知道你只是把毛笔当做硬笔来使用而已。
这几天刚谈论过书法使用简体字与繁体字的问题,我支持书法作品用简体字书写,但不是说自己想当然的去写。中国书法艺术是讲究继承传统的,必须建立在前人书写体系之上。
现代人学习写字多是从硬笔入手的,而毛笔书法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所形成的艺术成就不可能通过几个月来自己摸索出来。没有深入的学习古人,是不可能另辟蹊径,达到一定高度的。
由此,对于题主的学习我提出以下建议:
如果你只是想用毛笔写写字,达到一点实用的目的,这已经够用了,不必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希望发展书法这个业余爱好,甚至期望能在书法上有所成,那么赶快改变学习方法,从头开始,学习经典法帖吧。
至于学习方法,前几天我也谈了一些,建议你选择一位明师,按照专业学习的程序展开学习,不要拘泥于写简化字而浪费时间了。
以上建议是我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能有些尖锐,但“良药苦口利于病”,有冒犯之处还请多多理解包涵。
文中所附为钟繇、王羲之、文征明的小楷,都是经典,可以借鉴学习。
景行书苑旨在建立一个传承专业学习理念,展示景堂书法日课,分享文化艺术感悟的交流平台。我将始终秉持这一宗旨,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临帖和创作作品展示给朋友们,坚持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景行书苑,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谢谢支持!
景行书苑设立“景行书友会”与“景行书学院”两个圈子,欢迎加入一起交流学习书法艺术,欢迎定制收藏景堂书法作品。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能够看的出来很认真,也够坚持,但是个人觉得这个方向不太对,从图片上来看,笔法太单薄,有点类似毛笔写钢笔字的嫌疑,软笔书法不管是大楷还是小楷,我觉得笔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这张图片当中,所有横画起笔都虚了,没有力度,而且每个横画完全一模一样,缺少了力度和变化。
再来对比一下我们小楷名帖《宣示表》
横画起笔不尽相同,粗细变化明显,非常的浑厚朴拙。下面再来对比一下以秀美著称的《灵飞经》
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映带,行云流水又不缺法度。以这两个例字来说明一下笔法的起笔问题。
再来看看笔画力度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瓜楷书字体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瓜楷书字体怎么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