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人字体行书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名人字体行书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汉书法代表人物及作品?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 )人。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代表作《篆势》、《笔论》、《九势》等。
崔瑗(77~14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代表作《草书势》。
张芝(?-约192年),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今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代表作《八月帖》。
东汉流行的字体是隶书,代表人物是蔡邕,其代表作是《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所以人们又称这部书为“太学石经”。
石经是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人矩,极为有名,故也称为“一字石经”。
行书是最受大众欣赏的书法之一,这与《兰亭序》的影响有什么关系吗?
我是书法爱好者。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一是行书字的问题,的确行书是最受大众喜爱和欣赏的书法之一,不信你看看各类书展和周边的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大家或者书法名人,一般提笔就是书行书,再则看看周边的人,工作和生活也是行书字为主流。毕竟行书字是最实用、最广泛应用的一个字体;毕竟行书字对笔法、笔画和结字的要求与楷书、隶书、篆字的要求差之千里之外,所以引起众多人书之,无可非议的。
二是行书字与《兰亭序》的影响问题,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天下第一行书,影响行书字至今未衰。但因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爱好,也有不爱好《兰亭序》的,也有喜欢唐代欧虞褚薛的,也有喜欢五代杨凝式、李建中的,也有喜欢宋代苏黄米蔡行书的,估计喜欢兰亭序的暂多,这只是我的猜疑。毕竟行书字一般认为起于东汉刘德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行书法,钟繇之后二王造其极,遂大行于世。但从近年出土的秦代竹简、西汉竹简或帛书,魏晋历史资料和墨迹来看,可以远远追溯至古隶时期,行书完善当推至魏晋之间。不管怎样?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传承临习最多的字体,当然还有其《圣教序》,还是那话,根据爱好者的喜好不同,选择的行书字体也不同。但我还是建议《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因《兰亭序》行书字具有中和之美,不肥不瘦,动中寓静,方圆并用,刚柔相济,富有自然之美、变化之美,疏密得宜,无论在笔法、墨法、点画技法、结构、章法都有指导和模仿的效果,特别是风格气韵,书写意境、流露书写者真情,自然生动、意趣横生,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行书是书法的一种,自古以来是人们常用的书体,主要是因为它书写效率高,比看书书写速度快,比草书容易为大众所辨识,同时也易于抒发书者的情感,故此广为流行。《兰亭序》只是行书中堪称典范的体例,是王羲之为用而写,不是今人标榜的为艺术而生作品。因此,行书作为主流书体,过去流行是因其用,今日流行是因其容易抒情,与《兰亭序》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有影响,三大行书都是写自己的文学作品和充分反映当时的情感情绪,所以后人要想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思绪必须参照《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如此才能写出高水平的行书作品!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行书最受大众欣赏的书法之一,这个无可厚非。但是,行书受到大众喜并欣赏,与王羲之《兰亭序》关系不大。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不也是行书吗?难道大众就不欣赏它?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也都是行书啊,难道大众就不欣赏它吗!
所以说, 《兰亭序》只是《兰亭序》,并不是说大众欣赏的行书只有《兰亭序》。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的影响是大了点,但是,做为一个书法家或者是书法爱好者,不要动不动就把大众喜欢并欣赏的书体与王羲之《兰亭序》拉扯在一起。据了解,学习书法之人,还有不喜欢王羲之《兰亭序》的呢,这叫萝卜***各有所爱。 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但是,对王羲之《兰亭序》,我们还是应持敬畏之心的,它毕竟是“天天第一行书”嘛!
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综上所述,大众喜欢并欣赏行书,并不完全是受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排除受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
行书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书体,既实用又好看,写行书易得手漂亮,写楷书很难做到行书效果,在其中兰亭贡献不少!对行书质量提高很大是事实,兰亭前卫夫人,锺繇,张芝,伯远,书圣长辈们行书都是高手,当时风气,习气都纯正,对书写很敬重,没人敢写丑书,怕人笑话,直到今日行书还是主力。
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画家有哪些?你喜欢她们的作品吗?
感谢邀请,又到涨知识的时刻了,小猫咪为你解答:
要说我最喜欢的女画家那应该就是女中豪杰“潘玉良”
曾经看过他的油画,比较写实,其中的油画《裸女》绝对是巅峰之作
(1895~1***7年),江苏镇江人8岁父母就去世了。14岁的时候就被卖去青楼,18岁被人从青楼赎出。
1918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绘画,先后就读昂中法大学、里昂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就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两年后又考入意大利罗马帝国美术学院。1927年,其油画《裸女》获罗马国际艺术展金奖。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
潘玉良的绘画风格非常独特,国外油画的特点中,夹杂着中国的线条美,她习惯用硬豪笔,构图夸张、色彩绚烂,主要以人物画居多。她建立“自画像”的形象序列,在众多男性艺术家中脱颖而出,为早期女性美术创作开拓新局面。
1928年11月初她在上海举办的展览,全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幅大幅的人物画,如《老人》、《猎罢》、《女音乐家》、《闲态》,以及许多***习作”。
潘玉良一生作品极丰,但生前穷困,画作极少卖出。她于1***7年去世。
关于他的巅峰之作油画《裸女》我就不发图了,大家可以搜索后观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名人字体行书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名人字体行书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