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大全君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大全君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董其昌行书代表作有哪些?你喜欢吗?
董其昌不太适合打基础之人,他的风格属王羲之一路书风,继承大王散谈自由的风格。早就有他的字帖,因当时觉得他的字软,没骨,没兴趣。现在是不敢学,有高度。其实散谈绵软就是他的最大特点,觉得以前都白练了。与杨凝式一样是中和刚健的柔软济,也适合现代大字风格的章法布局。
赵丙钧的行书书法《天行健》怎么样?适合购买收藏吗?
看了一下题主所附的这幅大作,有一定的写字基础,要是喜欢,出点小钱也是可以的,人家写成这样也不容易,但作品境界不高,收藏价值不大。
怎么说呢?
1、比如说“君”字、“坤”字这种笔画连接缠绕的写法,这是大多数缺乏行草功底的人的写法,以为把笔画连接起来就是行草书了,这是对草书的误解,草书讲究的是“减、省、连”,而不是拖泥带水。
(草书“德”字)
2、“天行健”的“行”字,在转折处出现了折笔,这也有省作品的气韵;两个“子以”在几乎对等的位置上,笔画也几乎完全雷同,略显呆滞。
(草书“潘”字)
古代大书法家们如何写“春字”?
我是江上人感谢您邀请!其实《春》字最常用的汉字。书法家们要是能把它写美写绝不是易事。楷书还好,因为没什么变化。一幅作品中遇到几个《春》字,还可以写雷同。要是草书作品中《春》字雷同,人家肯定要说话了,每个《春》字要求有变化。才能写出一幅好的草书作品来。楷书作品中出现雷同不显眼,在草书作品中要是出现雷同还是非常显眼的。所以我们平时练习当中要总结,最好能学会写几个不雷同的《春》字。不光是《春》字还有其它的汉字。所以草书学起来,要比楷书复杂一点。
我写的《春华秋实》中的《春》字。字形瘦高与下面的《华》字写的宽,形成对比。注意造型与笔力,才能写出美感来。松紧有度,笔断意连意境十足。《秋》字写的紧凑一点,《实》字写的松一点,宝盖头要写的大一点,就像大房子把下面的东西罩在里面,不被雨淋到。书法看着非常简单,能写好书法绝对不简单。
如我处理《阳春白雪》用了两笔写成。看到没有松紧有度,粗细变化,大小变化。这里的《春》字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与上面用纤丝连接又要与下面用纤丝连接。一气呵成。看上去舒服不舒服。如果你感觉舒服就已经很美了。写草书要注意方方面面,你看人家写的很快,其实人家有这个功力,完全在法度之内,不会出法度之外。出法度之外就是闭着眼睛瞎画了,那是不行的。
春字啊,楼主好雅兴,哈哈。那就来看看历代各种春字吧!先来看看甲骨文拓片版的春字吧,风姿各异、希望君能大饱眼福!
北魏《元怀墓志》晋《爨宝子碑》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春,生机的意思,比如春回大地,一问告诉你,从古到今,春字是如何演变的。
春字在甲骨文里是这样写的,
吴昌硕的大篆里是这样写的,
清代赵之谦的小篆是这样的,
到了汉代的简牍帛书,和现在的春已经很相似了,是这样写的,如下图:
在汉代的隶书里,和现在的春就基本一样了,这是汉代隶书《乙瑛碑》里的春字。
到了南北朝时期,春字和现在一摸一样了,只是那三横有点长,字体浑厚大气。
草书的春,简化了很多,这一张是章草。
这一张是张旭的大草,如走龙蛇,真敢写啊!
行书里,这是兰亭序的春,清新雅致。看着有点歪啊。
下图是蔡襄的,写的挺个性的
下面是楷书,欧颜柳赵的,按着顺序来的
最后一幅是启功先生的楷书
你觉得哪个好看啊?
喜欢的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说文解字》里说:春,推也。即春阳抚照,万物滋荣。
甲骨文中,这个字很有意思,像颗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可能在古人眼里,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景象。
《爨宝子》里,这个春字有特色。
书圣果然是书圣,“春”字一个比一个俏皮,从章草直接写到今草。
不过最实用,雅俗共赏的还是《兰亭序》里的这个“春”。
三月莺飞草长,正是满春色关不住的时候。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文人墨客总是对春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春”字也是历代书法家们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
明 · 文徵明 · 早朝诗
明 · 董其昌 · 岳阳楼记
明 · 黄道周 · 答诸友诗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大全君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大全君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