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篆书字体字帖楷书临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篆书字体字帖楷书临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练习毛笔字,是从篆书还是楷书开始临摹练习?
谢谢头条的邀请,想练习毛笔字从哪种体开始,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书法爱好者想练又练不好的最困惑的问题。
究竟以哪种体先入门,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书法水平乃至最终结果。
我个人认为,初入门还是应该从楷书下手。首先,我们应该把字先写好。怎么样算是写好,那就是先把字写得正规、美观、大方,先掌握住汉字的基本的点画结构,就像搞建筑、练武术一样,要先把根基打好,夯实,只有这样才能建成高楼大厦,才能在实战中打败敌人,决不能搞花架子、花拳绣腿,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在此基础上,然后就是适当练习行书,即加快书写的速度和熟练水平,这些基本都做到了,再进一步强筋健骨,怎样强筋健骨,那就是练习篆书及隶书,反复练习,融汇贯通,持之以恒,人书俱老。最后再专注一点,以己所求,***以时日,便可直登堂奥。这仅是个人己见,仅供参考,不到之处请多指教。
练习毛笔字是先从隶书、还是楷书练哪个好?
从个人角度认为:做为我们都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自幼所接触的不是什么书法所讲的什么字体,而是零散的、亲人或周围熟悉的人所教的简单的“识字知识”,后来是在幼儿园、小学里从课本上从老师那里来的“写字练习”,但这些均为标准的楷体,可是因教师因其各自水平的限制所达到的效果,也因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发生了千变万化。
隶书是在接触了上述基础之后才接触的一种书体,但也不排除有“奇才”直接接触隶书的,但后来还得接触楷书书体,这点不能否认。
先练哪个好?应该没有正确答案,在练习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个习惯,可交替练习,但书法各体也有各自规律、规范,遵循其规律、规范发现其中奥妙之处,避开自己影响练习的不良习惯才能写好字,两者交替练习可相得益彰,相互弥补。
当然是从楷书临摹练起。楷书,是练习毛笔字的基本功,犹如学武术的人,扎马功是最基本功,练不好扎马功你打出的拳再有力,对方给你个扫荡腿你不就轰然坍塌了吗?也就是说扎马功练不好其它功练得再好皆是花拳绣腿。再譬如高楼大厦从地起,地基打不牢固何谈能盖起摩天大楼?所以,练习毛笔书法亦是如此。“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的基本功练不好,怎么能写好篆书、隶书等其它字体呢?从“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等基本功入手,做到常练不懈、运笔有力、笔随意走、锋随气转,直至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楷书写好了,其它如行书、篆书、隶书和草书等字体稍加揣摩、临摹和努力也便随之得心应手了。
我一直认为应该从篆书开始。事实上,我也一直是这样实践的。篆书更接近汉字本源,可以很好了解汉字文化。现在一说传统文化,都只想***规,三字经,这些太浅显了。从篆书学习渗入到先秦文化探究,那才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最灿烂辉煌的一部分。
谢邀。练习毛笔字应该从楷书开始。原因如下。
一、我们的楷体字书写注重从基础入手,在楷体有了基础以后,再开始其他字体练习。尊重规律,养成习惯。
二、凡事不可急躁,练字更需极大的耐心和坚持。我们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牢记: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曝十寒急于求成都不会有结果的。
三、虚心学习,不可焦躁。我们经过楷书长期练习,再进一步练习其他字体。这样有了循序渐进,有了手感后就可临摹字帖,以后临摹一段,需要大家或名人专业指点,进步更快了。不要一上来就想成名成家。我们应该从王羲之的一缸水被毛笔染黑的故事中得到启发,还应知道“纸上太极”的真正内涵!
不急躁,不温不火,不急于求成,这是练习书法的最基本的条件。希望谨记!在书写的道路上有好心态,才有大格局!
篆隶、篆楷、隶楷可以同练,但不要多隶、多楷同练,这样对吗?
答:从学习者视角和审美排他性两个方面来说,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理由有三:
二、同一代的东西容易混淆,古代学书者没做过今人也别这么做。
三、一个人的审美是具有排他性的,很少会出现同时喜欢两种楷书或两种隶书的人。
有代差的东西不容易混淆,古人就是这么干的。比王羲之在没有创立自己的书写风格之前,他肯定是学前人的写法啊,那他之前有什么字体可学呢?当然是篆、隶啦,不同书体虽然存在纵向的继承关系,但篆、隶、楷这种有代差的书体间有跨越式的变革,从汉字的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把他们三段抽出来,放在我们面前,已经是太不一样啦,不仅感官效果不一样,而且用笔也有太多不同,甚至笔都不同,相当于干的都不是***事啦,当然没什么混淆的啦。所以说,三者之间差异大,容易区分,不构成干扰。比如:篆书都是曲线长笔画,楷书都是直线短笔画,使用的笔也不同,一个适合用长锋笔,一个适合用短锋笔,同时学干扰是很弱很弱的。
同一代的东西容易混淆,古人没做过今人也别这么做。古代大书家创立了自己的书派后,书派之间的相互学习影响的故事未曾听说。而且,书法向来提倡习古不习今,我想古时的颜、欧、柳、赵、苏、黄、米、蔡也是这样吧。以楷书为例,根据《辞海》中关于楷书的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楷书具有整齐一律、多样统一的特征。不同楷书流派自然都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所以至少从直观上,他们给人的观感是很一致的,要找出差别得细看。这就导致不易区分,处处相似往往不同,两样一起学习时,肌肉和大脑要处理的信息繁复细微,给人造成困惑。所以同一书体基本特征相同或相近,在观感、章法、结构上差异较弱相近较多。他们的差别多在笔画细节上,比如,类似于找出并掌握颜体和欧体“竖钩”的用笔差别之类的问题很多很多。如果同时学习颜体和欧体,我想经常会出现用颜楷的笔法写欧楷的竖钩的情况。所以多隶、多楷还是不要同时学啊。对于学习者,总找细微的差别是很困难的,而对于那些明显的差别是很容易区分的。肌肉记忆是不容易混淆的,是可以区分的。动作不相近,练的是不同的东西。
一个人的审美是具有排他性的,很少会出现同时喜欢两种楷书或隶书的人,若有这样的人,炫技嫌疑很大。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用形意结合的方式传达着多样的情绪和意境,不同的风格的书派往往吸引不同性格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喜欢颜体的人同时喜欢虞世南的楷书。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多隶、多楷同时学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从学习者和审美排他性两个角度分析,都得到篆隶、篆隶、隶楷可以同练,但不要多隶、多楷同练这一结论。谢谢你的提问,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机会,通过回答你的问题我也收获很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篆书字体字帖楷书临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篆书字体字帖楷书临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