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旭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旭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继张旭、怀素之后,黄庭坚为何能再一次引领草书的高峰?
我是一人。黄庭坚近期在书法界经常被提及的最主要的原因,黄庭坚的《砥柱铭》于2010年初,拍卖出4.368亿元。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真正让当代很多人特别
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拍得4.368亿元,600多字平均每个字70多万,引起国内收藏界和书法史界轰动。黄庭坚《砥柱铭》,纸本行楷,共六百余字,书魏征《砥柱铭》文字,卷上无年款。卷高32厘米,长824厘米,加上拖尾纸上历代名家题跋,共卷长1500厘米左右。
上图是《砥柱铭》局部的放大,为什么《砥柱铭》能够拍卖4.368亿元?
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要说传统书法之草书,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的就是张旭、怀素,而黄庭坚之草书再一次突破了张旭、怀素之框框,写下了自己在书法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传统书法草书“大王”张旭、怀素,他们俩将草书推向了顶峰,自唐代以后二百多年里,再无其他的草书大家了。
但是,直到黄庭坚的现身,再一次振兴了草书,可以这样认为黄庭坚的草书继承、发扬、创新了张旭、怀素草书固有的风格,在书法之草书改变了由张旭、怀素独占鳖头书法草书历史,这就是书法“宋四家”之一黄庭坚。
黄庭坚在所编写的《山谷题跋》中自我评价道:“旭(张旭)素(怀素)之后二百多年无草书,至我这草书大兴。”他说的没错,也没有吹牛之水分。
一.黄庭坚之草书,通篇没有一直线条。
二.黄庭坚之草书,其结字多为横向取势。
三.黄庭坚之草书,用笔提按灵动显得非常之“活”。
可以这样说,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居个性的书法风格。黄庭经的书法早期以《瘗鹤铭》和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为泛,写得本来就用笔圆劲,恣纵淋漓,后一直在寻求突破前人藩篱,后于船夫荡桨中悟得用笔之法,作品风格日渐成熟。
黄庭经的草书在继承怀素的基础上显得更加点画扎实,线条具有更强烈的形质感,结体多字,开合收放自如,疏密处理达到,不落臼巢。用笔大胆,纵横得势,获得的书“意”的解放。在前人一贯严谨,规矩,内敛的风格中独居特色的开辟出了一条略带夸张但又不是严谨法度的一种具有新意的书法风格。我们看期《松风阁诗》和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可以说就具有这个特色。
所以,沈周观黄庭经的《李白忆旧游帖》后大为称赞: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化,谓之草圣宜焉。
黄庭经还有一件特别经典的作品,就是《花气熏人帖》,作品虽然尺幅不大,但字字千金,通篇和谐,疏密有致,几乎可以和赵佶的经典团扇作品《草书七言诗》媲美。
黄庭坚的书法,以草书为胜,其代表作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其草书之所以能独领宋代***,原因在于他在下面这些方面的创造性:
1、笔法上的创新。
他用笔欹侧,横画倾倾横大,竖画虬曲不正,字的各部分以相背或相向的斜势配合,独具特色。
他用笔时掺以《瘗鹤铭》和隶书笔意,使转中强调提按、向背、起倒,长笔波势明显,给人峻拔奇险的感觉,线条丰富而不凝重。
2、结体上的创新。
黄庭坚***取中宫紧结、长笔四展的“辐射式”结构,突破了晋唐方正而四面停匀的外形。
中宫紧缩,让长笔画四面展开,使疏处与密处形成强列对比,在跌宕中流露韵致。
3、笔势上的创新。
他一改狂草历来的字连行接、一贯到底的传统,在笔势上不追求连接,字字基本独立,甚至一字之中也多处断开。
他利用人们对楷书空间的想像能力,把各种夸张的长线和有意缩短为圆点的线,把空间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块面。
有句老话,艺术当随时代,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有精专,学艺前最好根据自身实际先行定位再学不迟。若有天份想当专家学者,可深研草书。若业余玩则不必在草书上下功夫,因为草书不实用,连评委都要带字典才能不出错。难懂难学,所以张旭以后如何並不重要,估计不久的将来,草书也逃不过申遗的命运。讲实用还是行书,但行书又容易滑向行草而成丑书,现在的流行书风就是这种原因。所以学写行书应以行楷为稳妥,易学,易写,易认,易为百姓接受。正楷容易刻板多为世人诟病,与行书溶为一体,不失为最好的组合。
张旭与怀素是谁?
都是草书的大家!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以草书最为知名。为人洒脱不羁,豁达豪放,嗜好饮酒,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饮中八仙”。常于醉中以头发濡墨大书,如醉如痴,称“张颠”。时与李白诗,裴文剑舞称“三绝”。其书得之于二王又独创新意,书迹有《郎官石记》、《草书右诗四帖》等。其正书《郎官石记》,完全是虞欧笔法,端严规整,欧阳修《集古录》:“旭以草书知名,而《郎官石记》真楷可爱。”《古诗四帖》以其崭新、高美的形式,巨大的气魂展开雄伟壮阔的书卷。丰道生跋:“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宣和书谱》说:“其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鲁公(颜真卿)亦为之心折,与师旦夕切磋笔法,获益良多。他性情疏放,好饮酒,酒酣兴发,于寺壁里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与张旭时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旭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旭草书字体怎么写好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