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方正董其昌行书字体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方正董其昌行书字体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董其昌行书入门最佳字帖?
最佳字帖是董其昌行书入门因为董其昌是我国明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这本字帖篆刻清晰,笔画规范,纵横有度,字体书法气势磅礴,适合初学者模仿学习
如果初学者能够深入研究此书,在练习书法时认真琢磨笔画、字形,多多模仿董其昌行书入门字帖,就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董其昌行书代表作有哪些?你喜欢吗?
董其昌不太适合打基础之人,他的风格属王羲之一路书风,继承大王散谈自由的风格。早就有他的字帖,因当时觉得他的字软,没骨,没兴趣。现在是不敢学,有高度。其实散谈绵软就是他的最大特点,觉得以前都白练了。与杨凝式一样是中和刚健的柔软济,也适合现代大字风格的章法布局。
董其昌行书特点?
董其昌工楷书、行书、草书诸体,尤擅写传统的册页、手卷形式的小字作品,总体风格可以古淡、空灵、精致、秀雅概括之。
董其昌的书法广***博收,力图从元代一味复古的极端中突围出来。其楷书取法唐之颜真卿、徐浩、李邕诸家,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相当自负。但平心而论,其楷书虽功力深厚,却缺乏新意,影响远不及其行草书。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杨凝式、苏东坡、米芾和赵孟頫诸家,煮百家米成自家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对唐僧人怀素用功尤勤。独好其中锋用笔之妙,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他擅长用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尤喜以淡墨作书,淡不伤神,一片清雅空灵之境
董其昌行书三大名帖?
董其昌的行书三大名帖是《行书白羽扇赋卷》《行书帖》《答徐孝穆书》。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徵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1、《行书白羽扇赋卷》
《白羽扇赋》原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篇散文。《白羽扇赋卷》是董其昌依此抄录而作的书法长卷。
2、《行书帖》
董其昌晚年的极品之作,从风格上讲这件作品已达入神坐照之境,笔力雄健同时从容而悠游,整体状态平淡和醇厚,乃是一种绚烂之极之后的平淡,堪称“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3、《答徐孝穆书》
明董其昌的行草书可以学吗?
一:如果初学草书还是不要学董其昌的范本。
二:董的楷书是学颜真卿,而行草书也是学二王,
故若学行草书不如直取二王。
以免使结字习惯出现偏差,气息感觉较小气。
四:董在绘画方面的水平相当高,投入精力不少,而
书法还不是他的主要强项。
五:可以作为欣赏和技法补充的内容,少量的临一下
也是可以的。
董其昌在书法史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他的行草书当然可以学。
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以其清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皆以董书为宗法,可谓风靡一时。
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其书承续晋、唐、宋、元诸家风范,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点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笔法精到,中锋为主,少有偃、滞之笔;章法上,分行布局,疏朗匀称;用墨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其书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董书能冲出藩篱,打破当时赵孟頫、文徵明一统书坛的局面,领时代风尚,得益于其勇于突破时风侵扰,直追古人,于晋韵、宋意间探得消息,从而形成自己清、淡、雅之风格。此亦启发吾等习书当避开时风,崇古追格,方能别开生面,另辟蹊径。董其昌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卷》《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方正董其昌行书字体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方正董其昌行书字体欣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