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用好什么字体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用好什么字体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用什么宣纸好?
宣纸按照洇墨的深浅不同主要有熟宣、半熟宣、生宣。
1、生宣
生宣吸收水分较为厉害,对于初学者不易掌握书写技巧,但是生宣书写的文字墨水具有变化而且厚重。生宣纸还分为单宣和夹宣纸两种,单宣纸纸张较薄,书写者运笔流畅,但是因为纸张较薄对于对墨色较为敏感,所以要注重线条,防止出现线条漂浮,夹宣纸纸张较厚,更易表现大字,而且纸张较厚不易破也能表现大字的厚重,但是书写者运笔需要有较重的笔力,夹宣不易表现较为飘逸的字体。
2、熟宣
熟宣大多都用于工笔画和国画使用,在书法领域使用的较少,熟宣比较生宣而言,经过矾加过,所以不易吸水,只适宜写小字,不可使用熟宣书写笔色变化较为厚重的大字,否则字体显得单薄,而且墨色变化较浅。
3、半熟宣
半熟宣兼具了熟宣和生宣,吸水性适中,易于初学书写者掌握,半熟宣还分为几分熟宣纸,一般楷行草适宜4-7分熟的宣纸,7分往上的宣纸适宜小楷书。一般拥有一定书写功底的人,大多选择生宣,生宣虽不易掌握但是吸墨较好,而且墨色变化丰富。
总结:不论是什么宣纸,书写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合适的宣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谁写的行草最好?
行草的概念就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书写体,就象人走路介于跑和走之间的竞走一样,行中带着跑,跑中带着行。几大行书,都有其书写意境,界定行书和行草,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没有一个法定原则。就此而言,谁的行草最好?排除个性化的书写水准,从书法法角度和汉字结体规律上讲,最好的行草书法是:王羲之
行草是一幅书作中既有行书字,也有草字,也就是行书和草书字交集在一幅书作中的一种书体。本人以为也是比较欣赏的,毫不保留的认为古代米芾的行草书,近代毛主席的行草书为好。***晚年的狂草也到了镕古铸今的至高境界,我们大多看到***写自己的诗词书法中虽然有行有草,但章法布局上不拘一格,气势恢弘宏,大气磅礴,有狂草书法的气势,行云流水,气吞山河,字势奔放,却每幅之中皆有浓浓的书卷气,观之让人留连往返,给人以无比的精神力量!
宋代米芾,后人评论他为“集古字”,是说他在继承传统上下了功夫,才达到行书和行草书享有的盛名。
草书以张芝为代表的西北笔墨军团在章草的基础上又为了应急付事创立了今草,人们誉张芝为草圣,唐朝张旭在张芝,羲献基础上又把今草推到狂草书法的动态极致,其《古诗四帖》《断千字文》等狂草书法至的艺术高地无人撼动。而当今占领书坛高位领导的行草和草书作品则与这些古圣贤们相去甚远,差之十万八千里,有的背道而驰……!
(下为本人几幅书作)
行书和草书是两种书体,草书还可细分为大草、小草、章草。这么笼统的问,真是不好回答。行书公认的有三大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
第二行书《祭侄稿》,作者颜真卿
第三是《寒食帖》,苏东坡写的。
草书有“草圣”张芝,是写大草的
小草以王羲之最好
另外王献之、孙过庭、张旭、怀素、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俱是此中高手。
誰写的行草最好?
米芾多景楼诗最为豪放。行书四十二行,字大三、四寸,笔多燥锋,结体道劲。
米元章,一生迷行书,字正楷法,洒脱于行草,苏轼赞褒最高“米书超逸入神。”称之风樯阵马,沉著痛快。
黄庭坚夸赞:元章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米芾又称米南宫,自言,书为刷书。当自言其运笔之迅劲。研笔如铁,而秀雅之气。奕奕行间。点画波拂,皆当尽其势,如狮子搏象,搏兔。尽全力使然。随笔所到,无苟且之笔。其天马赋作品,笔落痛快,骏马斫阵,健利难方,而徘徊俛仰,备态极妍。
米芾直夺晋人之神,尽脱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折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
米芾学力不足,而天资任用,具有纤浓诡厉之态,犹夫排沙见金。属于卓犖之才。出锋作鼓弩驚奔之笔。
米芾又称米襄阳,喜积晋唐法书,种种必临搧,务求逼真。出入魏晋唐,而酝天真烂漫,之痛快淋漓,畅酣尽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用好什么字体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用好什么字体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