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行书柳字体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毛笔行书柳字体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钢笔怎么练习柳体?
完全看不出像柳体,虽然钢笔写柳体,只求神似,但贵兄台写的实在是看不出柳骨何在啊。柳体一直以来都是极难学好的书体,贵兄台刚入手就挑最难的,以法乎其上为宗旨,余甚是佩服。真要想学,建议还是一步步来,先从笔画开始,再到部首,再到单字结构,最后是整篇布局。我个人觉得相对晋代的楷书,隋唐都要比其更易求得形似,因为,隋唐的楷书笔画多了很多的修饰动作,所以更加妍丽一些,这些动作只要作出了,只少有些方面就会让人感觉临得像原作了,这更易增加学书人的信心和兴趣,以上是个人浅见。
我来提提毛病:1,中宫不紧,结构偏散;2,转折无力,笔画偏软;3,执笔不当,笔画变形。以上如果说得不对请见谅。
另外您是否没有练过毛笔?建议最好先用毛笔临上几个月,那时您再用硬笔临会有更多体会。祝您早日成功!
本人临写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多年,可以给你提几个小小的建议……
1、柳公权的作为楷书四大家,是最难练好的一体,这样说绝对不为过。柳体难在,首先,骨力,还有结构。很多人(目前网上展示出来的练柳体的人,包括问答有一位达人),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有骨力,而无结构,有结构,无精气神……柳体的笔画看起来没有欧体那么难,但是,很难写出骨力出来,那种“抑扬顿挫”的风貌。而且,柳体的笔画,露峰特别少,它的每一个笔画都有很严谨的起笔收笔,此话怎讲:正规来讲,柳体的横,竖有七个起笔收笔动作,可是如今田楷泛滥,很多人直接拿田楷那套画字的方法临写柳体,这样绝对写不好柳体的笔画,写不出柳体的骨力。田楷露峰偏多,但柳体基本没有露峰,所以,练好柳体,首先必须要从练好笔画,练好笔画,必须要辅以正规的柳体训练方法,切记不能用田楷那套方法直接照搬到柳体的练习之中。
练好柳体,从练好柳体的笔画开始!
2、练好了笔画,再到结构,柳体的结构特点为:中宫收紧,“内紧外松”,“左紧右舒”。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特别难,柳体的结构特别险,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可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柳体的结构,很多人写得特别散,特别是中心部分,很多人在观看了柳体的字帖之后,只看到了柳体的形,没有真正意识到柳体的结构特点首先是中宫收紧,柳体如果不中宫收紧,那就谈不上“像”,不要被柳体表面的险峻所迷惑,一定要清楚冷静认识到:柳体,中宫收紧,外散,中宫不散!
很多人都说,柳体字不宜练,的确我承认,柳体很难真正精通,难以临“像”,更别说临出境界,但不可否认的是,柳体的清爽,劲瘦,骨力,以及笔画,特别适于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朋友。欧体露峰太多,这不利于后续行书或草书的训练。而柳体的骨力,用于练习行书,会别有一番风味,能让笔画更加苍劲有力,这点的确我是亲身体会的,练习柳体的人,笔画大多很有力量,特别是在柳体的高手中。而练习柳体的朋友,在柳体达到一点水平之后,行书的水平也会提升一个大的高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柳体的高手,普遍行书水平要比田楷、欧楷水平高!练习柳体,更有利于书法后续的发展,特别是有意临习赵孟頫楷书的朋友,大多先从柳体字入手,这样避免被赵体过分带偏,以至于字体飘浮无力!
我建议楼主,不要拿钢笔,铅笔什么的练柳体,柳体老老实实拿毛笔练,柳体的笔画,骨力在钢笔,铅笔中无法体现出来,很多笔画在钢笔,铅笔中真的没办法表现出来,我真的真的建议楼主,不要拿硬笔工具练习柳体,这样很难有较大的提高!
练习柳体,总归是一段很漫长的历程,如果真想练好,必须要找一位柳体的***指点才行,柳体的精髓,靠市面上那些书籍终归太表面。
本人观点,不喜勿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行书柳字体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行书柳字体教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